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idiabetes”關注我們,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

CIT2021 Online
備受期待的中華醫學會第十九屆中國介入心髒病學大會線上會議(CIT2021 Online)将于5月6-9日召開。
會前,大會主席高潤霖院士應中國醫學論壇報邀請對本次大會的特點和亮點特别給予推薦,大會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徐波教授在專訪中結合去年線上會議的經驗以及目前心血管介入領域的總體進展,具體闡述了CIT2021 Online的創新和轉變,并進一步揭秘了今年大會的亮點内容及會議議題。
大會主席
高潤霖院士
作為我國心血管介入領域德高望重的領軍專家和CIT的大家長,高潤霖院士一直引領着CIT的發展方向,在我們邀約下,高院士于百忙之中給我們發來了他對今年CIT的寄語和推薦。
高潤霖院士特别推薦:
即将于5月6-9日召開的第十九屆中國介入心髒病學大會(CIT2021)線上會議,将是一場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線上學術盛會。我們将吸取國内外線上會議的辦會經驗,在2020年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努力辦出CIT線上會場的特色,使參會者有與線下會議不一樣的體驗,在機關時間内獲得更大的收獲。
請各位關注大會開幕式、全體大會合作夥伴會議、最新臨床試驗釋出、來自6家醫院的8場手術轉播;以及臨床研究峰會,在這個峰會上,你将有機會與心血管介入領域國際三大期刊的主編對話;你也不要錯過精彩的專題會議和線上、線下結合的實習中心活動。
祝CIT2021線上會議圓滿成功!
大會秘書長
徐波教授
會議模式再次創新
“核心會議”+不定期專題會
徐波教授表示,去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學術會議出現了很多不确定性,當時的應對之策是采用線上會議分期制。縱觀2020年,不僅CIT,國内外很多學術會議都采用了線上虛拟的方式,且各有特色,也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舉辦線上會議的方法,對于更好地組織學術活動也有很多啟迪。
首先,相較線下會議或單一會期的學術會議,線上會議的參會閱聽人更為廣泛,傳播效率也更高。
其次,CIT多年來非常重視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去年在進行會議設計時,就期望能把國際上剛剛釋出的最新研究更具時效性地帶給中國醫生,并在CIT的平台上進行深入解讀。而具體實施的效果非常好,在CIT2020 Online的美國經導管心血管介入治療(TCT)專場上,TCT前一日剛剛公布的最新臨床研究,次日中國專家就在CIT大會上用中文進行了解讀,使得該期會議廣受歡迎。
徐波教授指出,CIT2020 Online的成功舉辦帶來了很多思考和收獲,在後期與TCT和歐洲心血管介入會議(EuroPCR)的核心組織團隊溝通中,大家對2021學術活動的組織都也發生了一些思維轉變。例如,今年的EuroPCR雖然仍是虛拟會議,但可能會在全世界組織演播廳演播,進行線上結合線下的互動。
未來,學術會議的模式可能會進一步拓展和創新,從過去比較成熟的線下會形式逐漸向更廣泛、更多彩的形式轉變,可能不局限于線上或者線下這種單一的概念,不局限于固定的時間、一次會期的限制。
而對于CIT2021 Online,徐波教授将5月6-9日的會議稱之為“核心會議”,在具體的日程中,很多内容也設計為線上、線下相結合;此後,今年還将針對一些熱點學術話題,組織不定期的CIT專題讨論會。這種形式是在去年固定時間會議基礎上進一步的創新和改革,希望能夠取得比去年更好的效果。
開幕式和全體合作夥伴會議
展現介入領域兩大熱點
徐波教授介紹,CIT2021 Online的開幕式是在5月6日星期四傍晚6:30舉行,包括大會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北部戰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黨委書記鄭哲教授、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李國勤教授等都将出席開幕式,并發表簡短緻辭。
開幕式後的全體合作夥伴會議是曆年CIT備受關注的重量級活動,徐波教授指出,今年的全體會議不會像以往那樣面面俱到,而會基于1年來心血管介入領域的進展聚焦兩大熱點。首先,1年來心血管介入領域發展的熱點毫無疑問是在結構性心髒病領域,國内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TAVR)發展非常快;此外,複雜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影像學和生理學指導也是領域熱點。
是以,這兩部分内容是今年全體合作夥伴會議的核心内容。對于會議形式,兩部分内容都是首先進行45分鐘的錄播病例讨論,兩個病例分别為TAVR在二葉主動脈瓣中的應用和複雜影像生理學指導的分叉病變PCI,之後組織全球頂尖專家進行讨論。病例讨論結束後是主旨演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紐約長老會醫院 Martin B. Leon 教授和美國TCT大會主席Gregg W. Stone教授将分别帶來“TAVR 2021——證據缺口和未來方向”和“冠狀動脈腔内影像的新方向——從缺血到易損斑塊的轉變”的精彩演講。
徐波教授希望,今年的全體合作夥伴會議能夠對上述兩部分内容進行深入探讨,充分展現我國介入發展的熱點。
精心打造的手術轉播
大幅增加非冠脈内容
徐波教授指出,除了開幕式和全體合作夥伴會議上的兩個錄播病例,CIT2021 Online還安排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解放軍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部戰區總醫院這6家醫院的8場手術轉播。
