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子69代子孫,一代書法巨匠,為啥卻被開除祖籍,死後不準葬孔林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

作者:竹昂
孔子69代子孫,一代書法巨匠,為啥卻被開除祖籍,死後不準葬孔林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泰戈爾曾言,不論人生要經曆多少的磨難,終将會變成禮物,照亮你前行的路。我們每天都在為生活而奔波,常常對困境施以怨念,殊不知,正是這些磨難造就了今天的你我。

當人出生的那一刻起,苦難和孤獨就注定與我們纏繞在一起,内心無助彷徨,愁苦無法消解,但我們仍舊要勇敢的面對,把眼光望向天涯路上的希望,這樣才能戰勝人生。如孔子六十九代孫孔繼涑被逐出家族、受盡磨難,甚至死後都不準葬入孔林,但他積極向上,不向命運屈服,終成一代書法巨匠。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h1>

孔繼涑是孔子正統直系的第六十九代孫,字信夫,号谷園。孔繼涑有十二個兄弟,他排行十二,自幼聰慧過人,善于寫文作詩,深受家裡長輩們的喜愛,他十五歲的時候就考上了秀才,十九歲的時候又考中了貢生,一路春風得意,成為家族驕傲,大家都是他就是"孔子轉世"。

孔子69代子孫,一代書法巨匠,為啥卻被開除祖籍,死後不準葬孔林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

有一次乾隆來到曲阜孔廟祭祀孔子,孔家從衆多晚輩中挑選了一位要在皇帝面前講授儒家經典的代表人物,最終這個重任落在了孔繼涑的肩上,可見當時他在孔家後輩中的地位有多高。乾隆來到孔廟後,孔繼涑為乾隆進講《周易》,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

如果是孔繼涑的少年和青年時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那麼他的中年時期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年時期的孔繼涑沒有了往日的"光輝",在乾隆三十三年考中舉人後,他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後來屢試不第,給了他不小的打擊,并且一步步的卷入進了家族紛争,後半生受盡磨難。

<h1 class="pgc-h-arrow-right">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h1>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孔繼涑怎樣也想不到,自己正老老實實在家學習,竟然會因為京城官員的迷信而抄了家。遠在紫禁城的司天監夜觀天象,看到紫微星特别暗淡,覺得事出有因,便開始占蔔算卦,這一算就算到了與此毫不相關的孔繼涑頭上,于是孔繼涑家裡來了一批京城的"調查組"。

孔子69代子孫,一代書法巨匠,為啥卻被開除祖籍,死後不準葬孔林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朝廷官員來到了孔繼涑的家,果然發現了一些端倪,孔繼涑的府邸是按照八卦原理修建,其中九間正房房脊是連在一起十分壯觀,遠看就像飛龍在天,這在古代就是對皇帝的大不敬,要知道"九"代表"至尊",孔繼涑身為孔家後人,這就犯了大忌諱。

那些京官又看到孔繼涑房前一顆大樹,樹的主幹不長,但是側枝卻枝繁葉茂,京官便認為孔繼涑野心很足,于是便把他的家給抄了,永久把他開除了族籍,此後不再是孔氏家族的成員,并且,死後都不得葬入孔林。

為什麼一顆暗淡的紫微星會查到孔繼涑身上呢?真的是天意嗎?非然,其實事在人為,這背後還隐藏着孔氏家族的内部紛争。

孔子69代子孫,一代書法巨匠,為啥卻被開除祖籍,死後不準葬孔林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

當時乾隆的女兒于夫人曾下嫁給孔府第七十二代衍聖公孔憲培。但是孔憲培年紀還小,是以孔府大小事務一并都由孔繼涑來打理,但是于夫人認為孔繼涑奪走了自己丈夫的權利,是以便到她父皇面前說孔繼涑的壞話,乾隆皇帝信以為真,于是找個借口剝奪了孔繼涑的職務和權力,還抄了他的家。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h1>

屈子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長的道路必定充滿艱辛,隻有克服困難,繼續前進,才能走得更遠。被抄家并開除族籍的孔繼涑每天閉門不出、苦練書法。

孔繼涑被抄家後一直居住在玉虹樓,為了苦心鑽研書法他整整十年沒有下樓,每日都用練書法來消磨時間,慢慢他的書法渾然天成、自成一體,被後入成為玉虹樓法帖。

孔子69代子孫,一代書法巨匠,為啥卻被開除祖籍,死後不準葬孔林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孔繼涑不向命運屈服,終成一代書法巨匠。關于孔繼涑目前存世的碑刻一共有500餘塊,真草隸篆,各具神韻,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集大成之作,這些碑刻一直收藏于玉虹樓,其拓片被裝訂成101冊,是以又叫"百一帖"。

孔繼涑晚年的時候被召入京城,最終病死于他鄉,因為之前已經把他開除了族籍,是以他死後也不能葬在孔林,這對孔子正統後人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恥辱,最終孔繼涑被埋葬在了孔林西部大柳莊村的一片荒地上。

他的墓碑上連他的名字都沒有寫,更沒有寫"孔"這個姓氏,隻寫了"谷園先生"幾個字。很多人依舊對他有着極大的敵意,怕他死後陰魂不散,是以死後也不讓他安生,在他的棺材上鎖了三條又重又粗的大鐵鍊,鐵鍊另一頭拴在了一個大石柱上,以防他的靈魂到處亂跑。

孔子69代子孫,一代書法巨匠,為啥卻被開除祖籍,死後不準葬孔林少年春風得意,中年屢試不第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誣陷除族籍終成書法巨匠,不準入葬孔林

如今孔繼涑的墓仍在大柳莊的荒地上,石碑上除了寥寥幾字外并無任何其他紋飾,被一些雜亂的稭稈覆寫着,如果不仔細尋找和加以研究根本不知道這是孔子六十九代孫孔繼涑的墓葬。石碑由于年久失修上面的字也不太顯眼了,滿是歲月的痕迹,令人唏噓不已。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可能一輩子都要經受各種困難的折磨,但是這也正是我們成長和成熟的必經之路。試想,一帆風順的人生該有多無趣啊!順風順水的人又怎能幹出一番大事業呢?

在我們每個成功的裡程碑上,都镌刻着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在我們失敗的每個人生驿站裡,也有我們遺留的悲哀和經驗,這同樣也是我們的一筆财富。失敗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徹底失去了重新站起來的信心,真真正正的絕境,是裡裡外外都是絕境,是以不到最後一刻,千萬不能放棄。

文/竹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