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中名字最難叫的4人,很多人隻能讀對第1個,你能讀對幾個?

在中國,姓名是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姓氏傳承于祖先,而名字則授之于父母,跟随人的一生。是以在取名字上是有很大講究的,尤其是古人,往往有的時候還會摻入一些生僻字,在三國時期便有4個堪稱最難叫對的名字。很多人隻能讀對第1個,你能讀對幾個?

三國中名字最難叫的4人,很多人隻能讀對第1個,你能讀對幾個?

荀彧

喜歡讀三國的人一定讀這個名字不會陌生,荀彧字文若。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更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之為“王佐之才”。在正史上荀彧其實沒有那麼老頑固非要死效忠于漢室。

他初舉孝廉時在漢朝任守宮令,董卓亂政之後是以便棄官回鄉了。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為曹操出謀劃策一生。接觸三國比較少的,第一次就到這個名字應該是比較陌生的,甚至還有人将荀彧(xúnyù)二字讀成“狗貨”,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三國中名字最難叫的4人,很多人隻能讀對第1個,你能讀對幾個?

橋蕤

這個名字在《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比較少,但在正史上,此人并非寂寂無名之輩。他城市袁術手下的統兵大将,原是大家知道,在諸侯割據時期勢力還是很強盛的,否則也不敢在公元197年時稱帝。

但也正是如此,這個貿然稱帝的袁術便招來了諸侯的讨伐,其中包括了曹操大軍。曹操進攻稱帝的袁術時,橋蕤奉命防守在蕲陽一帶。但是曹操大軍實在是太過于勇猛,橋蕤低擋不住,兵敗身亡。橋蕤這個名字實際上讀作(qiáoruí)。

三國中名字最難叫的4人,很多人隻能讀對第1個,你能讀對幾個?

泠苞

泠苞是東漢末年劉璋的部将,說起來蜀中确實是人才濟濟,可惜劉璋卻昏庸無能。但是他手下的将領對其依舊是忠心耿耿。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攻取益州,劉璋派遣泠苞、張任等四人在涪水關抵抗劉備。

但是他們那裡是劉備軍的對手?四人全都戰敗,但是卻絲毫沒有退意。城丢了也不願退便在綿竹繼續抵禦劉備,最終泠苞還是被魏延俘虜。泠苞這個名字難就難在它的姓上,泠苞的姓讀作(líng),是我國曆史上比較少見的一種姓氏,再加上這個字在生活上以很少用到,是以很多人一下沒有讀對也屬正常。

三國中名字最難叫的4人,很多人隻能讀對第1個,你能讀對幾個?

李傕

最後一個是李傕(jué),此人不屬于三國任何一個陣營,他是東漢末年的一個曆史人物,是漢末群雄之一。原來是李董卓的部将,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和牛輔被殺後,李傕沒有了靠山。但是手下還有一些兵馬,于是他采用了賈诩的計謀,夥同郭汜、張濟、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将攻向長安。

三國中名字最難叫的4人,很多人隻能讀對第1個,你能讀對幾個?

這些被逼到了絕路的亡命之徒還挺猛,連呂布都被擊敗了但是也逃了出去,王允則被殺。長安失守,朝廷動蕩。後來漢獻帝好不容易逃了出去還被李傕等人追殺,當時漢朝還沒有徹底滅亡,還有不少效忠于漢室的人,曹操便曾是漢室舊臣,而李傕等人自然遭到了聯合讨伐,最後兵敗被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