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唐王錦鯉試水“漁文化節”,遊出城鄉休閑觀光新方向

百菜唯有白菜美、唐王白菜美之最。

說到濟南曆城區唐王街道,大家立刻想到大白菜,這裡素有"大白菜之鄉"的美譽,每年的大白菜文化節也火了。

其實,在唐王街道,還有一條在水池中遊來遊去的錦鯉,能否借助錦鯉帶火傳統的“漁文化”?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新“載體”?

濟南唐王錦鯉試水“漁文化節”,遊出城鄉休閑觀光新方向

觀錦鯉,賞書畫,現場“魚拓”、寫生,5月22日,一些遊客走進唐王漁場1400餘平方米的錦鯉養殖大棚,十幾個水池内,日本錦鯉、台灣龍鳳錦鯉、江西荷包鯉、俄羅斯錦鯉等36個品種的錦鯉,搖尾遊曳,娓娓生姿,一池絢麗,驚豔了時光。

200餘幅豐富多彩的書畫作品圍繞錦鯉魚池一字排開,參加活動的遊客不僅可以觀賞錦鯉,還可以品鑒書畫,現場揮毫潑墨。

錦鯉搭台,文化唱戲,“漁文化”主題書法展首次亮相濟南。

唐王錦鯉文化園負責人盧建新介紹,這是他們在促進“文化進行業”,營造“書畫魚趣”方面的一次探索,從五一假期開展至今,接待了市民遊客、書法和錦鯉愛好者2000餘人次。

濟南唐王錦鯉試水“漁文化節”,遊出城鄉休閑觀光新方向

目前,山東錦鯉業界主要依靠業内和民間自發力量,進行種魚的内部篩選、新品種培育等工作。曆城唐王漁場作為最早為濟南市市内各公園和青島水族館提供種苗的錦鯉基地,多年來先後與山東省淡水魚研究所、濟南市農業局等合作,獨立培養出“台灣龍鳳錦鯉”本地改良種等新品種,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後勁。漁場還被濟南市地震局等機關挂牌成為濟南市地震科普教育實踐基地。另外,他們近期還與山東省文旅廳、濟南市文旅實業公司等機關探讨“漁文化與近郊遊”“國學與魚文化結合”等項目和課題論證,這些也是錦鯉園多觸角尋求與市民接觸的舉措。

“用自身資源優勢拉動産業發展、助力旅遊新項目開發。”盧建新介紹,唐王錦鯉文化園已形成集錦鯉觀賞品鑒、書畫筆會、漁業文化展示、魚拓制作、漁事體驗活動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創園區。

濟南唐王錦鯉試水“漁文化節”,遊出城鄉休閑觀光新方向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有關人士則表示,文化興業、旅遊興鯉在省内多處在探讨階段。山東目前成規模的錦鯉園多集中在魯中和魯西南地區,沿海旅遊城市中則較少,即便是同在一個城市,園區之間的交流也不多,省内也沒有統一的行業組織,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錦鯉養殖及觀賞客戶群體的培養。目前看,近郊遊中的采摘項目遠比看錦鯉項目對一般市民的吸引性更大。文化興業和旅遊興鯉還需要業内一段時間的摸索積累和有關方面的政策引導和支援。

濟南唐王錦鯉試水“漁文化節”,遊出城鄉休閑觀光新方向

“錦衣秀色著此身,嬌姿媚态悅人心;誰牽彩練水中舞?滿池煙霞與黃金。”這首刻在唐王錦鯉文化園精品廳的詩,所描繪的正是觀看滿池錦鯉時的欣悅之情。

一條錦鯉,如何激活鄉村生态振興的春水?

目前,以濟南市唐王文化錦鯉園負責人盧建新為代表的山東錦鯉産業的一批代表人士,正在圍繞着這些問題積極尋求破題。(新黃河記者:殷玉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