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故詩話441

(第12輯·第1卷)

愛情女性 婚喪嫁娶

編者 朱升

《典故詩話》

(第12輯·第1卷(6)

344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典源】 唐·範摅《雲溪友議》卷三:“韋臯昔遊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館。姜氏孺子曰荊寶,已習二經,雖兄呼于韋,而恭事之禮如父也。荊寶有小青衣曰玉箫,平才十歲,常令祇侍于韋兄,玉箫亦勤于應奉。後二載,姜使君入關求官,家累不行,韋乃易居頭陀寺,荊寶亦時遣玉箫往彼應奉,玉箫年稍長大,因而有情。……篙工促行,昏暝拭淚,乃裁書以别荊寶。寶頃刻與玉箫俱來,既悲且喜,寶命青衣往從侍之,韋以曠觐日久,不敢偕行,乃固辭之。遂與言約,少則五載,多則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環一枚,并詩一首遺之。暨五年不至,玉箫乃默禱于鹦鹉洲,又逾二年,洎八年春,玉箫歎曰:‘韋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來矣。’遂絕食而殒。姜氏憫其節操,以玉環著于中指而同殡焉。”

【釋典】 唐代韋臯曾客居江夏姜使君家,教授其子荊寶讀書,荊寶有侍女玉箫,常去侍奉韋臯,時間久了,玉箫也漸長大,二人産生情意。後來韋臯回家省親,與玉箫相約,少則五載,多則七年,一定前來接她,并留下玉指環一枚作為信物。玉箫等了七年,不見韋臯來,傷心地說:“韋家郎君是不會來了。”終于絕食而死。

【釋義】 後以此典:

1、用“韋郎”泛指有情的男子,或女子之意中人;

2、以“玉箫”泛指癡情的女子。

3、用“望斷韋郎” 等指戀人情事,多指女子對意中人的思念。

【典形】 望斷韋郎、韋郎玉環、韋郎、玉環分付、玉箫、玉箫舊約、逢韋郎。

【用典】

〔望斷韋郎〕 宋·汪元量《湖州歌》之二十六:“可憐後土空祠宇,望斷韋郎不見來。”

〔韋郎〕 清·譚獻《蝶戀花》:“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錯報韋郎到。”

〔玉環分付〕 宋·姜夔 《長亭怨慢》:“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

〔玉箫〕 元·鄭光祖《梧桐樹·題情》:“我青春,他少年,玉箫終久遇韋臯,萬苦千辛休忘了。”

〔玉箫舊約〕 宋·周密《霓裳中序第一》:“人何在? 玉箫舊約,忍對素娥說!”

〔望斷韋郎〕她心中愁苦,茶飯不思,如此已不知多少時日了,隻可惜望斷韋郎,不見伊人。

2020、10、11、

編者的話

《典故詩話》我花費多年心血編輯而成,對讀書人有很高的閱讀和使用價值。我不打算出版,歡迎條友們收藏、轉發!

朱升

典故詩話441 韋郎玉環 女思情人

蕲春縣朱升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