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86歲的老年女性患者,我們就叫她江阿姨吧。江阿姨每年都會在A醫院進行體檢,而且今年5月底體檢後,A醫院體檢中心給她打來電話,告訴她在右下肺出現了一個直徑約1.2cm的磨玻璃結節,建議她趕快來呼吸科或者胸外科檢查一下。患者女兒知道此事後,不禁着急起來,一年前的體檢肺部CT還報告正常,怎麼一年後會有肺部結節呢?聽說磨玻璃結節常常意味着肺癌,這還了得,趕緊來到醫院。
A醫生看了看肺部結節,說從形态看要高度懷疑肺癌。
唉呀,肺癌!好可怕呀!醫生,我們該怎麼辦?家屬焦慮道。
現在這結節太小,氣管鏡做不到,肺穿刺也夠嗆,A醫生說道。
那這該怎麼辦?能手術嗎?家屬心急火燎。
80歲以上的患者我們不主張手術,因為手術風險比較大。A醫生無奈地說道。
那内科保守治療行嗎?家屬内心充滿了期待。
化療也不行,各種不良反應老人家會受不了。特别是骨髓抑制,化療藥一用白細胞給打沒了,各種機會性感染就會出現。這條路也走不通。A醫生繼續說道。
那口服藥物的機會有嗎?聽說不是有種靶向治療。家屬還在锲而不舍地問道。
靶向藥物要看病人的基因突變情況,目前病理都沒有拿到,無法檢測。另外這種早期肺癌也沒有必要用靶向藥物。A醫生打消了家屬的第三個希望。
那怎麼辦,就隻能等着病竈一天天大起來嗎?家屬似乎有些絕望了。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考慮。A醫生悠悠地說。
還有什麼辦法能救救我母親。家屬迫切地問。
放射治療,針對這個結節,我們通過放射線殺死癌細胞。A醫生說道。
太好了,這樣我媽就有救了,那趕快給我媽上治療吧。家屬抓到一個救命稻草滿心歡喜。
治療很快進行,一個半月後複查CT,A醫生對患者和家屬說:“恭喜你們,右下肺的磨玻璃結節消失了,放療成功了。”
太好了!謝謝醫生!家屬有點喜極而泣。
不過,右中葉這裡有點病竈,有些滲出影。A醫生說。
什麼意思?這意味着什麼?家屬不解。
“這可能是放射性肺炎,這是放療的并發症。放射線不僅能殺死癌細胞,也可能損傷到正常細胞群組織。不過老人家現在沒有什麼症狀如咳嗽、氣急、發熱。說明問題不嚴重,可以觀察觀察。”A醫生說道。
于是患者和家屬又高高興興地回家。
可是過了半個月,患者出現了發熱、咳嗽,過了幾天感覺氣急,于是就近來到了B醫院,一拍片右中葉的滲出影變大了,右下葉也出現了新的滲出影。B醫生結合患者的治療史,診斷了放射性肺炎,給患者用上了激素,同時不排除可能感染用上了抗菌素。過了一周,患者症狀才逐漸好了起來。

在這個病例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讨:
(1)磨玻璃結節是否就一定是肺癌呢?在網絡上和很多醫生的觀念中,磨玻璃結節幾乎就等同于肺癌,是以要積極處理,但是對于高齡患者,磨玻璃結節的處理要非常慎重,因為任何治療帶來的損傷可能不會比惡性良性腫瘤本身小。況且沒有病理證據,磨玻璃結節也有可能是感染,更穩妥的方式是可以先抗感染治療,而不是放療。
(2)如果高度懷疑肺癌,但是卻沒有拿到病理的證據時,我們要怎麼辦?我的建議是耐心觀察等待,不急于立即治療。因為磨玻璃結節的進展通常是非常緩慢的,可能沒有等到惡性良性腫瘤進展,患者就會因其他疾病而過世了,那麼這樣的情況就沒有必要去治療可能的惡性良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