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史繪畫——科學與藝術“相愛”的結晶
很多圖書的腰封上都寫滿了過譽之詞,但HIGH閱讀今天要為您介紹的這本書,腰封上的一句話卻寫得恰如其分——這本書實在很難讓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幾乎每張素描畫作都在低語訴說:“将我剪下來,貼在牆上吧!”這本書名叫《發現之旅》,副标題是“曆史上最偉大的十次自然探險”。
漢斯·斯隆在1687年充滿傳奇的牙買加之旅,詹姆斯·庫克驚險萬分的太平洋航行,還有查爾斯·達爾文著名的小獵犬号曆史性航程……17、18世紀的“驢友”們不斷拓展着人類所能到達的疆域,不斷發現着新的世界,他們的故事之精彩自不用提。而這本書更加令人愛不釋手的,是300多幅倫敦自然博物館珍藏的精美畫作,每一幅畫都是科學與藝術“相愛”的結晶。
作者: 托尼·賴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副标題: 曆史上最偉大的十次自然探險
原作名: voyages of discovery
譯者: 林潔盈
出版年: 2012-1
ISBN: 9787100085007
✤✤✤
如今,科學與藝術似乎已經分道揚镳,但在大航海時代,二者曾經如膠似漆。畢竟,那時候沒有便攜的照相機,更沒有現在人手一個的智能手機,當探險家和科學家們在航行中發現了新的物種時,除了采集有限的标本之外,就隻能依賴藝術家們的生花妙筆了。而那群跟随探險隊出生入死的藝術家們,用畫筆留下的自然史繪畫,有時比壓扁、幹燥的标本看起來更加真實。在牙買加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的漢斯·斯隆爵士,就聘請藝術家按照标本的原樣繪制了素描圖譜。
斯隆爵士在牙買加采集的“黑火炬樹”标本(右)已經暗淡無光,但藝術家卻用畫筆賦予它生命力(左)。
托斯隆爵士的福,你才能吃上美味的牛奶巧克力。可可樹就是他在牙買加發現的,他也是第一個在巧克力飲料中加入牛奶的人。
藝術家們以素描的光影為植物賦予生命,更以或淡雅、或豔麗的色彩,讓動物們仿佛下一刻就會從紙面上躍然而出。一位名叫迪貝維爾的畫家(他的準确姓名已不可考),為錫蘭行政長官洛頓的動物标本所作的繪畫,就令人驚歎不已。
迪貝維爾繪制了98幅鳥類繪畫。這隻在樹枝上注視下方的亞曆山大鹦鹉,明豔的色彩和生動的形象,令鳥兒栩栩如生。
小金貝啄木鳥的形态、行為和栖息地環境,都在這幅畫中清晰地展現出來。
左圖這隻領角鸮是迪貝維爾的佳作之一。右圖是天蠶蛾的幼蟲和繭。
一幅精美絕倫的自然史繪畫,甚至能治愈“毛毛蟲恐懼症”。一位名叫瑪麗亞·西比拉·梅裡安的偉大女性,就在52歲時帶着她的女兒,在沒有男人保護的情況下獨自旅行到荷蘭殖民地蘇利南,繪制了大量以蝴蝶和蛾類為主的水彩畫。她喜歡在一幅畫中擺滿了各種昆蟲的成蟲和幼蟲。她還是個精明的商人,為部分作品繪制了不止一組“原件”,賣給收藏者們。
這兩幅畫出自梅裡安的《新花圖譜》,是她前往蘇利南之前所畫,那時她已經開始把昆蟲納入畫中。
左圖是栖息在芸香科的枸橼枝葉上的長臂天牛,當時梅裡安尚不知這隻“美麗的黑色甲蟲”是什麼。右圖是野藤天蛾的幼蟲、蛾繭和成蟲停留在葡萄藤上。
在南太平洋上,以助手和畫家身份跟着詹姆斯·庫克船長遠征的自然史學家約翰·福斯特,被前所未見的動植物激發起創作的熱情。一大批科學準确而又氣韻生動的自然史繪畫,成了庫克船長這次偉大航行留給後人的珍貴禮物。
福斯特筆下的國王企鵝和南極海豹。這是1775年他和庫克船長在南喬治亞島看到的,那也是庫克和他的果敢号船員們最後一次看到這兩種動物。
西番蓮科的橙花西番蓮水彩完成圖,1773年采集于新喀裡多尼亞。
這張未完成的圖譜所繪植物,采集自紐西蘭夏洛特皇後灣。
目前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偉大自然史畫家之一的費迪南德·鮑爾,則讓身處歐陸的人們,第一次看到澳洲這塊神奇大陸上多次多彩的自然生物。他用了一套複雜的色标編碼系統,在标本還新鮮、尚未褪色時加以記錄,然後再以精确的原始色調繪制出水彩畫。用照相機拍照能達到的效果,恐怕也不過如此了吧。
遠海梭子蟹,俗名藍花蟹、藍泳蟹。右圖是左圖的原稿,鮑爾密密麻麻地标滿了色号,詳細到令人發指。
鮑爾在繪制圖譜時,撲捉到了色彩的細微差别,甚至同一株植物的黃色花朵在開放的不同時期顔色上的變化,他都沒有放過。
山龍眼科深紅班克木。鮑爾的繪制,纖毫畢現。
這種魚在1846年被命名為鮑氏短革鲀,以紀念鮑爾作品恒久不墜的價值。
猶記得2012年1月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HIGH文體記者在商務印書館的展架上發現了這本書,認定它一定會火起來,于是當機立斷就上網買了一本。果然,這本書“出乎出版社的意料”大為暢銷,掀起了國内“博物書”的出版熱潮。2013年,商務印書館推出了這本書的精裝珍藏版,供讀者作為禮物贈送給他人,随書還附贈十幅裝裱畫,好讓讀者“刀下留情”,即便比平裝本貴了一倍,仍阻擋不住人們購買的熱情。幾年過去,類似的“博物書”層出不窮,但這本書還是以其精彩的内容和精緻的印刷,成為愛書人的心頭好。
《發現之旅》精裝珍藏版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再也無法體驗到大航海時代探險家們發現新大陸、新物種的澎湃心情,但這本書或許還能讓那個時代的餘晖照耀進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