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亡國那天,李煜作為亡國之君,脫下龍袍,換上了一件短衣,光着膀子,背着荊條,向宋朝的軍隊遞交了傳承39年的南唐國印。
就在不久前,李煜信誓旦旦地說自己要和南唐共存亡,國不在了,他會以死明志,然而赴死的勇氣,不是每個人都有。
李煜隻求宋朝不要傷害他的百姓,這是他能為這個國家所做的最後事情。
臨别之際,李煜去太廟向祖宗請罪告别,宮廷皇家樂隊奏起了沉重而又哀傷的音樂。
大家哭成了一片,李煜也流下了眼淚。
國仇家恨,他還在惦記自己容顔,一旦做了亡國奴,他就會像古代美男子沈約那樣衣帶漸寬,潘安那樣早生華發。
他或許還不懂政治的殘酷。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鬓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
李煜始終很天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卻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家。
一個充滿藝術細胞的人出生在帝王家,是幸還是不幸?

南唐立國三十九年,一共三個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李煜的父親李璟極力想要擴張國土,卻在打仗過程中被後周不斷痛扁。
待到李璟意識到自己的野心比對不上自己的能力時,南唐已經隻剩殘山剩水。
國事煩心,太子弘冀也不消停。弘冀性格強勢,和父親相處并不融洽,李璟曾在一怒之下,揚言要把皇位傳給太子的叔父李景遂。
太子幹脆先下手為強,買通了李景遂的奴仆,在他的酒裡下藥,李景遂稀裡糊塗就上了黃泉路。
李煜膽戰心驚。
為了讓哥哥放心,他遠離政治,醉心于藝術。
他本就不想當皇帝,這是真正的本色演出。
當個富貴閑人,李煜知足常樂。
世事無常,太子英年早逝,李煜成了皇位繼承人。他和大臣都強烈反對,然而李璟不聽。
李璟去世後,李煜哭着當了皇帝,這個皇位不好坐。
因為他父親的一番瞎操作,南唐已經成了一個爛攤子,看上去很美,實則已經敗絮其中。
彼時,趙匡胤已經從後周的孤兒寡母手中搶奪了江山,成了大宋創始人。
他野心勃勃,對周圍鄰居的土地虎視眈眈。
國力微弱的南唐自然是他眼中的獵物。
李煜深知自己沒有政治才能,是以他極力讨好趙匡胤,每年向趙匡胤進貢财物,以此換取和平。
然而,正如趙匡胤所言:“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他已經摩拳擦掌,李煜卻還沉醉在溫柔鄉裡。
李煜生平最愛的兩個女人是著名姐妹花,大小周後。
大周後娥皇18歲嫁給李煜,本是政治聯姻,卻沒想到是一段金玉良緣。
娥皇能歌善舞,和李煜志同道合,夫妻倆常常一個彈琴,一個跳舞,日子美哉美哉。
大周後病逝後,李煜又娶了她的妹妹。
李煜懂得享受,常常在宮廷組織大型歌舞宴會。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魚貫列。
笙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幹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皇帝和大臣都醉生夢死。
主戰的将軍林仁肇連連歎氣,他曾建議李煜趁着趙匡胤征戰他國,國力空虛時,隻要給他數萬兵馬,他就能奪取淮南。為了讓李煜沒有後顧之憂,林仁肇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家人。
他告訴李煜,一旦他出兵,就把他的家人抓起來,對外宣稱他叛變了,這樣做,成功了,李煜坐收好處。如果失敗了,處死他全族,向宋朝表明李煜并不知情。
将軍猛如虎,皇帝卻是扶不起的阿鬥,李煜思索了很久,依然拒絕了。
他不敢冒任何風險。
趙匡胤多聰明的人啊,他後來利用離間計,李煜是以處死了林仁肇。
南唐最後一個猛将也沒有了,等着李煜的結局早已注定,他的哀求換不來趙匡胤的任何同情,趙匡胤是政治家,不是慈善家。
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趙匡胤是不會放棄吞沒南唐的機會的。
他多次派人勸李煜主動歸順,李煜不聽。
趙匡胤怒了,974年9月,正式派曹彬,潘美出兵南唐。
975年3月,常州失守。
6月,潤州,洪州失守。
金陵城由皇甫繼勳負責防守。
任務交代下去後,李煜也就不管不問了,除了繼續貪圖享樂,便是整日讓和尚,道士在宮裡做法事。
隻能逃避,不敢面對。
975年5月,閑來無事的李煜登上城牆一看,眼前的景象讓他差點暈過去。
金陵已經被宋軍團團圍困,目光所到之處都是宋軍的營帳,鋪天蓋地。
李煜這才想起皇甫繼勳,問他為何不通報,皇甫繼勳笑了,宋軍這麼猛,就算告訴了皇帝陛下,也隻是徒增你的煩惱。
皇甫繼勳被處死後,李煜繼續堅持了幾個月,終是窮途末路,做了亡國奴。
開寶九年(976年),李煜和小周後被押往開封。
趙匡胤仍然記得李煜多次拒絕主動歸順的事情,為了侮辱他,封他為“違命侯”。
故國家園成了回不去的地方,李煜始終不能釋懷。姹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凋謝,它們怎麼經得起風風雨雨的吹打。人生傷心事太多,就像那東去的流水,無休無止。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雖然活着,卻滿臉寫着不開心。
想當年,劉備兒子劉禅多機靈,投降魏國後,司馬昭想要諷刺劉禅,有一天,問劉禅:“ 在這裡開心嗎?”
