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順為人不飲酒,不受饋。所将七百餘兵,号為千人,名“陷陣營”。
(呂)布後疏(高)順,奪(高)順所将兵,亦無恨意也。
——東漢·王粲《英雄記》
01
東漢末年的幾支“特種部隊”
在冷兵器時代,一個軍閥的崛起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
東漢末年,随着中央皇室的全面衰落,地方勢力逐漸強盛。
軍閥公孫瓒、袁紹、呂布都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為什麼要提到這三個人?
因為這三位麾下都最早各有一支令人生畏的王牌特戰部隊。
公孫瓒的王牌戰隊叫“白馬義從”,
袁紹的王牌戰隊叫“先登死士”,
呂布的王牌戰隊叫“陷陣營”。
這到底是三支什麼樣的隊伍呢?
公孫瓒的“白馬義從”是一支由神箭手和清一色的白馬組成的輕騎兵,人數約3000人。
優點是:快速,機動,善于突襲、追擊。
代表人物是常山趙子龍。
袁紹的“先登死士”是一支由重裝強弩和盾牌組成的步兵,人數約1000人,優點是:火力強勁,善于遠距離防守和攻擊。
代表人物是甘肅武威的鞠義。
呂布的“陷陣營”是一支身披铠甲、手執利刃幾乎武裝到牙齒的重裝步兵,人數約800人,優點是:裝備精良,防禦力強,善于近戰。
代表人物是來自西涼的高順。
這三支特種部隊誰最強的呢?
據史書記載,組織紀律性很強的“白馬義從”輕騎兵在對付無組織有紀律的遊牧民族騎兵時,戰績輝煌。
東漢初平二年、初平三年(公元191年、192年),發生了很多大事。
初平二年,讨伐董卓的軍閥聯軍先鋒官孫堅率軍攻克了洛陽,并得到了傳國玉玺,董卓擄着皇帝則逃到了長安。
接着,聯軍總司令袁紹迅速派嫡系部隊去洛陽掠奪勝利果實。
孫堅不服,于是與袁紹決裂并決定攜“國寶”撤軍。
為得到傳國玉玺,袁紹聯合荊州的軍閥劉表截殺了孫堅。
這一弄,讓讨董卓聯軍頓時土崩瓦解,各路軍閥紛紛撤回了駐地。
然後,各路軍閥開始混戰。
初平二年,軍閥曹操在殲滅幾支黃巾軍(農民起義軍)之後,其勢力穩固在河南濮陽一帶。
初平二年,東漢皇室宗親、四川軍閥劉焉宣布獨立。
初平二年,一窮二白的西漢皇室宗親劉備在山東德州平原縣有了很小的一塊地盤。
初平三年,呂布和王允聯手在長安殺掉了董卓。
初平三年,公孫瓒和袁紹在一個名叫“界橋”(今河北邢台威縣)的地方展開了厮殺。
這一戰,“白馬義從”和“先登死士”兩支王牌部隊正式相遇。
由于雙方統帥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戰術,結果,不善沖擊的“白馬義從”遭到“先登死士”長距離重弩的屠戮。
此戰之後,“白馬義從”就被“淘汰”出了軍事“搏擊賽場”。
初平三年,董卓舊部李傕、郭汜率兵進攻長安,導緻呂布敗逃投袁術,王允被殺,當地軍閥韓遂、馬騰也乘機起兵禍亂。
初平三年,曹操東征兖州(今山東濟甯一帶)大破30萬黃巾軍後,挑其精銳實行“軍事改編”,組建了約10萬人的“青州軍團”,并重建“根據地”,實力大增。
而當時擁有“先登死士”特種部隊的袁紹集團,在大敗公孫瓒集團之後,已經成為最強軍閥。
不過,随着戰功的飙升,“先登死士”的主帥鞠義卻找不着“北”了。
“北”是誰?
