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當時老編還是小孩子時,曾經與年邁的外公、外婆回去過宣威,記得老外婆在竈台上煮飯時,鐵鍋上都會有一個用草繩編成的鍋蓋,我偶爾會問外公,這是哪樣東西?怎麼像頂草帽啊?

外公聽後笑着告訴我,傻孩子,沒有聽過雲南十八怪嗎?這就是草帽當鍋蓋啊。
按老外公所言,雲南處處都有草,谷草、野草遍地都是,隻需将野草曬幹後打成拇指頭粗細的繩索,然後再盤起,再在草蓋中間凸起部位留孔,穿上細繩,便成了鍋蓋。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用繩子打成的鍋蓋,可以按鍋的大小來盤制,且經久耐用,成本較低。
記得我小時候家裡有一口煮飯的大鐵鍋、炒菜的小鐵鍋,蒸菜、蒸飯的兩層鋁鍋,還有煮雞、鴨的大土鍋,除兩層的鋁鍋外,其它的鍋都有草帽做的大、小不一的鍋蓋,不用時依次挂在廚房牆壁上,用時放在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