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的節日丨品元宵 猜燈謎 歡度元宵佳節

濟甯新聞網訊 又是一年元宵節。濟甯市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品元宵、猜燈謎,歡度元宵佳節。

“這樣滾起來就行,圓圓滾滾的這樣大家覺得寓意很好,團團圓圓。”在曲阜孔子博物館,記者看到這裡推出了“孔府過大年鬧元宵”體驗活動,邀廣大市民做元宵、賞非遺、品年俗。

“孔府的元宵餡特别的講究,以前百姓都用生的,孔府的都用熟的,像核桃仁、腰果、松子要蒸熟了以後放,因為生的吃起來沒有那個香的味道,蒸熟以後弄成碎,黃黃的,也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孔府糕點非遺傳承人周傳梅說。

“團團圓圓,非常快樂。”前來遊玩的市民杜倩告訴記者。

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說:“為社會公衆提供更接地氣的、更展現文化特色的一個活動。”

除了吃元宵,鄒城還有點“蘿蔔燈”的習俗,一個個雕工精美的“蘿蔔燈”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市民許燦燦說:“我小的時候,父母總是在元宵節這天給我做蘿蔔燈,這也是咱們當地的習俗,我覺着傳統文化和好的東西,應該讓孩子記得,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吧。”

任城區越河街道王母閣社群從業人員邀請居民一起猜燈謎、吃元宵。國小生孫恺澤正在猜燈謎,“ 胖秀才,打一稱謂。我猜這個應該是碩士吧?”

段瑞紅開心地說:“又能猜燈謎,又能吃元宵,體驗傳統文化。”

“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魚台縣唐馬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說。

魚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來到唐馬鎮唐馬村,和村裡的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們一起,煮元宵、做遊戲。學生闫希若說:“今年的元宵節有大姐姐大哥哥陪我們來玩比往常很快樂,很開心。”

魚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王召遷說:“今天陪伴這些老人和小孩一起過元宵節感覺很開心,以後我也會多參加這樣的志願活動。”

鄒城市鋼山街道後八裡溝村向全村1000多戶村民發放了元宵,泗水縣濟河街道盛泉社群将做好的元宵送到了孤寡老人、疫情防控值班人員手中,共度團圓佳節。(《濟甯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