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1953年的秋天,在北京西城地安門外的一處布置簡陋的房屋裡,一名清潔工從他的妻子那兒聽說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秘密:他的妻子原來是大清皇妃。

這名清潔工名叫劉振東,劉振東和現在的妻子結婚已經有6年了。他原是國民黨的少校軍官,年過40仍沒結婚,直到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妻子。他二人婚後過得甜蜜幸福。

1948年,劉振東所在的部隊解散,他也被迫退伍,開了一間車行謀生。解放後,因劉振東曾在國民黨軍隊中做過少校,他受到了國家的審查。在審查結束後,劉振東被安排到西城地區的清潔隊工作。他和妻子也在西城地的一個巷子裡租了三間房。二人的日子雖過得清貧,卻也有相濡以沫的幸福。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劉振東聽說妻子曾是大清皇妃後,他先是有些不信,但回想起妻子多年來舉手投足之間頗有大家閨秀的氣質,也将家中内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便覺得此事有幾分可信,于是聽妻子講起了她的過往……

劉振東的妻子在與他結婚之前還經曆過一次婚姻,她在離婚後化名傅玉芳,但其本名為額爾德特·文繡。

文繡于1909年出生,她的父親曾是清朝内務府主管小吏的差使。在滿清滅亡後,文繡一家過着平民百姓的生活。後來,文繡的母親将家中大部分财産借給了她的舅舅蔣二。蔣二拿着這筆錢開了糧店,但他在開店後仍好吃懶做,最後糧店開不下去,宣告破産。文秀一家就陷入了貧苦之中。

文繡從小聰穎好學,家中斷了學費來源後,文繡隻得在下課後做些活計掙學費,年幼的她生活得十分艱辛。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1922年,晚清皇帝溥儀開始選妻。13歲的文繡和一衆大臣的女兒一起照了像,她們的照片被送到溥儀那裡,由溥儀標明皇後的人選。

但這張照片照得太不清晰,文繡等人的臉都看不清楚,溥儀皇帝無奈之下就随便在照片中畫了一個圈,這個圈剛好就圈在了文繡臉上。按照規矩,文繡将會進宮做皇後。但當時的端康太妃想讓自己的親信婉容為後,溥儀隻得同意,文繡就被降為了妃子。她進宮後獲封“淑妃”。

文繡性格文靜,且她自幼就喜讀書,是以頗有些學識,這一點深深地吸引着溥儀。婚後,溥儀因為身體不佳不能和文繡過正常的夫妻生活,但他仍對文繡很不錯,兩人之間的關系也十分融洽。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但後宮中的女人除了文繡還有皇後婉容,婉容出身貴族,從小倍受家人寵愛,她怎能容忍别的女人和她分享丈夫的恩寵呢?于是,後宮女人之間的争鬥開始了。而文繡在這場争鬥中因相貌不如婉容而處于劣勢。

1924年開始,剛進宮為妃兩年的文繡就被溥儀疏遠,她徒增了許多獨守宮中的時間。文繡便用讀書來消磨時光。

在溥儀等皇族衆人被驅逐出宮後,溥儀為了自身利益,想要投靠日本人。而愛國的文繡不同意溥儀的做法,她和溥儀産生了正面沖突。溥儀竟然因為此事大罵文繡,他還拿起鞭子抽打她。在衆人面前遭到了溥儀的打罵後,文繡内心痛苦之極,也正是此時,她産生了離開溥儀的想法。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溥儀後來去僞“滿洲國”繼續做皇帝,皇族衆人仍過着奢侈的生活。但外在的物質卻不能讓被丈夫冷落的文繡獲得慰藉。

溥儀後來和婉容住在二樓,卻讓文繡獨自一人住在一樓。他們之間很少往來,就像陌生人一樣。再加上婉容總是靠着皇後的身份欺壓文繡,這讓文繡覺得很是憋屈。

溥儀高興的時候,總會賞給婉容不少銀錢,卻很少賞賜文繡。但每逢婉容過生日等重要節日的時候,文繡卻少不了進貢,這讓本就沒有多少生活費的文繡變得更加窘迫了。宮人們見溥儀對文繡不上心,也開始猖狂起來,對她侍奉得并不盡心。文繡日日生活在孤寂和痛苦中。

1929年,溥儀帶着宮中衆人遷到了靜園居住,文繡仍是孤身一人住在靜園的西側。1931年8月20日,正值我國農曆中的七夕節,溥儀一直陪着婉容,對文繡不聞不問。一直忍受着溥儀冷暴力的文繡心灰意冷,她想到了死。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文繡拿起一把剪刀準備自殺,卻被太監奪下。兩天後,文繡又準備用剪刀刺喉自殺,又被太監奪去。

8月25日,文繡的妹妹文珊進宮探望她,文繡便和妹妹計劃起出逃的事。她們于當日以外出散心為由成功出逃,文繡随後躲到了文珊好友張氏的家中。

建國後,國家允許群眾自願離婚。在親友的勸說下,文繡決心和溥儀離婚。文繡請了三名律師,并由這三名律師起草離婚協定書。待協定書寄到溥儀那裡後,溥儀閱後大怒,他沒想到一個不受寵的妃子還敢“休”了自己!溥儀立刻派人尋找文繡,想悄悄解決此事,但文繡藏在好友家中,躲開了溥儀的搜尋。

文繡與溥儀離婚一事很快就傳遍了北平、天津兩地。各大報紙紛紛報道此事,溥儀頓時臉面全無。為了将這事平息,溥儀隻得和文繡離婚。文繡終于“自由”了。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文繡離婚後回到了北平,為了躲開媒體的關注,文繡對外宣稱自己為“傅玉芳”,這是她入宮前的名字。

文繡先是拿着溥儀給的贍養費當了一年多的教員,她主要負責上國小的國語與圖畫課。但是她在職期間,仍有好事者找來看這位曾經的“皇妃”,文繡最後離開了學校。她之後在劉海胡同買了有九間小屋的院子,沒有再參加工作。同時,文繡的親戚大都窮困潦倒,他們向文繡借錢後并未償還。再加上日本人占領北平後也來敲詐她,不善持家的文繡很快就将贍養費用盡了。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生活貧困的文繡隻得賣掉房子,住到表哥家中。為了謀生,她做過許多雜活:糊紙盒、搬運磚塊等等。

1947年,文繡經人介紹認識了劉振東,他們很快相愛并結婚了。劉振東是少校軍需官時,兩人的生活過得還可以,但自從劉振東被審查後,兩人就斷了經濟來源,生活歸于清貧。1951年,劉振東被安排到清潔隊工作,文繡也在劉振東成為清潔工後的第三年在家中心梗突發去世。這年,文繡僅44歲。

我是大清皇妃?這話竟然出自一位北京夫人離世之口

文繡去世後,因家中貧窮,劉振東沒錢給她置辦棺材,最後還是清潔隊出錢給她定做了一口薄皮棺材。曾是大清皇妃的文繡,就這樣在簡陋的棺材中與世長辭。

封建王朝的選妃制度讓年少的文繡進入深宮,開始了她倍受冷落的後宮生活;建國後“允許自願離婚”的法律,讓文繡得以擺脫封建王朝的桎梏,享受婚戀自由。文繡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她逝去時雖生活清貧,卻也享受了封建皇宮中難以獲得的短暫幸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