對鞠義來說,“北”就是袁紹,是鞠義的主子。
袁紹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曹操陣營裡的首席大智囊荀彧曾經說過:
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另一個大智囊郭嘉也評論說過:
(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
而袁紹的發小曹操對袁紹的評論是:
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将驕而政令不一。
——曹操·《讓縣志明本志令》
是以,居功自傲的鞠義不久之後,就被袁紹砍了腦袋。
鞠義一手打造的“先登死士”部隊也随之被分割消融了。
這時候,呂布的“陷陣營”、曹操的“虎豹騎”、馬超的“西涼鐵騎”、劉備的“白毦兵”等特戰部隊還沒有誕生。
02
呂布的發迹
有時候,不是人選擇了曆史,而是曆史選擇人。
東漢末年的混亂曆史,給了呂布很多機會。
最初,呂布因為兵馬娴熟,被并州(今山西)的“司令員”丁原看中。
可丁司令不知出何考慮,竟讓呂布棄武從文改任自己的政務秘書。
(并非是《三國演義》裡描述的丁原的幹兒子)
後來,丁原受東漢“國防部長”何進的調令來到洛陽參與“誅亂”。
(殺宦官)
不過由于謀劃不當,丁原剛到洛陽,何進卻被宦官們殺了。
沒有了“上級上司”,丁原隻好帶着呂布等人暫時留在洛陽。
可這時候,東漢“西北軍區司令員”董卓同樣也按照何進的調令來到了洛陽“誅亂”。
董卓一看朝廷的局勢,野心徒增,乘機搞了“政變”(廢帝立帝+殺人),且成功了。
掌控了朝廷之後,董卓就繼續揮刀排除異己。
袁紹、曹操等腦瓜子轉得快的一批人,先後都跑了。
腦瓜子不太靈且不是董卓嫡系的丁原卻沒有跑。
董卓就決定除掉丁原。
他找到了呂布。
董卓和呂布之前并不熟悉,殺丁原為什麼找呂布呢?
這一點,各種史書都沒有清楚的給出理由。
推斷一下,可能是呂布對丁原對自己的工作安排一直不太滿意。
平時情緒上有表怒,言語上有牢騷。
呂布殺掉丁原之後,就得到了優厚的回報:
一是接管了丁原的部隊,
二是認了董卓“幹爹”,
三是升了官職(中郎将),得了爵位(都亭侯)。
剛開始,這對兒各懷鬼胎、各求所需的“幹父子”相處的還不錯。
尤其是在袁紹領頭的軍閥聯軍攻打洛陽時,“父子”倆也很齊心。
後來戰事不利,董卓撤逃到了長安後,就有了一些沖突。
老董脾氣暴躁,因為小事訓斥過呂布,惱怒之下還用随身攜帶的小戟投刺過呂布。
呂布呢,也不是盞省油的燈。
因為能時常出入董卓寝宮,他勾搭了董卓的一個小妾(不是貂蟬)。
是以,呂布就很揪心,老是怕老董“算總賬”。
于是,假投誠的東漢司徒(主管文教的副首相)王允就找到了呂布。
經過王允的“諄諄教導”和利弊分析,呂布決定對老董先下手。
(呂)布曰:“奈如父子何!”
(王)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
(呂)布遂許之,手刃刺(董)卓。
——陳壽·《三國志》
然後,在王允的運作之下,呂布官職和爵位擢升為奮武将軍(能獨立開府)、溫侯。
也就是說,呂布通過兩次“殺熟”,成功的從一名縣處級文職幹部“成長”為“大兵團司令級”高幹。
好日子沒過幾天,禍事就來了——董卓的舊部李傕、郭汜發動了長安叛亂。
心慌意亂之下,呂布棄長安而逃。
他先是投奔袁術,一看袁術不待見自己,又轉身投靠了與袁術不對付的袁紹。
與袁紹短暫“蜜月”合作之後,因居功自傲和伸手要權引起了袁紹的反感并遭來暗殺。
于是,呂布再次逃跑。
跑到哪裡去呢?
