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的一天,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811廠(後并入火箭院18所)機械加工中心,幾個身着鎖口工裝的人圍在一台銑床邊,靜觀操作者的動作。銑床十分潔淨,夾具上的部件比往日大得多,被嚴密包裹,隻有一個凹槽露在外面。操作者胡煦屏息凝神,開動銑床,周圍的人也屏住了呼吸。飛轉的銑刀漸漸落下,要吃到凹槽了!眨眼間,銑刀已緩緩升起,普通人甚至來不及看清銑刀“碰觸”凹槽的動作。胡煦從容關機,小心翼翼地用棉棒沾出凹槽内的微量碎末,凹槽光潔如鏡。
“成了!”大家如釋重負,他們見證了一個意義非凡的時刻——胡煦完成了用銑床給總裝好的運載火箭伺服機構做“微創手術”。
手磨精刀,銑切零件從心所欲
至今,火箭院18所技能大師胡煦已在銑工領域,“雕琢”零部件近半個世紀,為伺服機構做“微創手術”是他深厚功底的縮影。
外行或許不明白,銑切個部件,為何像給人做手術一樣,層層防護,小心翼翼?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部件要“上天”。
作為火箭的控制指令“執行者”,伺服機構就像是火箭的“舵”,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内,把雷霆萬鈞的發動機精準地擺到預定方向,絲毫的偏差都會讓火箭“謬之千裡”。能否造出精密而可靠的伺服機構,影響着運載火箭的發展水準,也反映着一個國家在精密加工上的實力。
為伺服機構做“微創手術”的底氣來自哪裡?胡煦有兩個絕活——手工磨制銑刀和手工精密銑切。
“要想讓零件光潔,就得讓刀具更光潔。”胡煦曾磨制各類銑刀700餘把,最細的銑刀隻有針頭粗細,盡管如此,他還能在刀頭銑出光潔的兩個面。

△胡煦在手工磨制鑽頭
精刀在手,下刀的力道熟稔于心,這讓胡煦面對銑切誤差以0.01毫米為計的複雜零件也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小細節、大氣節,鑄就工匠精神
絕活是怎麼練出來的?胡煦沒有直接回答記者,而是回憶了一段往事。1970年4月底,15歲的胡煦在中原的一座軍工廠學徒時,師傅是一位“八級工”。“那個時候,在許多人的認識裡,‘八級工’的徒弟必須比‘六級工’的徒弟做得好,方方面面都得好。”胡煦說,“早上,我會比師傅早來,提前把銑床擦幹淨,将各種工具捋齊,機器上好油,抹布疊好,回憶着昨天學的東西,等着師傅來。”繼承了傳統工匠文化中師承的榮譽感,胡煦從細節做起,逐漸成長為同批進廠的勞工中功夫最精的人。
除了做好細節,新時代的工匠更具有“家國天下”的大氣節。也是在1970年4月,即将進廠工作的胡煦和小夥伴們聽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胡煦的父母曾擔任東北某軍工廠的技術管理幹部,經常給他講“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常回憶當年和勞工們“連軸轉”為志願軍造武器的情形。在父母的影響下,胡煦對國家的科技成就有更深刻的體會,也備受鼓舞。胡煦心想,雖然造火箭、造衛星“高不可攀”,但在自己的崗位上同樣可以為國防、為科技發展做貢獻。這種心态為他後來加入航天事業儲備了紮實的技能。1985年,已調入首都鋼鐵廠工作的胡煦聽說航天系統的811廠招銑工後,立即報了名。
鑽研數控開先河,培養人才傳經驗
當年,火箭院811廠采取技術考試加面試的方法選拔人才。在報名的60多個人中,隻有3個人被錄取。胡煦成績名列第一,如願走進“向往已久”的航天事業。
雖然經驗豐富,但伺服機構零件的精密仍讓胡煦大開眼界。他謙虛地向前輩、同僚學習,很快達到了崗位要求。上司看胡煦上進、謙遜又年輕,就讓他去“試試”一台還未拆封、隻有外語說明書的數控銑床。胡煦四處尋找資料,并與火箭院其它機關負責試驗數控銑床的年輕人交流,還利用當時僅有的“286”電腦補計算機基礎。沒多久,胡煦真的把數控銑床開了起來,成為火箭院伺服機構數控加工第一人。
胡煦說:“放在現在看,那台數控銑床隻能算是在傳統銑床上加了點自動控制的器件,但工作效率已有了質的飛躍。每來一批零部件,廠裡都會讓我銑一點,後來逐漸加碼。最終,數控銑床的速度與品質超越了手動銑床,廠裡決定把其它廠房的數控機床集中起來,又從各工廠中的房間抽調骨幹,成立了數控加工中心。”
△胡煦在數控銑床前
從此,胡煦開始傳授數控銑切技術。隊伍拉起來後,效率與日俱增。“以前,伺服機構一直是運載火箭生産進度的‘短闆’之一,而精密件的加工則是伺服機構的‘短闆’。數控‘上馬’,情況大為改觀。1989年,我們在短短十幾個月内搶出了‘長二捆火箭’的伺服機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胡煦說:“不過,手動銑床并未徹底淘汰,現在用它專攻更為精密或新試制的零件。”
△胡煦在指導即将參加技能大賽的年輕人
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多個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的胡煦成為火箭院銑工競賽的教練之一。迄今為止,他直接帶出的徒弟有20餘位,間接傳授經驗的就更多了。胡煦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10餘篇文章,刊登在各級技術刊物上;還把經驗做成PPT,讓新入職的“90後”員工更易接受。同時,胡煦也在航天系統外廣交同行精英,積極推動火箭院與外部企業、高校交流合作,讓頂尖技能彙成源源不斷的活水,既灌溉航天,又滋潤行業。他還常常參加機床展覽,掌握國内外數控機床裝置發展的最新動态,為機關更新裝備出謀劃策。
胡煦說:“把幾十年來積攢的經驗和人脈全部交給年輕人,是我現在最大的心願。”
歡迎通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官方網站:www.calt.com
官方微網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