天天看點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作者:一棵樹的微旅行

中國人愛喝茶,很多城市都有茶館,比如成都,還形成了特有的茶館文化。而鄰邦印度,也愛喝茶,也有自己的"茶文化"。

對印度茶的認知,最早來自于朋友口中的"大吉嶺"。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為了讓我見識一下,便專門帶來一包,試過才知,國外紅茶也不可小觑,世界三大紅茶中,除中國祁門紅茶外,印度大吉嶺和斯裡蘭卡錫蘭都各占一席。

他說:“到這個國家旅行的話,一定要試試當地的奶茶,一喝難忘。”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初次喝印度奶茶的時候,那豐富的口感,會覺得這茶很神秘,多喝幾次,就能品出其中的不同了。

清茶在這裡幾乎是絕迹的,都是奶茶,還添加了各種香料,雖然都是加了"料"的奶茶,但是做法也有差别。

大概的做法就是先将牛奶和水在鍋裡煮沸,再加入茶葉與香料,慢慢熬煮幾分鐘,過濾掉茶葉和香料,加入砂糖即成。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講究點的,加入的香料會豐富些,有豆蔻、丁香、肉桂、胡椒和姜,而簡單的,則隻是放了生姜。

由于生姜和香料的特性,喝完一杯,頓時兩頰紅潤,提神解乏,暗暗在心底贊許一下印度人對茶飲的改良,從一杯清心寡欲的茶水,變成了一杯集口感和調理于一體的"湯藥",著名的就是"瑪薩拉(Masala)茶"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而當我後來明白了印地語中"Masa"是"摻雜"的意思之後,恍然大悟,這本就是一杯糅合了各種功效的"印度神水"呵。

瑪薩拉茶的"拉",就需要一點技巧了,很像流行于香港和東南亞一帶的拉茶,都會用兩個杯把茶水高高地拉來拉去,直到茶與奶完全的融合,産生順滑的口感,"拉茶"在印度南部比較多見。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和印度菜肴一樣重口味的印度奶茶,讓習慣于一杯清茶的中國人很有挑戰,同去的一位朋友就很不習慣它的味道,将其形容為"加了奶的炖湯"。

在印地語中,茶葉的讀音"柴依",有點類似廣東話的發音,也有人認為喝茶的習慣就是從中國傳入,後來翻閱資料證明此言不虛,大吉嶺的茶樹移植自中國浙江的莫幹山一帶,由英國一位植物學家完成引種及培育。

起因是19世紀鴉片戰争爆發,英國無法從中國進口到茶葉了,于是便将中國的茶樹苗引種到印度大吉嶺,而紅茶的制作工藝也是從中國學習到的,并且産量還曾做到過世界第一。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但在傳入印度後,原本單一的沖飲方式受到了當地生活習慣的影響,被改良得濃郁而富有印度特色。

在印度人的了解中,茶如果少了香料的調和,是不完整的,香料對于印度人而言,是比茶更重要的東西,若是在茶和香料中隻能選擇一種,他們會選香料。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在這個盛産香料的國度,南部的喀拉拉邦就是以香料而聞名,這裡出産的香料在2000年前就聞名世界了。

在沒有先進保鮮技術的時代,印度人除了将香料做成調味品外,還作為一種讓食物不腐敗的特殊材料來使用,成了生活必需品。印度香料曾一度在歐洲市場上價比黃金,西方人認識印度就是從香料開始的。

此外,印度人愛喝茶的一個原因,恐怕和他們吃飯時沒有喝湯的習慣有關,結結實實的一餐之後,加之味道比較濃重,飯後自然也就需要一杯茶水來舒緩一下腸胃。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在一次等長途車的幾個小時裡,連日來的疲憊讓人渾身無力,一杯熱熱的奶茶下肚,就像冰冷的爐竈燃起了柴火,全身漸漸熱騰騰,思維也清晰了起來。并且它還很耐餓,兩個小時内五髒廟都不會咕噜噜叫喚,将疲勞與饑餓統統趕走。

也因為它提神的效果相當明顯,成了印度長途車司機必備的神物,隻要一停車,尤其是到了休息站,就能見到司機們端着一大杯奶茶猛喝。

除了長途休息站有奶茶供應之外,在公路邊還有不少的小茶店,隻要司機想喝茶來提一提神了,随時可以停下車來上一杯,而這些小茶店很多還是通宵營業的,專為司機提供"補給"。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愛喝茶的印度人,卻沒有像我國成都一樣有大大小小坐下來慢慢喝的茶館,倒是常見他們手捧一杯茶随時随地在喝,或許可以說,這個國度本身就是一個大茶館。

我們的下午茶和印度人的"茶歇"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他們一天有四五次專門喝茶的時刻,神聖得不可打擾,茶歇一到,工作就要停下來,你隻能在一旁靜靜等候。不熟悉這情況的外國人,一頓催促之後,反而碰一鼻子灰,隻得暗暗怨自己不了解印度的"茶情"。

印度奶茶太硬核:加香料、提神、耐餓,國人感慨:把茶玩壞了

在這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裡,習俗和信仰都有差别,但有一個動作和習慣卻是共有的,那便是煮茶、喝茶,而"茶語"也是共通的:不急不急,慢慢來。

不禁讓來自茶葉起源地的我們感慨:茶葉引種到印度還不足200年,彈指一揮間,卻在這裡落地生根,成了一種國民嗜好,在生活中的地位甚至超過了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