他決定去找昔日的同僚(同在丁原手下幹過)、如今的河内(今河南安陽、鶴壁一帶)小軍閥張楊。
張揚看中了呂布的勇猛,當時頭腦一熱,就收留了呂布。
而呂布也老實了,收起了狂傲,夾起了尾巴。
依着呂布的性情,如果長期在張揚這兒,很難說會不會再次出現“殺老上司”的事兒。
不過,張揚很幸運。
他沒有等到呂布犯錯誤,呂布就提前離開了。
因為一個人,張邈。
張邈是呂布在逃亡的路上有幸結識的陳留(今河南開封一帶)小軍閥。
小軍閥張邈當時與實力較強的軍閥曹操關系很好,和曹操的朋友兼部下陳宮關系更好。
曹操這兩年東征西讨,不斷的在擴充地盤。
尤其是“整編”了一部分黃巾軍之後,實力大增,已經從小軍閥跻身為中、大軍閥。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以父親在徐州地界被殺為借口,大舉進攻徐州軍閥陶謙。
出征之前,他把最信任的荀彧、程昱、陳宮、夏侯惇等人留守根據地兖州。
可沒有想到,陳宮卻作亂了。
曆史上關于陳宮叛曹的說法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其自身的性格原因。
他是最早支援和相助曹操的人,也是最早與曹操分道揚镳的人。
他很有智慧,但心無格局。
說穿了,也就是一個“精神分裂型的沖突綜合體”。
當時的天下四分五裂,揚名立萬的機會遍地都是。
你要是看不上曹操大可拍拍屁股走人就是,你要是想自己稱王稱霸也可以拉隊伍立山頭“鬧革命”啊?
為什麼要煽動着别人鬧事?
陳宮對有些“腦殘”的張邈一番忽悠,決定把正在落魄之際的呂布擡上來——搞兵變!
呂布一聽還有這等做夢都做不來的好事找上頭,頭腦發熱,立馬就答應了。
兖州防禦兵力空虛加上又有内鬼策應,呂布成功了!
就這樣,呂布開始有了一塊自己的地盤和一群幕僚,正式成為了一路軍閥。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呂布也有機會和資源,讓部将高順着手組建王牌部隊“陷陣營”。
03
當集團公司的老闆可不是好玩的
東漢末年的割據勢力很多,就好比是如今遍地開花的XX集團公司。
俗話說,打工不如當老闆。
可是,當一個集團公司的老闆可不是好玩的。
呂布曾經先後是丁原老闆、董卓老闆、袁術老闆、袁紹老闆、張楊老闆的打工仔。
如今,機緣巧合之下,他也成立了集團公司成了老闆了。
那麼,老闆呂布和他的集團公司今後如何立足和發展呢?
呂布其實并不清楚。
有人說過:一個位置,不是随随便便讓一個坐,就能坐的。
因為坐上去很容易,坐得住、坐得久才是本事。
呂布是靠着蠻幹、暴力、投機迅速成長起來的武夫,短時間内,能有多大的智慧和人生格局?
但現在你呂布是老闆,你不定出方向,大家該怎麼幹?
還是我們來先替呂布分析一下他這家公司目前面臨的形勢和主要任務:
首先,要考慮誰是目前最主要的敵人、怎樣對付和打敗敵人。
要知道,曹操當時的精銳主力都在,實力很強,報複是肯定的。
建議:囤積物資,整備兵馬,扼住要道,準備迎敵。
呂布回應:這點無慮。
老呂我别的也許不行,陣前厮殺咱怕誰!
其次,要評估兖州周邊的各軍閥勢力。
呂布集團當時除了主要敵人曹操之外,還有袁紹,袁術,李傕等舊敵。
對一股新生勢力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和老勢力集團結盟。
和誰結盟呢?
建議:袁紹與曹操還處在“蜜月期”,李傕又太遠,相比之下應該和袁術修好、結盟。
呂布回應:咱老呂和這幾位關系都不好,咋結盟呢?
第三,要抓好内部的肅反和穩定。
呂布拿下部分兖州靠的是偷襲,接收的軍士和城池在曹操沒有消滅之前,思想和行動上肯定還會出現搖擺。
建議:安撫官員,撫慰百姓,引導輿論宣傳并加強情報資訊收集。
呂布回應:都已經投降了,都怕了咱老呂了,還能有啥問題?