作為CIT的最大的亮點之一,CIT曆來都強調在手術轉播中示範最新的術式和最新的療法和技術。今年的病例内容有一個強烈特色,即非冠脈内容大幅增加,接近50%,包括5例TAVR、1例經導管二尖瓣修複術、兩例左心耳封堵術,以及1例經血管新型介入起搏器植入術。當然在冠脈領域,這次依然會展示很多精彩的病例,涉及完全閉塞病變(CTO)、左主幹病變、複雜病變雷射血管成形術、再狹窄治療、藥物球囊等内容。
徐波教授表示,CIT一貫重視手術轉播的病例選擇、适應證選擇、技術創新、技術應用以及轉播品質,有理由相信,廣大心血管介入領域醫生能夠通過觀看手術轉播切實地學到有價值的内容。
臨床研究有所遲滞
新資料并未缺席
關于最新臨床研究,徐波教授表示,過去1年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世界範圍的臨床研究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影響,很多都有遲滞,相較既往,特别重磅的新研究較少。
但也有一些新研究會在CIT進行交流。韓雅玲院士将帶來TaurusElite可回收經導管主動脈瓣系統的臨床試驗最新資料,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陳紹良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宋雷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喬樹賓教授等都将有新的研究資料進行釋出和交流。
徐波教授還透露,CIT2021 Online結束幾天後,在EuroPCR 2021的主會場,作為5項大會公布的臨床試驗之一,他将代表研究團隊報告FUTURE Ⅱ即Firesorb(火鹮)薄壁生物可吸收支架随機對照臨床試驗的主要結果,相信未來該研究結果會在領域内産生不小的影響。
CIT2021 Online的幾場臨床研究相關會議也非常值得關注。
5月6日上午,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李衛教授與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協辦組織的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設計及評價會議将進行臨床研究方法的教育訓練。
5月7日傍晚6:30召開的臨床研究峰會上,徐波教授與Roxana Mehran教授、Ajay J. Kirtane教授共同邀請心血管介入領域著名期刊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EuroIntervention的主編參會,通過與主編的對話,探讨如何提高介入期刊的科學貢獻。
今年還會繼續釋出CCI-CIT特刊,5月7号上午8:00~9:30将召開CCI-CIT特刊最佳論文專場,CCI主編Steven R. Bailey教授将親自主持并點評特刊中最優秀的5篇文章。
實習中心
線上、線下結合,内容精彩紛呈
對于年輕醫生來說,實習中心是提高他們介入實操能力的有效管道。今年實習中心可謂去年的“更新版”。
縱觀今年實習中心的日程,包括了遠端桡動脈相關的手術操作示範與教學、球擴瓣手術示範與模拟器演練、碘對比劑規範應用于管理教育訓練、TAVR相關技術教育訓練、STEMI模拟病例教學、主動脈球囊反搏技術教育訓練、融合技術、左心耳封堵術教育訓練、冠狀動脈血栓抽吸技術教育訓練、分叉病變相關治療技術教育訓練、OCT相關治療技術教育訓練、腔内影像相關技術教育訓練等大量實操課程,内容豐富、精彩紛呈,參與必有收獲!
更多亮點,值得期待
徐波教授表示,CIT2021 Online還有很多精彩的專題會議,例如CTOCC專題、腔内影像生理學專題、急性心肌梗死專題、外周血管病論壇、CHIP論壇、CCI-ICI創新論壇等,需要感謝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雷教授、沈靂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賈海波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郭甯教授,上海東方醫院張奇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窦克非教授、蔣雄京教授、宋雷教授等衆多專家的支援群組織。
徐波教授指出,在我國要想真正做好創新,使我國的科學研究真正走到世界最前沿,我們要有真正優秀的心血管相關基礎研究科學家。基于此,5月9日星期日上午,CIT将首次推出心血管基礎研究和基金申請方法教育訓練課程,在基礎研究領域卓有成就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闫小響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餘锂鐳教授等将主持該場課程。
徐波教授表示,由于受疫情影響,學術研究相對遲滞,進入發展的相對平台期,CIT作為學術交流的平台,要持續發力、鼓勵創新,做更多的方法學的教育訓練,以便卧薪嘗膽、積蓄力量,等待未來發力的時機到來。
在訪談的最後,徐波教授表示要一如既往地感謝全國和全世界合作夥伴們對CIT 19年來的長期幫助和支援,希望在大家協力之下,能夠把更新版的CIT線上會議辦得更好。在心血管介入治療的新時代,心血管介入技術的發展一方面要“高大上”,一方面要腳踏實地落腳基層,讓更多縣級和基層剛剛從事心血管介入的醫療工作者們,能夠找對方向起步,走正确的路。是以,希望CIT這樣的平台能夠更接地氣,使大家切實地受益。2022年将是CIT 20周年大慶,屆時将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線下會議,與國内外廣大朋友見面交流。
點分享
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