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為我國軍工企業培養高層管理者發展而來的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自成立之時就注入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輸送優秀經管人才的教育使命。新文科建設中,學院主動迎接“數智化”商業變革和人才培養新要求,自2016年起建構了貫穿于學生學習全過程、成長全時段的“紅課堂+主課堂+行課堂+強課堂”四課堂互動的全課堂育人。四個課堂相融一體,培養“新商科+新工科”跨界融合、具有“深厚家國情懷、守正中國商道、勇于創新探索”大格局觀的“數智化”新商科人才。
固本緻遠:堅定理想信念的“紅課堂”
“紅課堂”聚焦于開展信仰信念教育,充分挖掘地方與學校的紅色故事、紅色基因,面向全院5個經管類大學專業,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家國情懷凝聚為三大主題教育:一是依托校外楊靖宇革命烈士基地,協同開展“抗聯精神”教育;二是立足學校文化基因,由學院各層黨組織和專業負責人主導,校相關部門協同,學校工程院院士、“大珩學者”參與的“科學家精神”傳承教育;三是強化理工科與制造業辦學特色,與地方代表企業攜手開展的“制造強國·大國工匠”主題教育。
“紅課堂”形式多樣,與其他三課堂并行交融,以三大主題中蘊含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夫妻民、愛集體的紅色思想,激發和夯築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理想信念,引領學生成長為新時代青年,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強基緻遠:跨學科融合的“主課堂”
2016年,學院以各專業理論課程為主陣地,将“中國經濟管理思想+職業道德”的大商道觀融入專業本位課程的教育鍊,以數智化賦能新商科的跨學科課程群建設。“主課堂”以中國優秀管理思想為主旋律價值引領線,打造了管理學、經濟學兩大學科基礎課程群,引導學生将中國經邦濟世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與經濟學、管理學理論深刻交融。各專業以“職業倫理+數智科技+商業綜合+國際視野”為基本範式,深入打造數智化專業課程群。
踐行緻遠:知行合一的“行課堂”
學院各專業依托政校企協等多個主體平台和基地,積極打造知行合一的“行課堂”,建設“一個講堂+一類基地+一組社群”的實踐育人鍊和育人載體。
學院邀請中國一汽集團等企業的管理人員和經營者進入課堂,打造“精一大講堂”,以中國企業建設實踐觸發學生對中國經濟、産業、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深度思考。秉承為軍工企業育人的優秀傳統,學院與東北工業集團等企業開展實踐創新課堂,引領學生在職業與事業發展中踐行愛國報國思想與中國商道觀。學院還攜手社群強化學生的社會體驗,開展社群實習、社群聯合共建、社群志願者三大活動,引導學生體民情、懂民生,在專業學習與今後工作中踐行社會責任。
辟新緻遠:勇于創新的“強課堂”
為培養學生跨界融合的創新創業思維與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就業競争力,學院充分發揮商科優勢,面向全校開拓性地建立了“院、系、社團三層推動、‘創心訓練營’精準指導、跨學院學科競賽”的理論學習—競賽實訓—基地實踐全鍊條“強課堂”。
一是建構學院、系部、社團三層創新創業教育運作管理機制,依托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打造包含面向全校“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賽事的學院層、“一系一品”系部層以及各系部學生社團層的三關聯機制。二是推進“一系一品”計劃,三個系部社團立足學科與專業優勢特色,形成了電子商務案例大賽、會計智慧财務專業競賽以及數字金融與理财學科競賽品牌。三是開創性組建“創心訓練營”跨學院教師團隊,依托學校理工科科技創新優勢,面向全校開展創新創業通識課教學、學科競賽線上教育訓練、學科競賽一對一指導三大主題活動。
(作者:張肅 李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