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傕郭汜究竟應該怎麼讀?你怎麼都想不到

作者:37度2漫畫
李傕郭汜究竟應該怎麼讀?你怎麼都想不到

國戰新将大家都開到了嗎?據說這哥倆技能能讓馬老闆重發工資,賈大爺再發大招,這哥倆的故事我們下集詳細介紹,至于名字的讀音可以大有講究。

李傕的傕,你看着像讀cuī其實讀jué,傕這個字就是用作名字用,沒什麼好講。

至于郭汜的汜,倒是有點說頭的。本期得到知乎大神——三種不同顔色的紅允許,轉載了此篇文章。

汜,意思為河中流出的一股水,然後又流入河中。比如說《詩經》曰“江有汜”。同時,汜還是一條河流的名字,叫做汜水,在河南省,于荥陽附近流入黃河。當然更加有名的是因這條河流而命名的一座雄關:汜水關。這個汜字,讀音為si,這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字——氾。這個字其實是“泛”的異體字,意思是河流泛濫。同時,它也是一條河流的名字,在山東省,叫做氾水。和氾水相關的最有名的曆史事件,就是漢高祖劉邦在氾水河畔登基稱帝。這個氾字,既然是“泛”的異體字,那發音當然是fan。

那麼,回歸到郭汜的名字上,他究竟是叫郭si,還是郭fàn?

這個問題歸根到底,就是看他的這個名字到底是“郭汜”,還是“郭氾”。因為“汜”和“氾”兩個字實在是太象了,古代書籍流傳,又主要是靠手動抄錄,這麼相似的兩個字,一不留神就會抄錯的。

要知道究竟是哪個字,當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一看當時人的書寫,到底是“氾”還是“汜”,然而三國魏晉時期的檔案,現在我們是基本沒有可能看到了。那怎麼辦呢?幸好,唐朝有個人叫何超的,給《晉書》寫了一本輔導材料,他的這個注解和其他的不一樣,其他人作注,都主要是着重于注釋字義,或者是補充史料。但這位何超的注解,卻是給《晉書》中的各個生僻字注音,這就很難得了。這本書就叫做《晉書音義》。這個《晉書音義》裡正好就給李傕郭汜兩個人的名字注了音:

李傕郭汜究竟應該怎麼讀?你怎麼都想不到

你看,在這裡已經明确告訴大家,郭阿多的名字應該是“郭氾,讀做‘泛’”。這是唐朝人告訴我們的。是以,在唐朝及以前,郭汜肯定不叫郭汜,而叫郭氾。然後,唐朝以後,人們就把“汜”和“氾”兩個字搞混了。

從宋朝開始,大家就都寫成郭汜了,也讀作“郭si”。但我們看南宋胡三省為《資治通鑒》作注,給李傕郭汜兩人名字注音時,就說“傕,古嶽翻。汜,音祀,又孚梵翻”。你看這裡,胡三省直接就寫作“汜”了,而且注音說“音祀(si)”。可是胡三省畢竟是一位學者,他也知道有人是讀作“郭fan”的,是以又加了一筆“又孚梵翻”,所謂“孚梵翻”,就是反切注音(古人注音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讀“fan”。在這裡胡三省并不知道這個“孚梵翻”其實是“氾”的讀音,而是把這個讀音硬加給“汜”字了。從宋朝以後,大家就很多時候就都寫作郭汜了。但這其實是傳抄中發生的錯誤。

作者:三種不同的紅色

來源:知乎

李傕郭汜究竟應該怎麼讀?你怎麼都想不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