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在江戶幕府(1603-1867)260餘年的統治時期,日本前前後後出現過大大小小藩國約有500多個,平均下來的話,各個時代所存在的藩大概有二百七十個,故有“江戶幕府三百藩”的稱呼,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久留米藩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九州諸藩

久留米藩是江戶時代位于九州地區的一個藩,藩主是有馬氏,領地包含了築後國三潴郡、下妻郡、上妻郡、生葉郡、竹野郡、山本郡、禦井郡、禦原郡等地,藩廳則位于禦井郡的久留米城(現在的福岡縣久留米市),石高為21萬石。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久留米城

築後國在戰國時代初期是屬于大友氏的勢力範圍,不過實際統治當地的是有“築後十五城”之稱的十五家國人領主。1578年,大友氏于耳川之戰中敗于島津氏,實力大損,在築後的統治基礎也變得動搖,于是剛剛平定肥前國龍造寺隆信趁機入侵并占領了築後地區。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大友宗麟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築後十五城

1584年,龍造寺隆信重蹈大友氏覆轍,亦于沖田畷之戰敗于島津氏之下,龍造寺隆信本人及家中多數重臣亦沒于陣中,龍造寺氏勢力急速衰敗,築後又成為了島津氏的勢力範圍。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龍造寺隆信

1587年,豐臣秀吉動員西國大名發動九州征伐,成功降服島津氏,平定九州,戰後築後國被分封給了有功小早川隆景、小早川秀包、立花宗茂、築紫廣門等人,其中小早川秀包受封了築後禦原郡・禦井郡・山本郡3郡7萬5000石的領地,并開始修建久留米城作為居城,成為了日後久留米藩的創始者。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小早川秀包

到了文祿·慶長之役時,小早川秀包的領地因功被加封至13萬石。

1600年,關原之戰爆發,小早川秀包跟随本家毛利氏當主毛利輝元加入了西軍,但随着西軍的戰敗,秀包位于築後13萬石的領地被全部沒收,而東軍大名田中吉政則因為戰功由岡崎10萬石加封至築後一國32萬5000石,不過田中吉政入封築後之後,并沒有選擇久留米城作為居城,而是選擇了立花宗茂的柳河城作為居城,故而田中吉政的藩國被稱為“柳河藩”而久留米城此時僅僅隻是作為柳河藩支城。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田中吉政

1609年,田中吉政去世,其子田中忠政繼任為柳河藩第二代藩主。

1615年,随着幕府一國一城令頒布,作為支城的久留米城遭到了田中氏拆除。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氏家紋

1620年,柳河藩二代藩主田中忠政因病去逝,無子,田中氏因無嗣而遭到改易,柳河藩32萬5000石的領地遭到分割,其中有馬豐氏由丹波福知山8萬石轉封為築後中部和北部21萬石,躍升成為國主大名,正式成立久留米藩;而立花宗茂則獲封築後柳河10萬9000石,建立了新的柳河藩,完成了從大名到浪人,再由浪人成為大名的逆襲;另外立花宗茂的侄子立花種次也得到了1萬石的領地,成立了三池藩。(嗯,這加起來有32萬9000石,比原來多出了4000石,這4000石是新田開發所得,還是這些大名獲得的别的領地,筆者也不是很清楚,如果有知道的親希望可以告訴我)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豐氏

關于有馬氏得到如此大幅的加封可能是因為之前在大坂之陣所立下的戰功。雖然有馬豐氏本人不十分出門,但是他的人生也不可謂不傳奇,他從姐夫遠江國橫須賀城主渡濑繁诠的家臣做起,在姐夫渡濑繁诠受豐臣秀次事件牽連切腹後繼承繁诠的領地,在關原之戰後,經過加封和繼承父親有馬則賴三田藩的領地,最後一躍成為築後久留米21萬石的大名。有馬豐氏如此的經曆也造成了久留米藩家成團的複雜,他的家臣包括了從渡濑家繼承的“橫須賀衆”,從父親則賴的三田藩繼承的“梅林公禦代衆”,豐氏在福知山繼承的“丹波衆”,以及轉封久留米時新加入的家臣等,如此複雜的派系也成為日後久留米藩内家臣對立的遠因。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久留米城本丸禦殿遺址

