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籽石榴成鞍山村緻富“金果果”助村民一年增收超1500元

軟籽石榴成鞍山村緻富“金果果”助村民一年增收超1500元

鞍山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寶華介紹軟籽石榴的特點。

本組圖檔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攝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黃聰 丁明豔 王丹妮

9月28日,龍亭鎮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漢中市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這裡舉行。活動的特産展示區内,有來自龍亭本地的軟籽石榴等特色農産品。

此前,9月25日,長江商報公益記者來到漢中市洋縣龍亭鎮鞍山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寶華介紹,村裡的150畝軟籽石榴今年挂果率達到40%,等到明年可以實作100%挂果。

目前,150畝地的年産值大約在60萬元至70萬元之間,還帶動了鞍山村裡的三個組近180戶,吸收本地務工,村民一年可以增收1500元以上。

“我們還計劃建立一個60平方米,能儲存20噸石榴的冷藏倉庫。”張寶華介紹。

張寶華信心滿滿地表示,村裡将把石榴産業做強做大,形成産業鍊,真正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150畝軟籽石榴打開緻富路

石榴,别名安石榴,原産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亞地區。

據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漢張骞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明代王象晉《群芳譜》,以及《廣群芳譜》《西京雜記》《齊民要術》等亦有記載。

在2100多年前,張骞得石榴種,從絲綢之路傳入内地,首先在當時的帝都長安上林苑、骊山溫泉宮種植。

如今,石榴不再是皇家貢品,而是成為農民緻富的“金果果”。

9月25日上午,長江商報公益記者繼續2021陝西“鄉村振興”公益行,在漢中市洋縣龍亭鎮鞍山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寶華剛從鎮上遞交石榴果園等建設情況趕回村子。

據了解,鞍山村地處龍亭鎮西北8公裡北部淺山丘陵地帶,耕地面積2620畝,下轄8個村民小組,共430戶1375人。

鞍山村附近有蔡倫墓祠、蔡倫紙文化博物館、華陽景區、朱鹮梨園景區、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旅遊景點,有洋縣黑米、洋縣紅米、謝村黃酒、洋縣菜豆腐、洋縣香米等特産。

“我們村子2018年種植了150畝軟籽石榴樹,明年就可以迎來大豐收了。”還沒寒暄幾句,張寶華就向長江商報公益記者介紹起當地的特色産業。

在村裡的軟籽石榴果園中,沉甸甸的果實綴上枝頭,石榴像燈籠一樣鑲嵌在綠葉之間,格外好看。“石榴一般4月開花,8月中期開始成熟,我們果園的石榴已經采摘了幾批,現在也是口感最佳、果實最大的時期。”張寶華介紹。

與普通石榴不同,軟籽石榴又叫“突尼西亞軟籽石榴”,有顆粒飽滿、色澤鮮豔、皮薄汁水多、甜度高、入口即化的特點。

而軟籽石榴最與衆不同的是,改變了硬核種仁難以下咽的缺點,籽軟可以食用也有營養,不澀口。

張寶華從石榴樹上摘下一個,“這個石榴差不多有一兩斤重”。随手拿一把鑰匙,張寶華在距離石榴花冠約3厘米處,劃上一整圈,輕輕一揪去掉花冠,晶瑩如瑪瑙般的石榴粒便露了出來。

沿着軟籽石榴中間的5個白衣,張寶華用鑰匙一道道地從上往下劃開一直到底部,整個石榴就分成了五瓣。“如果有小刀就更友善了。”張寶華一邊說着一邊輕輕地把五瓣石榴掰開,石榴分離的咔咔聲都顯得十分悅耳。

“石榴籽可以放心吃,細細品的話,還能感覺出一股芝麻的味道。”張寶華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做強石榴産業年産值超60萬元

為什麼會選擇種植軟籽石榴?

張寶華介紹,村裡發展特色農業,不僅可以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還可以加速鄉村振興步伐,“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以前我們也種植過辣椒。經漢中有關專家的檢測,發現我們這裡的土壤适合種植石榴,而且經濟效益更大。”

于是,2018年,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鞍山村引進了一批兩年苗軟籽石榴,而且是第一代苗。

張寶華說:“2019年,軟籽石榴樹挂了一個果,2020年挂果率達到30%,今年達到40%,到明年可以實作100%挂果。”

“你看,我們的石榴樹果實飽滿,極少出現炸果的現象。”張寶華指着樹上的石榴果實說,“目前,150畝地的年産值大約在60萬元至70萬元之間,我們還帶動了周邊三個組近180戶,吸收本地村民務工,村民一年可以增收1500元以上。”

到2022年,鞍山村的石榴樹将完全長成,“我們還計劃建立一個60平方米,能儲存20噸石榴的冷藏倉庫。”張寶華介紹。

2020年10月,洋縣英達頤康軟籽石榴農業有限公司成立,而且就坐落在龍亭鎮鞍山村一組,這家公司專門負責水果種植等業務。

目前,鞍山村的軟籽石榴除了本地銷售外,主要銷往漢中以及周邊的縣市。“我們希望通過線上發力,讓這裡的好水果遠銷全國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鞍山村石榴樹下還套種了一些南瓜等作物,“這讓土地創造的價值更大。” 張寶華說。

“我們不僅要種石榴,還要把石榴産業做強做大,形成産業鍊,真正走好推動鄉村振興之路。” 張寶華對石榴産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資料顯示,2020年陝西省石榴果園面積達6.73萬畝,較2019年增加了0.50萬畝,同比增長8.0%。智研咨詢釋出的《2021—2027年中國陝西石榴産業競争現狀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資料顯示: 2020年,陝西省石榴挂果面積達5.51萬畝,較2019年增加了0.06萬畝,同比增長1.1%。

據了解,近年來,洋縣堅持把産業發展作為脫貧增收的主管道,通過實施有機引領工程,帶動貧困群衆結合實際發展脫貧産業,全縣形成了以有機産業為龍頭,“米、果、菌、藥、畜”五大産業帶協同發展的“1+5”格局,廣大貧困群衆在惠民産業政策的幫助下,腳踏實地,紛紛走上緻富之路。

軟籽石榴成鞍山村緻富“金果果”助村民一年增收超1500元

鞍山村石榴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