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的婚姻,沒有不般配的理由
文/姜曉(貴州)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對别人的婚姻指指點點。每一對夫妻風度氣質相貌的差距、家庭經濟條件的懸殊、年齡的大小、文化素質的差異……都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八卦的話題。其實,成功的婚姻,沒有不般配的理由。每一樁看起來不般配但卻非常成功的婚姻,都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
一
《增廣賢文》裡有一句話:駿馬常馱癡漢走,巧妻常伴拙夫眠。關于夫妻相貌不般配卻幸福美滿的婚姻,古今中外數不勝數。三國名相
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加之他學問又大,人品又好,簡直是“鑽石王老五”。他結交的一位很特别的朋友,名叫黃承彥。他很欣賞諸葛亮的人品和學識。有一天他突然對諸葛亮說,我有一位醜女兒,頭發黃、臉上黑,不過她的才幹倒是與你相配。諸葛亮聽後居然同意了這門婚事。黃承彥的女兒,名叫“黃月英”,後世俗稱“黃阿醜”。諸葛亮選擇一位醜女為妻,不僅在當時被傳為笑談,就是到今天也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然而,相貌難看的黃月英對諸葛亮來說,不僅是德才兼備的政治助手,還是個溫柔賢淑相夫教子的優秀女人,他們一生的婚姻生活美滿。宋朝時候,“去年兩滴相思淚,至今未流到腮邊”的蘇小妹,居然要嫁個風流倜傥的秦少遊,而且琴瑟和鳴夫唱婦随幸福一生,他們相伴的理由是互相欣賞對方出衆的文學才華。
二
“鮮花插在牛糞上”是俗世的人們用來形容相貌不般配結合在一起的夫妻。現代人說:“鮮花插在牛糞上,是因為牛糞有營養”是對郎才女貌最好的注釋。一直以來,郎才配女貌,才子配佳人的說法被人們廣泛接受,不管是涉世已深的大齡男女,還是離經叛道的青年才俊,在擇偶選對象時,都繞不過這一沿襲了千百年的觀念傳承。其實不管觀念也好,人性也罷,從古至今,哪個男子不仰慕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人,哪個女子不鐘情學富五車、博古通今的才子?女人的美麗,首先給男人帶來的是視覺上的愉悅,她們膚如凝脂、目似點漆、口若櫻桃,她們就如鮮花,就像美玉,她們的柔弱、嬌豔讓任何一個男人會從心底深處産生憐愛之心,想去呵護,想去占有。女人的美麗,也能給男人心裡産生驕傲的資本,女人就像成功男人的一件美麗奢華的衣服,裝點着他們的門面,彰顯着他們的品味,毋庸置疑,無論何時何代,男人都是虛榮心最強的動物,他們希望吸引衆人的目光,希望赢得大家的尊重,此時此刻,他身邊光彩照人、魅力十足的女人,定是他們作為成功人士錦上添花的得意之作。女人的美麗基因,更是男人考慮傳宗接代的重要因素,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外形俊美,作為父母,作為“過來人”,他們當然知道,一個人的外貌是天生的條件,幾乎不可逆轉,不像學識、能力一樣,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獲得,是以,優秀的遺傳基因尤其顯得重要。
男人的才情,首先能給女人帶來安全感,無論多麼堅強、多麼成功的女人,在穩重、可靠的男人面前,永遠都想有小鳥依人的感覺,她們想依偎在男人堅實的臂彎裡,一展女性的柔媚與多情,因為這樣的自己才是她們内心的真實展現。
其次,有才的男人能給女人帶來榮耀。雖然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改變,但是這個社會畢竟還是男權主義的成分高一點,我們通常會聽身邊的人說,這個女人是誰誰的老婆,他老公是企業老總,或者他老公是局長,這女人命好啊,可是嫁對人了…說的庸俗一點,嫁對人了,就獲得了身份與地位,這樣的女人,走到哪裡都會感受到别人羨豔的目光,也會受到别人不同程度的尊重,她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幸福感當然會随之提升。男人的才情,當然也會給女人帶來豐富的物質條件。有能力、肯努力的人,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當中,都能成為人上人,他們的付出使得他們可以積累比别人多的物質财富,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是社會對努力者的饋贈。物質條件,就是金錢,雖然錢不是萬能,但無錢萬不能。是以,與其說郎才女貌是的夫妻不般配,不如說他們是各取所需資源互補的結果。
三