這幾點其實都是最起碼的預案準備。可呂布集團呢?
基本上都沒有做。
陳宮作為集團的首席參謀長,應該能夠最先想到這些問題并提出合理建議。
但實際上,陳宮的表現與其自命不凡的才幹差之甚遠。
若幹年後,鄉村小青年諸葛亮在沒有經曆實戰鍛煉時,就已經把天下形勢分析的頭頭是道了。
是以,在這一點上,被許多人高看的陳宮,其實不但遠遜諸葛亮,即使是與同時期的荀彧、賈诩、田豐等人相比,也是差距很大的。
這就是人與人在胸懷、眼界、格局的顯著不同。
曹操集團之是以能在東漢亂世最終崛起,絕非偶然。
其個人才智、文化修養、人格魅力、應變能力、上司藝術、軍事素質、政治謀略和用人之道,即使放在神州大曆史上,也絕對名列前茅。
比如同時期的陶謙老闆、劉表老闆,雖然也坐上了位置可守得住位置坐得住位子嗎?
在古今軍事戰争上,師出無名是無恥的,搞偷襲更是無賴的表現。
呂布攻打兖州并偷襲曹操,說白了就是“大白天跳鄰居院裡偷衣服”——蟊賊!
而且,偷完了鄰居的東西還冠冕堂皇的說自己是靠勞動緻富,是老闆。
可之前你這個蟊賊是啥?
還不是個人人喊打的小偷嗎?
你以為穿上幾件名牌服裝就有資格進入“老闆俱樂部”了嗎?
正在準備進攻徐州的曹操,得知家裡遭賊了,就帶着人馬殺了回來。
論單挑比武,估計3個曹操也幹不過呂布。
可人老曹兵強馬壯的,咋會選單挑呢。
是以,當曹操的隊伍一打回來,兖州内部就亂了。
有希望曹操敗的,也有希望曹操赢的。
如果這時候呂布能蠻不講理、三下五除二的快速殲滅曹操兵團,情況就大變化。
可曹操豈可是好對付的!
雙方經曆幾次交手之後(互有勝負),呂布就有點“蔫”了。
終于,在一次決戰中,呂布中了曹操的埋伏,被殺得丢盔棄甲,幸虧有高順的“陷陣營”拼死抵抗,呂布才得以逃命。
四處都是敵人、仇人,往哪去呢?
估計是陳宮提出建議去徐州(正史沒有交代)。
為什麼去徐州?
因為一來徐州是曹操的敵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二來呢,徐州的守将是劉備,與呂布沒有仇怨,地盤也大,有機會談合作。
04
呂布的心思你别猜
此時的劉備的确還很弱小,還是陶謙專門請來對付曹操的(屬于客居)。
對于呂布突然的到來,劉備的心态很複雜。
布見備,甚敬之,謂備曰:“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将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
請備于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名備為弟。
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内不說。
劉備其實和呂布一點也不熟。
大家津津樂道的“三英戰呂布”其實都是“傳說”。
可呂布既然來了,劉備也不是說輕輕松松就能把呂布打發走。
首先,呂布不是單槍匹馬一個人來的,他有兵馬同行。
其次,對于防範目前共同的敵人曹操,大家的目标還是一緻的。
第三,呂布的奮威将軍、溫侯都是皇室所封,也的确殺了董卓,這對打着擁護皇室旗号的劉備來說,都是道義。
第四,從軍事角度考慮,暫時聯手呂布集團對徐州防務有利。
可為什麼劉備卻表現出“外然之而内不說”(說:通假字,悅)呢?
因為劉備對呂布“自賣自誇”的那些話和浮誇動作,很不認可。
劉備心裡暗想:
老呂你在這蒙誰呢?
你是真心實意早就要殺董卓嗎?
為什麼大家都想殺你?
男人們說話,你讓老婆孩子參與進來幹什麼?
