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盡管自诩為“地球霸主”,人類卻并非在所有生态系統中都能如魚得水,譬如不少探險者一提到熱帶雨林便退避三舍,光是纏繞在樹幹上、穿梭于草叢裡的蛇類就能讓他們汗毛直豎。
對于喜歡陰暗潮濕的蛇類而言,熱帶雨林是理想的栖息地。尤其在我國分布最集中、儲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海南熱帶雨林,不同種類的蛇自在生活,還進化出了一些獨一無二的海南種群。
這不,國内學者便在這裡為華珊瑚蛇屬找到了一個新成員。
華珊瑚蛇屬名Sinomicrurus是一個複合詞,Sin在拉丁語中意為“中國的”。由于體型嬌小,再加上形态多樣複雜、生境隐秘,長期以來這一隸屬眼鏡蛇科的小型蛇類基礎生物學資料并不齊全,自1930年羽鳥氏華珊瑚蛇在台灣被發現,其“家族”成員數量便一直保持在5個。
自2007年開始,來自黃山學院的一群學者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最終于2018年在《亞洲兩栖爬行動物研究》雜志上發表文章确認,他們在海南瓊中山脈地區找到了世界第六種、中國第五種華珊瑚蛇——海南華珊瑚蛇。
從外形上看,通體紅褐色、有黑色花紋、左右腦後有兩條不相連白色條紋的海南華珊瑚蛇與其“親戚”簡直像是共用一張臉。學者們對其進行“血緣鑒定”後,發現它與福建華珊瑚蛇親緣關系最近,兩者應該擁有共同的先祖。或許是很久以前海南島與大陸分離,被隔離在島上的居群才逐漸進化形成一個全新的物種。

海南華珊瑚蛇,資料圖。
和“親戚”們一樣,海南華珊瑚蛇無法輕松捕食齧齒類動物,隻能挑選利于吞咽的小型蛇類和小型蜥蜴下手。夜間,它們會伺機出動,鑽進雨林地表的腐殖層下細嗅獵物的味道。雖然個頭小,但其分泌出的神經性毒液可以瞬間殺死獵物。
好在,海南華珊瑚蛇性情較為溫順,很少會主動攻擊人類。
原标題:海南華珊瑚蛇:小身材也有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