1621年,有馬豐氏正式進入藩國後便馬上着手開始在原先久留米城的遺址上修建新的久留米城作為居城,同時修建的還有城下町、武士屋敷等相關的配套設施。在修建過程中據說有馬豐氏充分利用了榎津城、福島城等被廢棄的城池的材料,此外,有馬豐氏還将原來領地丹波福知山的瑞嚴寺整體遷移到久留米,并改名為梅林寺。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梅林寺

有馬豐氏在任期間為了增加藩内的稅收,将稅收的征收的标準提高1.5倍,征收的标準對照了32萬石大名的領地标準,也是以豐氏被大家戲稱為“玄蕃高”(豐氏的官職是玄蕃頭)。

1637年,島原之亂爆發,當時有馬豐氏人在江戶,而且已經十分年邁,但仍然請求親自出戰,在整個島原之亂中久留米藩也出力頗多,共計出動約6500餘人的兵力,其中戰死173人,受傷1412人。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原城包圍圖

1642年,有馬豐氏去世,享年74歲,家督之位由其次子有馬忠賴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二代藩主。有馬忠賴繼任之後開始在生葉郡星野村等地進行金山開發,并在領内推行水利工程的建設,同時為了防範外國船隻還特意創立水軍,忠賴的這些政策也奠定日後久留米藩的藩政基礎。忠賴雖然能力不錯但是其性格粗暴冷酷,在任期間竟有多達70餘名家臣遭到了流放驅逐,且大多最後落得身死的下場,同時對于百姓也征收更為嚴厲的重稅。還因為西本願寺的信徒得罪過他,而強行要求領内的西本願寺寺廟轉奉東本願寺。

1655年,有馬忠賴在參勤交代途中去世,享年53歲。關于忠賴的死因也有受到忠賴的虐待小姓在忠賴洗臉的時候從背後将其斬殺的傳聞,不過這可能是由于怨恨忠賴而散播的謠言吧。

有馬忠賴死後,家督之位由其年僅4歲的長子有馬賴利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三代藩主。

1668年,年僅17歲有馬賴利不幸英年早逝,無子,家督之位由其弟有馬賴元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四代藩主。有馬賴元繼任之後從本藩分出1萬石給予了養兄有馬豐佑,成立了支藩松崎藩,久留米藩的石高也下降到了20萬石。有馬豐佑是出石藩藩主小出吉重次子,母親是有馬忠賴的姐妹,有馬忠賴最初無子,是以收外甥有馬豐佑為養子,以期将來繼承有馬氏,但随着後來有馬忠賴的親生兒子有馬賴利和有馬賴元的相繼出生,有馬豐佑遭到了廢嫡。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賴元

有馬賴元在任期間緻力于新田開發和河道治水,意圖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可惜的是此時藩内自然災害頻發,伴随着自然災害是糧食歉收和饑荒,是以财政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

1688年,有馬豐佑因卷入姐夫陸奧窪田藩藩主土方雄隆的繼承人糾紛,被幕府以作為親屬沒有盡力幫忙解決為由改易,松崎藩廢藩,領地最開始收歸幕府,之後于1697年被再次賜予久留米藩,久留米藩的石高回複之21萬石。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氏系圖

1705年,有馬賴元去世,享年52歲。家督之位由其長子有馬賴旨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五代藩主。然而賴旨繼任僅僅一年,便于1706年突然去世,享年22歲,随着賴旨的去世,有馬豐氏以來的男性血脈宣告斷絕,于是久留米藩迎立了旗本石野則員五子有馬則維為末期養子繼承家督之位,是為久留米藩第六代藩主。石野氏和有馬氏一樣都出自赤松氏的庶流,有馬則維的先祖石野氏滿(赤松氏滿)更是迎娶了有馬則賴的女兒(初代藩主有馬豐氏的姐妹)為正室,進一步加深了兩家之間的聯系,同時此時有馬則賴還是有馬氏分家旗本有馬氏(由有馬豐氏之弟有馬豐長創立)的養子,不過其實有馬則維其實并非久留米藩的首選,最初被標明的是則維的次子大二郎,但是由于幕府的介入最終標明了有馬則維。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則維

