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國百事通荀息,解決了晉獻公的疑難雜症,錯過了自己的錦繡未來

晉國百事通荀息,解決了晉獻公的疑難雜症,錯過了自己的錦繡未來

荀息在晉國算得上是個百事通,對晉國政治和局勢了如指掌,即便對周邊諸侯的性格和愛好也都非常清楚。這位人物在整個晉國對外拓展的道路上都是居功至偉,尤其是假道伐虢和誅殺公族的問題上,這位人物都有着重要作用。即可說他是陰謀家,也是戰略家,他更擅心理分析,更重要的還是尤其忠誠于國君,可謂權臣中的典範。那麼,他是誰呢?正是這位晉獻公身邊的謀臣荀息。荀息在晉武公時期為大夫,而輔佐晉獻公三十餘年,荀息在晉國成為權臣的時間,甚至可能比晉文公重耳的出生時間還早。

這位荀息本來姓原,名為原黯,是原氏子弟。說到原氏,那是相當不簡單的家族。原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十六個兒子原叔受封到原地,世為原伯。原叔在原地建立了封國,隻是到晉武公滅翼而後,原國已為晉國附庸,原氏子弟中的佼佼者大多成了晉國公族的輔臣,這位原黯出道的時間比較早,當年晉武公攻滅荀國的戰役中,作為大夫的原黯就立了功勞,荀國之地即被晉獻公賞賜給了原黯,本來姓原的原黯才有了荀這個姓氏。原氏黯從此以荀為姓,史稱荀息。

晉國百事通荀息,解決了晉獻公的疑難雜症,錯過了自己的錦繡未來

當時西方的格局比較複雜,自鎬京之亂後整個西部地區都流竄着各類戎狄部族,他們在曾經的岐山故地占山為王,與尚且留存于此地的姬氏封國們頻繁交戰。而晉國此時已是這個地區較為強大的國家,周邊的大多數小諸侯國或戎狄封國們,都是晉國之附庸。在這裡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姬周封國,即是虞國和虢國,這兩個封國當年還是姬周的四大公國,地位尤其重要,其所占據的位置也相當重要,恰當周天子的洛邑與鎬京之間,當鎬京城破,天子東徙,虞國虢國就成為阻擋西方戎狄的重要防線。

虞國虢國既是阻擋西方戎狄的重要防線,但也把晉國東進中原的道路封死,這對晉國的發展大計來說極為不利。當有所抱負的晉獻公即位後,就展開對虞虢的侵滅之戰。這個時候的虢國沒有自知之明,經常帶着大軍騷擾晉國邊境,這就更讓晉獻公決心滅虢。荀息獻計:“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這個政策可謂狠毒,即以“垂棘之璧”吞并兩國,可是大大便宜的買賣。是以晉國朝臣們皆認為虞國不會同意,但荀息認定虞國國君貪婪,會舍大利而求小财。這即說明荀息對虞國國君相當了解。

晉國百事通荀息,解決了晉獻公的疑難雜症,錯過了自己的錦繡未來

虞國宮之奇、百裡奚谏曰:“不可。唇亡而齒寒……今日晉滅虢,明日虞必随之亡”,這也是有先見之明的人物。隻是忠臣遇昏君,是當世最大不幸。虞國國君為得“垂棘之璧”,竟是同意晉國借道虞國,自己的國土讓給了别國的軍隊,這簡直是巨大威脅,可虞國國君沒有這種認識,管他虢國如何如何,我自賺我的财寶即可。其後荀息又讓人送了美女與美酒給虢國國君,虢公醜還自認為晉國懼怕虢國之軍力,收了美女美酒就與晉國簽盟和平外交。哪裡知道荀息送美女美酒的同時還在賄賂骊戎,這支部族将帶着大軍騷擾虢國邊境。數年而後,萬事俱備,荀息帶着大軍假道伐虢,吞并兩國。

荀息此後更受晉獻公重視。當年晉武公以小宗之族攻滅大宗,入住翼城,成為晉國國君,是以晉武公、晉獻公對宗族公子相當畏懼,這也才有了後來荀息等人出謀劃策,把諸多非晉獻公宗派的宗族公子遷徙到一座城池中,并以圍殲戰的辦法徹底滅亡了别宗。隻是這樣的政策過于狠毒,後來的申生、重耳、夷吾等公子皆不能與荀息為伍,荀息更是與諸多晉國朝臣産生了決裂,這也是荀息隻能忠誠于晉獻公一人之緣由。後來晉獻公病逝前,封荀息為顧命大臣,不過是為照顧年幼的奚齊,并扶持其成為晉國國君。但這奚齊除了母後骊姬,并無其他政治背景,于是晉國朝臣各自站位,晉國公子奪位之戰即于此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