家庭經濟條件的懸殊,也常常成為人們評價婚姻中父母家庭條件差的一方與物質條件優厚的一方不般配的因素。其實,真正成功的婚姻是不需要雙方物質條件的“門當戶對”的。燕妮大馬克思四歲,貴族出身。兩人青梅竹馬、日久生情,在馬克思18歲那年,秘密定下了婚約,并在相戀7年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當時的馬克思與燕妮門不當戶不對,還是異地戀、姐弟戀,是以他們的愛情遭受了各方面的阻力。但患難見真情。馬克思沒有放棄他的革命路,而燕妮也沒有離開馬克思。她用自己的力量去愛他、支援他。無論生活多麼坎坷艱難,兩人都患難與共,相濡以沫,正如通常結婚誓詞裡所說的 “直到死亡将我們分開”。馬克思的一生,離不開燕妮的支援與幫助。她是他忠實的伴侶,是他堅實的後盾,并肩作戰的戰友,也是一名非凡的女性。我的一位朋友,從小父母早亡,家徒四壁,依靠打零工過日子。後來,他自學成才,走上文學創作和工藝美術加工的道路。二十多年前,他家窮困潦倒一貧如洗,按照世俗的眼光看去,我這位朋友娶媳婦猶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然而,現實的陽光卻對他十分眷顧,當他的一篇文章發表在北方一家著名的雜志上之後,一位女粉絲迷戀上他的才華,這個姑娘不僅漂亮大方,家庭經濟條件也十分優厚;這位姑娘對他由崇拜到傾慕到愛戀,不遠萬裡來到他蝸居的小屋,與他結成伉俪,夫妻情投意合、攜手共創美好未來。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曾經一無所有的他在妻子的幫助下已經有房有車,孩子考上了985大學,成為許多同齡人羨慕的幸福家庭。
四
年齡的大小、文化素質的差異也會被人們認為是婚姻不般配的理由。其實,年齡存在大小差距幸福美滿的婚姻也比比皆是。音樂家李雙江比夢鴿大27歲,在娛樂圈也屬于年齡差距比較大了,當年,李雙江和夢鴿的戀愛,大多數朋友是贊同的,但也有少數人持異議說些風言風語,有的甚至去诋毀李雙江。對此,李雙江和夢鴿都很坦然。他堅信自己的選擇。對于别人的攻擊,他們一笑了之,最後成就了一段珠聯璧合的姻緣。文化素質存在差異的夫妻,同樣常會被人們認為沒有共同語言,不好溝通交流,但是,文化修養的差距仍然不影響兩個人完美的婚姻,當年北京大學校長胡适與妻子江冬秀的婚姻就是經典的案例。在那個文化燦爛的民國曆史中,衆多文人墨客,才子才女依次粉墨登場,如果說把才子佳人比作一艘華美的巨輪,那麼胡适就是絕對的領航者之一。他是中國主動支援推翻文言文,宣傳白話文的領袖之一,他更是一個文化全才,幾乎各個領域他都有涉及,文化,曆史,美術,音樂,無一不通。他雖然不是每個領域的最頂尖的大家,但是,卻博學多才,博古通今。他更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也是北大的校長,培育出很多的棟梁。他也被提名過諾貝爾文學獎。
俗話說:寶馬贈英雄,江山配美人。這樣一個大學者,他的妻子,一定是個大家閨秀,琴棋書畫也得樣樣精通,畢竟,這樣才能配的上他胡适。可是,上天仿佛跟他開了個莫大的玩笑,他的原配既不是名門閨秀,會琴棋書畫,也不是大家名媛,會唱歌跳舞。而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小腳女人。那個小腳女人叫江冬秀,是安徽人,祖上也曾做官,也算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了吧。江冬秀教育程度并不高,而且她身材矮小,長得胖嘟嘟,圓圓的,不是美女,更不屬于那種越看越想看的類型。他們的婚姻也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就沒有愛情,也沒有所謂的浪漫,因為浪漫需要一定的思想,學識,顯然他們是浪漫不起來。放到現在他們就算結婚了,也會離婚。但是,
兩人雖然有衆多的分歧和沖突,但是攜手一生的陪伴已經足以彌補一切的不滿,胡适在文學研究上的潛心研究、鞠躬盡瘁早就足以讓他流芳百世,但是胡适最讓人所佩服的應該是胡适的包容、謙和,别人看來不般配的婚姻卻讓他和江冬秀過得甜蜜幸福。
五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成功的婚姻,沒有不般配的理由。最近,刷到一條抖音非常經典:婚姻沒有誰賺了誰虧了,這就好比三塊錢一包的鹽巴,要炒幾十桌幾百塊錢一桌的菜價值幾萬元,但沒有鹽巴不行,沒有菜也不行。成功的婚姻,盡管外人看上去有一千個一萬個不般配的理由,但夫妻雙方相依相伴黏在一起甜蜜幸福的日子是令人羨慕的,他們自己認為是标配絕配。正如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說:“存在即為真理”。評價婚姻是否般配的唯一标準是夫妻雙方的感情是否和諧,婚姻中的男人和女人是否兩情相悅,不是那些外人眼中看見的表面的膚淺的甚至低俗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