有馬則維繼任之後,面對嚴峻的财政狀況,開始在藩内推行改革,則維整頓藩内的官員體系,任用有能力的家臣,并積極推行節儉政策,有效的削弱了藩内的家臣合議體制,強化了藩主的權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财政。

1729年,受領内一揆以及與家臣的對立,有馬則維隐居,家督之位由其四子有馬賴徸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七代藩主。有馬賴徸有馬賴徸繼任之時年僅16歲,藩政被交由家中重臣代為打理,一直到1737年,24歲之時賴徸才得以正式親政,在他親政當年,适逢天災,餓殍遍地。也是以此次饑荒為契機,賴徸開始組織發放了救濟金和救濟糧;并為了廣開言路,還仿效将軍德川吉宗設定了目安箱(意見箱);同時為了豐富百姓的娛樂生活,還在領内組織了猿樂演出。不過雖然有馬賴徸施行諸多善政,但是由于當時九州災害頻發,各地百姓一揆不斷,久留米藩也未能幸免于此,在1754年,由于征收“人别銀”(按人頭攤派的稅賦),久留米藩内爆發了百姓一揆。雖然夾雜着不和諧的因素但是總體來說有馬賴徸在任期間久留米藩相對來說還是較為安定的,再加上他學習八代将軍德川吉宗推行的一些政策,是以他也被稱為“久留米藩的吉宗”。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賴徸

同時,有馬賴徸還是當時有名的數學家,以“算學大名”為世人所熟知,他本人修習了關流算術,并以豐田文景為筆名發表了《拾玑算法》5卷,代表當時算術的最高水準,其中将圓周率精确的計算到了50位(其中小數點後29位正确),再加上他教養出衆,與同時代的新發田藩主溝口直溫和松江藩主松平宗衍并稱“風流三大名”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拾玑算法》

1783年,有馬賴徸去世,享年70歲,家督之位由其長子有馬賴貴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八代藩主。有馬賴貴不肖其父,賴貴本人喜歡相撲,花重金邀請了很多有名的相撲力士來進行相撲,同時賴貴也特别喜歡狗,不僅花重金收羅了當時日本國内的所有犬種,甚至還從荷蘭進口外國犬種,再加上久留米藩還有需要承擔繁重的幕府的普請工作,如此花費,可以說将其父在任期間的努力攢下的家業給全部敗光了,使得久留米藩的财政又變得困難起來。面對這種狀況賴貴沒有想着如何推行改革以增加收入,而是一味地削減家臣俸祿和增加家臣上貢。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賴貴

不過雖然有馬賴貴為人荒奢但也并非一無是處,至少他在1796年建立的藩校明善堂,可以算是為教育事業做出一點點貢獻吧。

1812年,有馬賴貴去世,享年62歲,由于嫡子有馬賴端(賴貴三子)早逝,是以家督之位由其孫,也是賴端的長子有馬賴德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九代藩主。有馬賴德繼任不久,為了應對幕府方面關于關東河川的手傳普清工作而向百姓征收了1192貫的臨時稅,可見久留米藩财政的糟糕程度。為了重建财政,于1816年開始,賴德開始推行财政改革,他頒布緊縮性财政政策,将藩内的财政支出削減了3成左右,雖然有志改革但是和祖父一樣埋頭于自己的興趣愛好之中,1819年起賴德花巨資開始修建柳原禦鷹場,并多次舉辦能樂表演,使得藩内财政狀況進一步惡化。由于财政惡化,更是1823年發生了參勤交代返程途中由于旅費不足無法回國的事态,最後被迫緊急讓國許的大莊屋彙款5000兩才算順利歸國。也因為此事,賴德從次年的1824年開始推行改革,削減藩内的經費支出,不過由于1824-1828年這5年間久留米藩多次發生洪災,是以财政狀況并沒有任何好轉。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賴德