不高興歸不高興,但劉備最終還是“準許”了呂布等人加盟申請。
這一年是東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
果然,呂、劉二雄和平共處的好日子不長,徐州的戰事就來了。
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荀彧等謀士的建議下,忙着安撫地方、屯田練兵、消滅周邊敵對小軍閥和迎接漢獻帝并組織遷都許昌。一時間,暫時顧不上打徐州。
但顧不上打并不意味着就會從此放棄徐州。
老曹和手下的參謀幾場小會兒一開,便把虎踞在淮南的軍閥袁術發動起來去“占徐州”。
曹操的想法是:反正勞資現在雖然顧不上徐州,但也不能讓徐州安生。
袁術的想法是:反正勞資手裡有玉玺,将來就是皇帝,徐州早打早安生。
于是,在曹操躲在許都偷笑時,袁術和劉備就打了起來。
不過,袁術這人志大才疏,與劉備交手數月,竟然沒能拿下徐州。
在謀士的建議下,袁術決定用2000噸軍糧拉攏、利誘同在徐州駐防的呂布“反水”。
果然,這一次劉備的盟友呂布,還就真“反水”了。
這一來,腹背受敵的劉備大敗。
無路可逃之下,劉備隻好哭着向無恥的呂布投降。
呂布是又高興又生氣。
高興的是,自己這一“無恥”,竟然輕易地就拿下了整個徐州。
生氣的是,自己“無恥”的舉動竟然沒有得到袁術答應給的軍糧。
呂布心想:那好吧,那就都别打了,先都消化消化肚子吧。
袁術肚子裡沒得到食兒,自然不認,就繼續派兵攻打劉備。
劉備隻好強忍内心的悲憤,再次哭着向無恥的呂布求救。
這一次,剛做了劉備大哥的呂布,表現出了“責任擔當”,用一個“轅門射戟”的典故,戲劇性地平息了徐州的戰亂。
袁術看到呂布實力倍增,就打算今後與呂布真心結盟——提出結兒女親家。
事後諸葛亮的說,袁術的這一政策在當時無疑最符合袁、呂雙方的利益的。
軍閥袁術一心想稱帝,但一直苦于自己手下沒有一流的武将。
如果成功聯合了徐州的呂布集團,不但使江淮一帶的“根據地”連成了片,而且也有了剿滅周邊勢力并最終對抗死敵袁紹的本錢。
同樣,呂布如果與袁術結成同盟,也就有了戰略縱深和後方資源,有可能在今後更加殘酷的軍事競争中進一步發展壯大自己。
可是,對于袁術抛來的“橄榄枝”,呂布卻迷茫了。
他先是答應了袁術,然後又以極快的速度反悔,讓袁術惱羞成怒,不得不大打出手。
呂布在此時如此的反複無常,是什麼原因呢?
有三點。
第一點,不信任陳宮了。
呂布在奪得徐州之後,部下中有人發起過一次叛亂,而參謀長陳宮卻知情不報甚至還參與了謀劃。
陳宮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
應該是反對呂布背後捅刀的無恥做法,對呂布的表現很失望。
第二點,開始信任陳珪、陳登父子了。
陳珪和陳登都是徐州當地名門望族,屬于保皇派和親曹派(曹操手裡有皇帝,代表正宗的官方),且能言善辯,很能蠱惑呂布。
清人李贽有評語曰: 陳珪父子,弄呂布如嬰兒,可憐呂布全不知也。
第三點,曹操沒閑着。
曹操本來是希望看到徐州出現“狗咬狗”混戰局面,結果竟然是大仇人呂布得好處,就玩起了陰招:以皇帝(已經挾天子了)的名義宣布,今後與呂布交好,并升呂布為東漢左将軍(相當于元帥級别)。
對這三點,呂布統統信以為真。
是以,他那本就不夠用的大腦袋,就更不夠用了。
以至于對真心待他的高順等人的勸谏,還作出了“奪其兵權”的指令。
更讓人不了解的是,呂布還對已經投降的劉備又作出了“剿滅”的決定。
你呂布在落魄時,人家劉備接納了你;
人家劉備在生死存亡時,你呂布不但不出手反而背後捅刀子。
人家劉備向你呂布投降時,你好不羞愧的受降,然後拍着胸脯稱兄道弟,回過頭又去宰殺。
呂布啊,人可以不要臉,但你不能如此的不要臉吧?
