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美受國運動,鬥争的主體是勞動群衆,上司人則是上海總商會會長、愛國民族資本家曾鑄。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美國資産階級為了開發西部太平洋地區,從中國陸續誘騙了大量華工。這些華工擔負了開礦墾荒、建築鐵路等最繁重的勞動,促進了美國西部的繁榮。七十年代後,美國不斷發生周期性經濟危機,勞工運動蓬勃興起。為了轉移國内人民視線,煽動排華,美國政府在1894年強迫清政府簽訂“限制來美華工”條約,規定以十年為限。這一條約把美國的排華合法化,使赴美華僑受到種種限制和非人的侮辱。1904年,條約期滿,海外華僑和國内人民紛紛要求廢除這個苛約。清政府在輿論壓力下,和美國政府磋商修約,但美帝國主義蠻不講理,拒絕修約,因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檀香山《新中國報》首先提出不用美貨以為抵制的辦法;上海《時報》發出“事關全國之榮辱,人人有切膚之痛。合群策群力以謀抵制”的“公啟”。
1905年5月10日,就在時報刊登“公啟”的當天,上海各幫商董于靶子路商務總會開會,會議由上海總商會會長曾鑄主持。曾鑄“登壇演說,激昂慷慨,語語動人,并提議以兩月為期,如期滿美國仍強行續約,則全國“誓不運銷美貨以為抵制”。這個提議得到出席會議人員的贊同,公議電稿呈請外務部堅決拒簽續約,并通電各省商會傳達各商,協力舉行抵制辦法。在研究傳電由誰領時,曾鑄挺身而出,說“此公益事并無風險,即有風險亦不過得罪美人,為美槍斃耳。為天下公益死,死得其所,由我領銜可也。”
就這樣由曾鑄領銜向全國二十一個城市發出了通電,波瀾壯闊的抵制美貨運動,迅速在全國範圍内發動起來。曾鑄,字少卿,福建同安人,古籍上海,少年時博覽群書,尤喜作畫,後經商,1906年在上海販運南洋大米進口,獲厚利,又開設“建發”号經營海味、食糖與洋貨生意,成為著名民族資本家,被推為上海商務總會第二屆總理,并長期擔任總工程局局董職務。禁約問題發生後,他便提出“以伸國權而保商利”的口号,勇敢地上司了這次反美運動。
5月14日,上海福建幫商董在泉漳會館開會,曾鑄到會發表演講,提出五項抵制辦法:一、美來各貨一概不用,機器附件一并在内;二、美船攬載,華人不應裝貨,各埠一律;三、美人所設學堂,華人子弟不應入堂讀書;四、美人所開之行,華人不應應聘作買辦通譯等事;五、美人住宅所雇雇工勸令停歇,庖禦等人在内。
5月20日美國新任駐華公使柔克義到滬,由美國總領事勞治師出面發請柬,邀上海紳商會談。會上柔克義欺騙說,美國“續定苛約”“并無其事”,并恐吓“一旦不用美貨,于兩國交情或有關礙。”曾鑄當場拿出美國出版的詳述“曆屆約章以及種種苛待情形”的華工禁約記,予以反駁,使柔克義無言以對。
5月21日。曾鑄又與美國總領事會談。美國總領事請求以六個月為限。六月之後如美不改約,則聽中國抵制,曾鑄當場拒絕,表示隻能限兩個月。7月21日,兩個月期滿之後,上海商務總會開會讨論抵制美貨辦法,曾鑄登台演講開會宗旨和同美方交涉情況,并勉勵大家通力合作實行抵制。當天會上就有七個行業十一個有代表性的資本家簽名承認不定美貨。
