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在人們眼中,曆來是美好的事物。每當花兒盛開之時,人們都會争相觀賞。賞花是一大樂事,如有兩三好友相伴,就更完美了,蘇轼的表兄,宋代著名畫家文同想去賞花,卻苦于沒人相伴,于是寫下了《北郭》一詩,原文如下:
繞樹垂蘿蔭曲堤,暖煙深處亂禽啼。
何人來此共攜酒,可惜拒霜花一溪。

“繞樹垂蘿蔭曲堤”,攀援着樹木生長的藤蘿為曲曲折折的溪邊小路遮擋出了一片濃蔭。在一個晴日裡,詩人出北郭,走在濃蔭下的溪邊小路上,陣陣涼風拂過。陽光透過枝葉間的縫隙,斑斑駁駁地撒了一地。看着眼前清麗的景色,詩人大概很惬意吧?
“暖煙深處亂禽啼”,從陽光下的溪水處傳來陣陣鳥啼。第一句中的“蔭”字暗示這是一個有陽光的日子,是以這一句中的“暖煙”就順理成章了。在陽光的照射之下,水面上有一層淡淡的霧霭。在溪水邊,在樹林中,有成群的鳥兒在嬉戲。詩人充分調動視覺和聽覺,描繪一幅清麗的秋日溪行圖。
“何人來此共攜酒”,誰和我帶着酒一起來這裡欣賞美景呢?面對眼前的美景,詩人略覺遺憾,因為這次是他一人出遊,無法和人分享出遊之樂趣。于是,詩人想,如果叫上兩三好友,一起賞景,共同品酒,豈不快哉?
“可惜拒霜花一溪”,如果不叫上朋友一起來賞景的話,就可惜了那溪水兩岸開得正盛的木芙蓉花了。木芙蓉花的花期在八九月之間,是以又叫拒霜花。溪水兩岸那開得火一般熱烈的木芙蓉花,堅定了詩人的想法,一定要邀朋友來賞花喝酒,不能辜負了眼前的好景。
在一個清秋佳日,詩人出東郭,沿着被濃蔭遮蔽的溪邊小路散步,耳邊群鳥嬉鬧,很是惬意。直到他發現溪水兩岸那開得正盛的木芙蓉花,覺得有些遺憾。面對眼前的美好,詩人想到了分享,和朋友一起賞花、喝酒、吟詩,能讓自己加倍快樂。詩人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更有一顆懂得分享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