悲憤萬分的劉備打也打不過呂布,隻好哭着去轉投曹操。
如果說,劉備不會嫉恨呂布,那劉備就不是個男人。
好啦,占領了徐州的呂布得到了城池,卻一下子樹立了袁術和劉備兩個死敵。
曾經的死敵曹操為什麼會向呂布示好?
因為,這時候大家最讨厭的人是膽敢率先稱帝的袁術。
曹操需要聯合袁紹、孫策、呂布、劉備等大小軍閥以皇帝是名義共同讨伐袁術。
難道曹操不記呂布的仇嗎?
非也。
不是曹操不記仇,而是時機還沒有來到。
05
不作不死,不算是呂布
東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經過連番讨伐,曹操集團與袁紹集團各自消滅了周邊的小軍閥,并成為北方當時最大的兩股勢力。
然後,曹、袁二人的“蜜月期”也到了最後的日子,兩個集團開始産生摩擦。
曹操很清楚,目前自己最主要的對手是袁紹,最仇恨的敵人是呂布。
曹操更清楚,和袁紹開戰是必然,是持久戰、消耗戰;
而反複無常的呂布是枚炸彈,需要火速處理掉。
讓誰先搞呂布呢?
曹操指令劉備破壞呂布的交通線并劫奪呂布的錢糧物資。
呂布大怒,立馬對劉備進行報複。
此時,呂布的“陷陣營”已經整備完成,在高順的統領下,把劉備部隊和曹操的援軍(夏侯惇部)打的潰不成軍。
乘着袁紹那邊還沒有動作和反應,當年九月,曹操親率主力,大舉進攻呂布。
這次戰争被《三國演義》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
精彩段子很多,我們隻說最後結局:
十二月癸酉,曹操擊呂布于徐州,斬之。
——範晔·《後漢書》
太祖塹圍之三月,上下離心,其将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将其衆降。
——陳壽·《三國志·魏書》
也就是說,從曹操發兵徐州算起,隻用了三個月便全殲了呂布集團。
對呂布之死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關鍵時候,劉備捅了呂布一刀。
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将步,令布将騎,則天下不足定也。”
太祖有疑色。
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
太祖颔之。
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
據此,就流傳下來劉備這人不厚道的說法。
其實,呂布之死,就是一個字——作。
布謂太祖曰:“布待諸将厚也,諸将臨急皆叛布耳。”
太祖曰:“卿背妻,愛諸将婦,何以為厚?”
布默然。
啥意思?
呂布不服氣的說:我對部下很厚道,關鍵時候這些部下不厚道都背叛了我。是以,我才失敗。
曹操說:談厚道嗎?你背(bei)着老婆和部下的妻子搞暧昧,是厚道的表現嗎?
呂布:一代枭雄呂布,就這樣殒命在剛剛發迹的徐州治所下邳(今江蘇睢甯縣)了。
其最忠誠的大将高順和當時最犀利的軍中利刃“陷陣營”,也随之煙消雲散。
其實,曆史這是這樣。
在風雲際會之時,曆史會選擇很多人,也會抛棄很多人。
那些最終在曆史上能夠取得成功的人,固然會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歸根結底,其個人能力還是最主要的。
相比也是愛投降的劉備而言,呂布可以不臉紅。
可劉備雖然連番投降(也可以視為“跳槽”),其主要動機是為了求得更好的個人發展和進步空間。
反觀呂布呢?
其動機就是一個“利”字。
“利”是帶“刀”的。
在求利的過程中,往往會伴随着血腥、殘忍。
就像個腦子沒長全的孩子…
曹操:先缢死,再斬首送漢獻帝。
楚雲飛:曹阿瞞,奉先還是個孩子啊!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漢周】三國志 名家解讀 原文白話文注釋 國學經典書籍 ¥2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