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祈禱落幕時》:愛到極緻是殺戮?

作者:易蔔拉欣

作為原著黨,得知《祈禱落幕時》要拍電影的時候我還是有些驚訝的。畢竟在我看來,這部小說真的算不上出色。這是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第十部作品,也号稱是完結之作——而隻要你哪怕隻讀過《祈禱落幕時》的前面兩部作品《新參者》和《麒麟之翼》,恐怕你就立馬能明白為什麼這是完結之作。東野圭吾近些年的名頭不可謂不盛,《解憂雜貨店》出中文版之後大受歡迎不說,連劇場版都中日一邊一個拍出了倆。但在加賀恭一郎這個系列上,他似乎真的是沒什麼想法了。《祈禱落幕時》的核心是親情,或者用日語的說法,叫做“親心”,然而回頭翻翻前作,《新參者》和《麒麟之翼》甚至包括《紅手指》也都一樣。此外情節的大緻走向也沒法讓人感到眼前一亮,讀過《白夜行》的大概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從小家庭破碎的舞台劇編導淺居博美(松島菜菜子飾),終于見到了她一直期盼見上一面的那個男人——父親婚外情對象的兒子,日本橋警署的片警加賀恭一郎(阿部寬飾)。

正是這一面,才有了這個從1983年跨越至2017年的故事——《祈禱落幕時》。

本片原著作者是推理小說教父,東野圭吾。主人公警察加賀恭一郎,乃是與湯川學(東野宇宙一哥)齊名的大偵探。百度該書,出版後暢銷又拿獎,赢得讀者盛贊:“重又找回東野圭吾之魂”。敲到麻袋……你肯定這句話是在誇人?

本片的導演,福澤克雄。曾執導《砂之器》、《半澤直樹》等高分日劇。是以你沒有想錯,大和田理事友情客串!銀行高管下崗看來不好再就業啊,感覺做營業員很辛苦呢。

雖然她很想當面對他說,非常感謝你老媽和我老爸的那段婚外情。但她隻能把這番話深藏心底。

被蒙在鼓裡的寬叔,他當時的心理活動是什麼?

淺居博美是有名的戲劇導演,也當過演員,是個美女,已經40歲了。她小時候媽媽拿錢在外面養小白臉,并在離家出走前偷了丈夫淺居忠雄的印章并借了一大筆錢,導緻丈夫和女兒被債主逼債到處流浪。流浪時碰到橫山一俊,女兒由于受到誘騙失手殺死了一俊,爸爸制造了自己躲債自殺的假象,讓女兒在福利院長大,自己頂替一俊的身份活了下來。爸爸最大的心願就是博美能夠幸福。爸爸經常去酒吧喝酒,碰到了酒吧女百合子,稱自己叫做綿布俊一。百合子曾當過陪酒女被夫家人欺負,丈夫又工作忙不着家,是以患上抑郁症,百合子怕自己會傷害兒子加賀,在兒子十歲時離家出走,并重操舊業當陪酒女碰到了俊一。博美當了演員,并在20歲時和國中老師苗村相戀懷孕,為了不影響演員事業,博美打掉了孩子。苗村發現了俊一還活着,俊一為了博美的前途殺掉了知道真相的苗村。博美後來改行當了導演,俊一每月會去各種日本橋見女兒,以避免自己還存在的事實被發現來保護女兒。10年後百合子去世,俊一托女兒博美找到已經是劍道冠軍加賀恭一郎的位址,把百合子的遺物送給她兒子,加賀開始尋找事情的真相,并一直堅持,博美5年前開始主動接觸加賀,潛意識希望他能發現真相減輕自己的愧疚。博美的國中同學押谷道子到東京明治座去看博美的話劇,被俊一發現,為了不暴露俊一自己的身份,俊一殺了押谷道子,和女兒告别後準備以流浪狗越川睦夫的名字自焚徹底消失,以隐藏以前發生的事情。博美為了減輕父親的痛苦幫助勒死了父親并放火燒焦。

父母的離開有時候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如百合子和忠雄,他們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殺死知道真相的人,隻要是為了孩子好。父母願意為了孩子,甚至願意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比如綿布俊一。

家庭和父母的印記可能是孩子生命最深層的驅動力,比如加賀的戀母情結、16年的堅持,就為了知道母親走時是否還記得自己。博美為了父親的期望,努力尋求明治座的成功,還有博美終生對母親的恨,并把自己打掉孩子的原罪歸因到母親。

東野圭吾就像我們年輕時的金庸瓊瑤,一代有一代的偶像,受現在孩子的追捧。的确是個優秀的作家。

活在暗處的影子會更加珍惜活在太陽下女兒的前途,甚至比女兒自己更珍惜,是以他會一次又一次為了保住秘密殺人。

電影是采用懸疑和倒叙的手法,電影的元素和内容很多,是以節奏很快。

最後以電影的經典台詞結尾:

是人都會撒謊,或是為了保護自己,或是為了保護某個人,謊言是真相的影子,每個人都心懷傷痛地去生活,為了保護這個傷口,人們便會關上心門。

謊言是真相的影子,在這黑影裡能看到的東西,肯定不會隻有悲劇而已,因為謊言映射出來的,就是人類内心本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