1831年,在藩内征收人别銀(按人頭攤派的稅賦)17446兩。人别銀的征收,最終造成了1832年在領内百姓一揆的爆發了。

到了賴德晚年,久留米藩再次發生了大洪災,造成糧食歉收,同時又因為招待各國巡視使花費了1萬兩,使得藩内财政狀況進一步惡化。

1844年,有馬賴德去世,享年48歲。家督之位由其四子有馬賴永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十代藩主。有馬賴永在充斥着昏君、暗君的久留米藩是難得一見的明君,他自幼便聰明好學,對于西洋炮術技術特别的感興趣。其上任始伊面對藩内糟糕的财政狀況,開始在藩内積極的推行藩政改革,他計劃利用5年事件的節約的緊縮财政、綱紀的整頓、軍制的西洋近代化、外國形勢的入手、強化海防、起用有能力的人才等等。但是很可惜的是,在改革才剛剛開始時,他便病倒了,據說的得了尿血症(腎髒結核)。而随着賴永的病倒,他推行的改革措施也不得不被迫中止。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賴永

1846年有馬賴永去世。享年25歲。家督之位由其弟有馬慶賴(賴德七子)繼承,是為久留米藩第十一代,也是末代藩主。在賴永死前,由其所提拔的水戶學團體“天保學連”圍繞着繼承人的問題發生了争論,并最終引起了内部分裂,分裂成以村上量弘為首的“内同志”和以真木保臣為首的“外同志”,再加上天保學連本身就與藩内保守的門閥派之間存在對立,使得久留米藩家臣間的鬥争日益激烈。幕末之時“内同志”和門閥派傾向于佐幕和公武合體,而“外同志”則傾向于尊王攘夷,雙方又圍繞着佐幕和倒幕争鬥不休。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慶賴

1850年,藩内發生了村上量弘被屬于“外同志”的參政馬淵貢砍傷,并被其他家臣斬殺的事件。

1852年,又發生了屬于“外同志”的家老脇稻次正訓向賴鹹告發“内同志”存在廢立主君的陰謀的事件,事件發生後賴鹹立即逮捕有馬昌長等人,并對其處以閉門處分,但是之後在案件的審理中卻并沒有發現任何關于陰謀的證據,于是稻次正訓被判定為誣告,反而被處以了改易的處罰(後來自殺),真木保臣等人則被處以蟄居處分,尊王攘夷派下台,史稱“嘉永大獄”。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真木保臣

經過嘉永大獄,久留米藩的藩政被門閥派的有馬昌長和村上派的不破正寬、今井榮等佐幕派所掌控,1859年,不破正寬出任明善堂總督,推進藩校改革。同時在今井榮的建議下久留米藩路線政策也由原來的攘夷轉變為開明。1864年,藩内創設了開成方,推行鼓勵國産商品、發展西式軍隊為中心改革措施,同時亦大力發展海軍,采購了“雄飛丸”等7艘蒸汽船和西式帆船,并以築後川河口的若津港為軍港,組建了當時日本屈指可數的西式海軍。

1863年,在蟄居中的真木保臣逃離處所,遭到了逮捕,本來要被處刑,行的長州藩和中山忠光等人求情才被赦免。此事過後真木等人将活動的中心轉移到京都,并最終死于禁門之變。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禁門之變

在大政奉還後,藩内的尊王攘夷派勢力得到了恢複。1868年,參政不破正寬被小河真文等尊王攘夷派暗殺,同時尊王攘夷派的水野正名(稻次正訓的哥哥)成為了新的參政,之後佐幕派有馬昌長等人被幽禁,今井榮等10人則被指令切腹。

在戊辰戰争中,久留米藩組建了“應變隊”,作為新政府的一方參加了戰鬥。

1668年,有馬慶賴正式改名為有馬賴鹹。

1870-1871年,藩内先後發生了“二卿事件”和“久留米藩難事件”兩起密謀推翻明治政府的政變未遂事件,受此牽連久留米藩位于江戶的藩邸被政府查封,當時已經是藩知事有馬賴鹹則被幽禁。

1871年,廢藩置縣後成為久留米縣,之後與三潴縣一起被編入福岡縣

1875年,有馬賴鹹隐居,家督之位由其子有馬賴匡繼承。

1877年,有馬賴匡隐居,家督之位由其弟有馬賴萬繼承。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

有馬賴萬

1884年,《華族令》頒布,有馬賴萬被授予伯爵爵位,列入華族之中。

江戶三百藩其十八久留米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