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名清朝考生有多倒黴?因主考官弄丢考卷名落孫山

對于古代絕大多數讀書人來說,參加科舉考試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也是最公平的機會。畢竟,考試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如果考生遇到奇葩考官,他們就得抓狂了——不管是學霸還是學渣,都得跪。

1801年,江西考生吳廷珪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奇葩考官。

這名清朝考生有多倒黴?因主考官弄丢考卷名落孫山

吳廷珪是江西浮梁人,自幼就勤奮好學。1801年,吳廷珪參加了江西省舉行的鄉試。當年江西鄉試的主考官是戶部侍郎周興岱,副考官是戶部主事陳廷桂。

我們先來介紹這兩名考官。

周興岱是四川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人,生于1744年。周興岱的身份非常特别,他是清朝名臣周煌的次子,又清朝大詩人張船山的嶽父。周興岱本人是乾隆三十六年的進士,點了翰林,曆任翰林院編修、侍講學士、内閣學士、禮部侍郎、吏部侍郎、戶部侍郎。

陳廷桂是安徽和縣人,生于1768年,年紀比周興岱小,于乾隆六十年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散館後任刑部主事、律例館纂修、戶部主事等職。

這名清朝考生有多倒黴?因主考官弄丢考卷名落孫山

從周興岱和陳廷桂的履曆上看,他們都是響當當的進士出身,做過金貴的翰林,屬于進階知識分子。照說,他們不應該是奇葩考官。可事情的發展,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

吳廷珪參加鄉試時,才思泉湧,下筆如有神。考試結束後,周興岱在評卷時翻閱到吳廷珪的考卷,非常欣賞他的文章,早不早地将他的考卷評為第一名。沒想到,到發榜那天,周興岱和陳廷桂卻翻來覆去找不到吳廷珪的考卷了,鬧得填榜都沒法填。

這名清朝考生有多倒黴?因主考官弄丢考卷名落孫山

吳廷珪的考卷找不到,就沒辦法将他評為第一名。無奈之下,周興岱隻好将江西黎川考生李觀立的考卷頂上來,評為第一名,即解元。于是,吳廷珪不但沒有考中解元,還被宣告落榜。

鄉試結束後,吳廷珪的考卷竟然神秘地出現了。周興岱在整理行李準備回京時,在帳前發現了一張考卷,這不就是吳廷珪的考卷嗎?一定是自己在欣賞吳廷珪的考卷時,不小心忘記放在哪裡了。周興岱心裡懊恨良久,卻已覆水難收。

據《清史稿》記載,周興岱在這次江西鄉試中,由于接受饋贈,并索取衣裘,受到退出南書房處罰,還從戶部侍郎降級為侍讀學士的。周興岱自然是罪有應得,可吳廷珪卻因為他的粗心大意,無辜遭受到人生的一大挫折,豈不冤枉至極?

這名清朝考生有多倒黴?因主考官弄丢考卷名落孫山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此後,吳廷珪又多次參加鄉試,但都發揮得不好,沒有金榜題名,一蹶不振。直到20年後的1821年,吳廷珪才再次發揮神勇,考上鄉試第一名,嘗到了解元的滋味。隻是,吳廷珪為此付出了20年的大好青春年華。

吳廷珪雖然考上了解元,卻因為年歲已大,無心繼續參加會試,僅以舉人的身份被授予教谕的職位。

【參考資料:《清稗類鈔》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