同一天,曾鑄又刊登實行不用美貨的廣告,宣傳“不用美貨乃人人自有之權,與國際毫無關涉,不必多所顧慮”,号召各地積極行動起來,一體照辦。在以曾鑄為代表的上海商務總會的上司下,上海、廣東、福建以至全國各地各界人民迅速掀起了一場以抵制美貨為主要内容的反美愛國運動。國外如日本、逼羅(泰國)、荷屬印尼、英屬馬來亞的華僑,也積極投入這場鬥争。正如印尼華僑給曾鑄信中說的那樣,“美人苛待華人,凡我同胞莫不痛入骨髓,自公創議不用美貨,不特海内響應,即寓居海外同胞亦無不一心相待”。
中國人民的反美愛國運動,“義聲所播,震動全球。”美帝國主義驚恐萬分,極力勾結清政府破壞反美運動,一部分販賣美貨的買辦商人,表面上簽名贊成抵制美貨,暗地裡卻又偷定美貨,别有用心地提出把“不用美貨”與“不定美貨”分開,企圖打開已購美貨可以出售的缺口,破壞以至全盤否定抵制美貨運動。為了乘機囤積更多美貨,有的甚至公開在《申報》揚言,上海商會有延期四個月,等六個月期滿再實行抵制,并稱“已商得曾鑄同意。”對此,曾鑄當即著文駁斥:“閱《申報》,載有部人已允展期不用美貨之異聞,……不勝詫異……雖美使有二月不及,須緩六月之說,鄙人并未允許”,并列舉具體事實揭穿了造謠者的卑劣手法。
曾鑄在運動中所持的嚴正立場。以及“協力合群,與四百兆同胞争成人格”的奮鬥精神,引起了帝國主義、清政府和買辦資産階級的極大仇根。他們一起将矛頭指向曾鑄。不惜造謠中傷,越加種種壓力,直到企圖迷害他。8月9目,有“素不相識”的兩個人拜訪曾鑄,“詳言某等私議圖害情形”,“力動暫時走避,若不走避,萬難免禍。”在這種情況下,曾鑄被迫于8月11日發表了《留别天下同胞書》。
在《留别天下同胞書》中,曾鑄仍然慷慨激昂的号召:“願曾少卿死後,千萬曾少卿相繼而起,挽回國勢,争成人格。外人不敢輕視我,殘賊我、奴隸我、牛馬我,有與列強并峙大地之一日”,仍表現了他的偉大愛國精神和崇高民族氣節。
曾鑄被迫停止了活動,但影響依然存在。人們對曾鑄被迫退出運動給予很大同情,并把繼他之後上司運動的戈朋雲,視為曾鑄的代理人。戈朋雲“當商會初次集議,即佐曾君演說”,以他為會長的公忠演說會,繼續指導和幫助上海許多行業的反美愛國運動,一直堅持到1906年的第一季度。
1905年的反美愛國雖然最後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破壞鎮壓而沉寂下去,但群衆運動的威力,迫使美帝國主義和清朝政府未敢簽訂限制華工的續約;而且美國總統羅斯福也不得不下令給有關當局:“凡華商與遊學者到埠,須以最優禮相待,倘有故違者,從嚴撤差究辦”,進而使這次運動取得了一定的勝利。更為重要的是這次運動首次采用的抵制帝國主義國家進口貨品的政策,直到五四以後,一直成為中國人民反帝鬥争經常采用的一種重要鬥争方式。
曾鑄作為1905年反美愛國運動的發起人,後來盡管屈服于壓力而退出運動,但貢獻仍然是巨大的。在這次運動之後,曾鑄1907年又發起和上司了收回滬杭甬鐵路的運動,并熱心地方自治,參加了晚清立憲運動,最後于1908年5月24日病逝。消息傳出之後,各地各界人士紛紛發電寫挽聯,稱贊他是為“曆史争光”的“華國第一流人物”,其中一幅聯寫道:
拼此頭顱,尺書驚破美人膽。誰無血氣,高唱叫醒中國魂。
這是對曾鑄,也是對中國人民1905年反美愛國運動的極好評價!
主要參考資料:
《曾少卿》。
《山鐘集》。
和作:《一九O五年反美愛國運動》,《近代史資料》195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