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齊桓公談人生的情懷與格局

​​  東方人文曆史長河,有數不盡的人物故事與積澱,璀璨而耀眼,形成了東方人文脈絡的連續性、繼承性與智慧性,綿延古今,繼往開來,宏博浩瀚,縱橫交織,在這裡聊一下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的人生點滴,情懷格局。

  孔子說過,“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但管仲在輔佐桓公之前,曾經以箭射之,桓公則選擇了冰釋前嫌,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業。齊桓公的故事告訴我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面對生活的紛紛擾擾,别在格局上缺乏了海拔高度。

  生活在于處世之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是需要溝通,需要不斷的調整,需要付出一種原諒、容忍和諒解。生活裡不是很多問題化解不了,而是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一些暫時不如意的事情,能夠包容和善待,去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更多認同的機緣與合作的轉換。

  生活是什麼,是曆境練心,升華自我,化解紛擾,成就智慧的生命曆練。世間的事,大小是什麼,你認為它大它就大了,你認為它小它就小了,它在于和你内心格局的對比,能夠包容的包容,能夠承載的承載,做一個能夠坦然諒解的人。

  做什麼樣的人,做一種内心格局開闊的人,做一個包容大度、做一個凜凜風骨、做一個慷慨善意、做一個大開大合的人。擁有一個更客觀理性的思維,更豁達、曠達的生命情懷,大度包容的生命胸襟,提得起,放得下。

  做什麼樣的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需要你發願,你的願景是什麼?願景是一個胸懷曠達、分享合作、面向未來,願意為生活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情,願意為生活付出自己的情懷和友善,選擇一種擔當和信任、包容和原諒。

  怎麼樣才能拿捏自如,怎麼樣才能收放自如,怎麼樣才能更好的把握這個度?一個人内在的情懷怎麼樣,它表現在自己對生活的方式方法上,過去的恩怨是不是能夠破局,往事是不是能夠放下,對人是不是能夠寬恕?它考驗着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态度和抉擇、做人的一種智慧政策與擔當。

  對接生活百态,不要輸在海拔高度上,收獲在哪裡,收獲就是自己對于生活的把握、誠懇、柔軟和善待,具體表現在就是有态度,有格局,有力量。不是面對生活的諸多紛擾無法化解,而是自己的情懷高度受了海拔限制,需要自我激勵,自我升華,自我淨化,自我重塑的一種海拔高度。

  眼光長遠,處世穩當,心胸寬廣,它是适應生活、創造更多美好的能力。心寬幾分,是給自己留了一個友善;心暖幾分,是給自己留了一份生機;心諒幾分,是給未來留了一份餘地。所有的容忍是一種連結,所有的成全是一種持久的作用力,心量放大,多多接納,歡喜包容,應對變化,把握好自己良好的心态,那麼未來也就跟着在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