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州大學助力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20000畝

5月12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的支援下,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在渭源縣會川鎮羅家磨村黃香溝國營草場實施“2021年提前批中央财政退化草原生态修複治理項目”20000畝,助力渭河源退化草原生态修複。

蘭州大學助力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20000畝
蘭州大學助力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20000畝

本次項目實施,采用“人工控鼠+補播牧草(混播)+建後管護”的修複治理模式和技術路徑,租用植保機6架進行飛播,補播牧草甘南垂穗披堿草、冷地早熟禾、紫羊茅三個品種,有效縮短了工期,節約人工成本,項目邀請蘭州大學草業科學院師生現場指導,在施工區進行監測分析、采土取樣,收集資料,為今後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奠定基礎。

蘭州大學助力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20000畝

據了解,該項目區地形複雜,修複難度高,一直以來渭源縣林草中心持續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創新工作方法,把自然恢複與人工治理相結合,退化草原補播牧草與加強草原生态保護與修複相結合,技術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持續投入,系統治理,突出重點,統籌推進,提高草原生态環境品質。

蘭州大學助力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20000畝

渭源縣林業和草原服務中心草原站站長 宋愛軍

渭源縣林業和草原服務中心草原站站長宋愛軍說:“今年在黃香溝實施退化草原修複治理項目20000畝,主要通過補播牧草,人工控鼠等途徑,補播牧草主要選擇的甘南垂穗披堿草、早熟禾和紫羊茅,補播牧草的時候主要采用的是無人機飛播,無人機飛播節省人工,修複後改善草原生态環境,提升項目區草原植被蓋度。”

蘭州大學助力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20000畝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青年研究員龐曉攀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青年研究員龐曉攀說:“我們是來自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的科研團隊,這次我們主要是對渭源縣草地集中退化的主要地區進行一個生态系統、健康的評價,總的來說,區域内的物種多樣性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之内,部分斷層和裸地後期進行修複後可以達到一個良好的狀态,我們這次也采了一些土壤、水文以及植被的樣本,結合治理方案,相信能夠達到一個好的良好的效果。”

蘭州大學助力渭源縣首次實作無人機撒播種草20000畝

渭源縣林業和草原服務中心副主任鄧曉君

渭源縣林業和草原服務中心副主任鄧曉君說:“今年我們認真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以科技引領開新局,在退化草原修複治理項目實施中做到了兩個創新,一是采用無人機飛播縮短了工期,節省了人工,提升了工程品質,二是與蘭大合作加強科技支撐,提升了草原治理的水準,最終達到項目治理的目的和治理效果。”

記者:蔺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