劉禅說他開心,開心地樂不思蜀。
世人笑話劉禅是扶不起的阿鬥,然而阿鬥如果不這樣做,隻怕早就成了亡魂。
為了生存,尊嚴算什麼?
李煜偏偏不願掩飾自己的情緒,開心就是開心,不開心就是不開心。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隻有夢裡的路才好走,現實處處都是荊棘。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夢裡又回到了故鄉,醒來後淚濕衣襟。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夢中依然是皇帝,去哪遊玩,都是大批人馬追随。
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詩詞專家蔣勳評價“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宗教感和哲學感的句子,可以用來評價任何人的生活狀态。
無論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亦或是榮華富貴,名利雙收,說到底也不過是短暫的存在,人生一輩子就像做了一場夢,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正如曹雪芹所說“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 ”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蔣勳說唐詩宋詞 ¥95.5 購買
亡國後的李煜常常在夢裡感受到短暫的美好,醒來後更覺愁緒滿懷,剪不斷,理還亂。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樣的日子,對李煜來說何其折磨。
小周後是他唯一的慰藉,然而他作為亡國之君的痛苦,隻能自己承受。
趙匡胤暴斃後,接班的趙光義垂涎小周後美色已久,他時常招小周後進宮侍寝,一去就是幾天。
這份侮辱,無論對小周後還是李煜來說都是緻命的。
小周後每次回來後就默默流淚,她越是不說話,李煜心裡越是難受。
978年七夕之夜,李煜42歲生日。
他懷着無限的感傷寫下了一首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沒有亡國前的李煜專注豔情詩詞,亡國後,他的詩詞不再是情情愛愛,格局和視野變得開闊。
李煜之前,詞隻是民間不入流的一種娛樂方式,内容淺薄低俗,沒有深意。李煜之後,知識分子們開始争相學習作詞,詞所寄托的不再隻有男女私情,也有了家國哀思,壯志難酬等文人情懷。
王國維評價:“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李煜是亡國之君,卻也可以說是宋詞興盛的奠基者。
他已經成了宋朝的俘虜,卻肆無忌憚地懷念故國。
宋太宗趙光義對李煜失去了耐心,一個不願卑微活着的亡國之君始終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七夕之夜,曲終人散後,李煜服下了趙光義派人送來的牽機藥。
牽機藥是劇毒,李煜服用後大汗淋漓,全身抽搐,臉上的表情也逐漸變得猙獰起來。
他備受折磨,頭足相抵,宛如牽機狀,慢慢死去。
100多年後,同樣的悲劇發生在宋徽宗身上。1127年,金軍攻破汴京,宋徽宗,宋欽宗和他們的後妃、宗室、大臣數千人被押送北方。
金人為了羞辱宋朝皇室,特意把他們帶到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讓他們脫掉上衣,跪在地上,雙手綁上繩索,披上羊皮,作為待宰的羔羊,被金人牽着慢慢在地上爬行。
宋徽宗被封為昏德公,他的女兒,老婆們飽受金人淩辱。
1135年,宋徽宗因不堪精神折磨死于五國城。
宋徽宗才華橫溢,宛如李煜轉世,他的結局卻比李煜更慘。
曆史常常有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