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立天府旅遊名縣進行時——2021年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大安行”活動舉行

3月10日,為期3天的“建立天府旅遊名縣進行時——2021年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大安行”活動正式啟動。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走進自貢市大安區,全方位、多元度、深層次解碼近年來大安區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和建立天府旅遊名縣的特色和經驗。

步入7000平方米的大安區政務服務大廳,行政審批、社保、醫保、就業、稅務、戶籍辦理、民營經濟服務、綜合服務、公共資源交易九大區域布局清晰有序。“我們共有204個标準視窗,入駐機關14個,進駐事項565項,以打造中國西部一流政務服務環境為目标,為全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務。”政務服務大廳負責人如是說。

“建立天府旅遊名縣進行時——2021年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大安行”活動舉行

2020年以來,大安區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履行政務賦能,以“三到位”推進“一窗兌現”,實作從視窗受理到部門審批、資金兌付再提速。此外,在全省率先将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入駐政務服務大廳,開展百名幹部助企服務,幫助民營企業解難題、渡難關、提質效,為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全力建立天府旅遊名縣,争創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建設開明開放幸福美麗欣欣向榮新大安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走進鄉村,近年來,大安區大力推動26個貧困村摘帽“換新顔”,在全國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大範圍推進的背景下,經過兩年的探索實踐,全面推行“三清兩建一公開”,以此引領和支撐農民逐漸實作共同富裕,盤活集體資産,在保障農民财産權益和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助力大安區争創天府旅遊名縣。

2019年,黃桷村認真組織實施“三清兩建一公開”工作,積極進行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立了貧困戶的紅衛種養殖專合社和以全體村民為成員的經濟聯合社,引進立華殭屍電腦養殖和發展柑橘種植等項目。“産業帶動村民就業,每個月村民能有3千餘元的收入。”何市鎮黃桷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蔣仁利介紹。

“養好一隻雞”, 發展跑山雞生态土雞蛋項目,曾經的貧困村建立村走出了一條獨有的緻富道路。

村支書胡波說,主打生态土雞蛋是我們最大的特色。在鎮政府的幫助下,發展特色優勢,不斷拓展市場,還開發了微信小程式“鹽優集”優化配送方式。目前,“初新”雞蛋從去年5月正式投産到現在已售出15萬枚。在大安區建立天府旅遊名縣的關鍵時期,胡波思路十厘清晰,他表示建立村摘掉貧困帽子隻是第一步,鞏固成果不返貧才是重點。“未來就是繼續開展三清兩建一公開,把這幾個項目發展得更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瓦高村,一個僅有3.6平方公裡的小村子,2014年被評為省定貧困村,短短幾年,通過以“黨支部+專合社+職業經理人+貧困戶”“龍頭企業+專合社+農戶”形式,發展壯大殭屍電腦和核桃兩大主導産業。全村89戶貧困戶280人入股專合社,讓貧困戶享受産業發展的紅利,截至2018年底,全村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作全面脫貧,貧困村摘帽。同時,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000元。

自貢素有“千年鹽都、中國燈城、恐龍之鄉、美食之府”的美譽,觀之美,必到大安。近年來,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關心指導和自貢市委市政府的堅強上司下,在各市級部門的幫助支援下,大安區堅持把文旅産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更新的首位産業,主動融入全省文旅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緊扣自貢市委賦予大安突出鹽都文旅特色,争創天府旅遊名縣的全新定位,深度挖掘文旅資源,大力培育文旅産業,精心塑造文旅品牌,集聚“鹽龍燈美食”四張名片,全面提升服務環境,名縣建立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文旅産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建立天府旅遊名縣進行時——2021年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大安行”活動舉行

“一别秦樓,轉眼新春,又近放燈”,擁有800多年曆史的自貢燈會經過不斷創新,形成了規模宏大、構思獨特、制作精巧、色彩斑斓的藝術特色,煥發出迷人的藝術魅力,逐漸成為四川乃至中國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大安區引入華僑城集團投資300億元建成的中華彩燈大世界,自2019年春節成為自貢燈會辦展新址後,單日最大遊客接待量增至8萬人次。去年11月18日,中華彩燈大世界成功獲選“成渝十大文旅産業地标”,彰顯了“中國燈城”的璀璨魅力。

“建立天府旅遊名縣進行時——2021年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大安行”活動舉行

大安區作為自貢文旅資源的核心承載區,聞名世界的自貢恐龍博物館就坐落于大安區大山鋪鎮。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和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館藏的恐龍化石标本囊括了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毗鄰自貢恐龍博物館,一座投資30億元的恐龍王國正在拔地而起,據悉,這是目前在全國投資的唯一以恐龍為主題的遊樂園,設有13個互動體驗項目,項目中各類恐龍造型1:1真實還原,通過VR、AR高科技技術複原恐龍時代、演繹恐龍故事、引領遊客探險恐龍世界。

“建立天府旅遊名縣進行時——2021年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大安行”活動舉行

曆經兩千年鹽業文明史,地處自貢東北部的大安區,擁有世界第一口人工鑽鑿的超千米鹽井燊海井。這口井至今仍采用古法制鹽,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文物保護機關。“一泉湧白玉,萬裡走黃金”,走進景區,二門枋上的一副金色大字對聯,記錄了曾經的繁榮。來燊海井,親眼目睹黑鹵從千米深井中提取的全過程,感受傳統敞鍋熬鹽的獨特景象,品千年鹽都匠心傳承。

鹽都文旅“黃金軸”在這裡顯現,關于“滋味”二字的故事在這裡誕生。

食在自貢,味在大安。除了聲名遠揚的火邊子牛肉,一道道特色菜應接不暇:大安燒牛肉、水煮牛肉、牛佛烘肘、牛佛蒸籠、冷吃兔、香辣兔頭、大安長生面、大山鋪鄧抄手……大安區作為一個美食天堂,可謂有滋有味。

惬意大安,有滋有味的美食讓生活慢下來,“有滋有味”的黨建引領社群治理模式也讓生活精彩起來。

近年來,大安區龍井街紅苕地社群黨委為解決小區治理問題,以綠洲花園為試點,探索建立“四位一體”的組織架構,創新實施黨建引領小區自治新模式,有效打通了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如今的綠洲花園,停車位整齊規範,步行道幹淨整潔,綠化帶整修一新,居民相伴着散步聊天,呈現出一片幸福和諧的景象。

在大安區,與綠洲花園有着類似治理理念的社群不少。這些社群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小區“微治理”,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為突破口,推行“紅色物業”,實施“紅色領航”行動,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共建共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準,為大安建立天府旅遊名縣添磚加瓦,不斷彰顯大安有滋有味的精彩生活。

在大安,精彩紛呈、不可複制的鹽龍燈食文旅資源,正在加快轉化為推動大安區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動力。

“未來,大安将以核心景區和龍頭項目為帶動,持續完善‘吃住行遊購娛’旅遊配套,提升旅遊産業整體服務能力。”大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安将全面推進通景公路、旅遊專線、立體停車場更新達标,完善景區人行綠道、景觀平台、騎遊步道等配套設施,建構“快進、慢遊、易出”綜合旅遊交通網絡。同時,加快引進野生動物園、酒店民宿、特色餐飲等配套項目。挖掘曆史文化底蘊,謀劃共建大恐龍文旅聯盟,全力打造彰顯鹽都特色的親子旅遊、夜間旅遊、研學遊目的地。

(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