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舟子:轉基因三文魚獲準許的啟示

(本文系科普作家方舟子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大學“黉門對話專家主題論壇——轉基因,我們如何抉擇”上的演講)

最近在轉基因領域出了一件大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準許轉基因三文魚上市。市場上的三文魚多數是指大西洋鲑魚,這種轉基因三文魚就是大西洋鲑魚。大西洋鲑魚長得比較慢,即使是最好的品種,也要養大約3年才能上市。轉基因三文魚轉入生長比較快的大鱗大麻哈魚的生長激素基因,為了能讓生長激素基因在寒冷的季節也能表達,同時還轉入了美洲綿鳚抗凍蛋白的啟動子。國内媒體把美洲綿鳚翻譯成大洋鳕魚,是不對的,美洲綿鳚長得像鳗魚,屬于鲈形目,不管是在形态上,還是分類上,都和鳕魚沒什麼關系。經過這樣的改造以後,轉基因三文魚生長速度就變得很快,大約養一年半就能上市,而且能夠提高飼料的使用率。

為什麼這是一件大事呢?因為這是第一種獲準許上市的供食用的轉基因動物。美國市場上早就有轉基因動物,比如我家裡養了幾條會發出紅色、黃色、藍色熒光的轉基因熱帶魚,就是從美國沃爾瑪買的,但是那是寵物,不是用來吃的。美國市場上早就有轉基因食品,1994年第一種轉基因食品已經上市,美國幾種主要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90%或90%以上種的是轉基因品種,現在美國市場上的包裝食品大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含有轉基因成分。但是這些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都是來自轉基因作物的,還沒有來自轉基因動物。

轉基因三文魚在1995年就已經向FDA提出了上市申請,但是一直過了20年,才得到FDA準許。研發轉基因三文魚的是一個隻有21名員工的小公司,幾乎給漫長的審批時間拖破産了。為什麼審批拖了這麼長時間呢?這是因為FDA對轉基因作物和轉基因動物的管理是不一樣的。對轉基因作物,FDA并沒有要求說要經過它審批才上市,隻是說,如果研發的企業願意的話,可以自願向FDA咨詢,FDA可以給答複是不是滿足了食用安全性的要求。所有的企業為了慎重,在把轉基因食品上市之前都自願向FDA咨詢。但是對轉基因動物,FDA要求必須經過審批才能上市,這是因為FDA是把轉基因動物當作獸藥來管理的,要走獸藥審批的程式,要求嚴格,拖的時間就比較長了。

首先是要證明它吃起來是安全的。前面兩位嘉賓都談到了怎麼定義食用安全性的問題。絕對安全的食品幾乎是沒有的。即使是所謂天然食品,也含有有毒、有害、對人體健康不利的成分。是以安全性是相對的。那麼怎麼确定研發出來的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呢?FDA對此采取所謂“實質等同”的原則,就是要證明轉基因食品和同類非轉基因食品相比,在生物成分和化學成分各個方面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實際上是一樣的,也就被認為是安全的。FDA認定轉基因三文魚的化學成分、生物成分等方面與普通三文魚沒有差別,和普通三文魚同樣安全和有營養,如果上市的話可以不做特别标志。

其次還要證明它對環境不會造成影響。動物和植物不一樣,是會亂跑的,要擔心萬一轉基因動物逃逸到野外後,會破壞生态。為此研發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他們隻計劃在陸地封閉的環境中養殖轉基因三文魚,盡量降低轉基因三文魚逃逸的可能性。他們還對魚卵進行了處理,讓轉基因三文魚都變成不育的三倍體,這樣即使有個别逃逸出去,也不會在野外繁衍。這些做法滿足了FDA的要求,是以就獲得了準許。

FDA在審批轉基因三文魚的過程中,遭到了很大的阻力,反對的呼聲很高。這主要是來自所謂的環保組織,以及來自三文魚産地的國會議員,這些議員擔心轉基因三文魚會對當地的三文魚産業産生不良影響,聯名反對,還威脅要通過特别法案禁止準許轉基因三文魚。不過FDA還是頂住壓力準許轉基因三文魚上市。

我國也有一種類似的轉基因魚,是轉基因黃河鯉魚,它的研發者朱作言院士今天也來了。轉基因黃河鯉魚轉入的是草魚生長激素基因,生長速度快一倍,養一年就能上市。上個星期天我和朱院士一起參加了一個也是關于轉基因的研讨會,完了一起品嘗了轉基因黃河鯉魚。大家會很關心生長這麼快的魚是不是不好吃啊?但是轉基因黃河鯉魚的口感、味道都很好。轉基因三文魚也是這樣,研發公司做過試吃試驗,試吃的人分辨不出吃的是轉基因三文魚還是普通三文魚。轉基因黃河鯉魚研發出來的時間比轉基因三文魚還早,已經快三十年了,也不知道還要再等多少年才能夠準許上市。

從美國FDA準許轉基因三文魚上市,可以給我們幾點啟發。

第一點,對轉基因的争議,主要不是發生在科學界内部的,而是來自非科學界,特别是所謂環保界和政界。他們都是一些外行。外行能考慮到的問題,專業人士都早已考慮到。外行沒考慮到的問題,專業人士也能考慮到。是以不要動不動以外行批内行,覺得自己比科學家還懂,亂指責研究轉基因的科學家不負責任。

第二點,慎重推廣不等于不作為。FDA審了20年才準許轉基因三文魚上市,不可謂不慎重,甚至可以說過于慎重。作為第一種供食用的轉基因動物,沒有先例,慎重一些是可以了解的,以後再審批這類産品,相信速度會快得多。但是不管怎樣,FDA還是準許了,并沒有不作為。而我國也講對轉基因作物要大力研發,慎重推廣,而實際上就是研發出來了就拖着不準許推廣,已經有十年的時間我國農業部沒有準許任何新的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實際種植的隻有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木瓜兩種,而美國是年年都準許轉基因作物種植,各主要農作物種的大多是轉基因品種。是以我國的所謂慎重推廣,實際上就是不推廣,不作為。轉基因技術是應用技術,不推廣,得不到應用,科研人員沒有動力,就不可能有大力研發。

第三點,專業管理機構要有勇氣,隻看科學證據,不怕社會争議。FDA在審批轉基因三文魚過程中,有一段公示期,向公衆征求意見。絕大部分的公衆意見都是反對的,因為一般公衆是沒有專業判斷能力的。剛才黃先生談到他的父母都不知道什麼是轉基因。不僅是中國一般公衆如此,美國一般公衆也是如此。不要以為美國是科技發達國家公衆就都有很高的科學素養了。美國曾經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美國人都不願意吃含有DNA的食品。他們連DNA是什麼都沒搞明白,更不要說轉基因了。沒有專業判斷能力,就容易受到所謂環保組織的蠱惑,而且反對的人更願意發出聲音。但是這些反對意見沒有科學依據,FDA也就不管它了,不管反對意見多麼多、多麼強大,都不管。還有來自政界的壓力,FDA也沒有屈服。FDA在準許時,隻看科學證據表明安全性有沒有問題,不考慮别的因素,比如政治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宗教信仰因素等等,它是統統不管的,至少在表面上是不管的。

第四點,專業的問題應該由專業管理機構說了算。FDA在審批轉基因三文魚時,由科學家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研究,他們認為是安全的,就通過了,不用向奧巴馬總統請示才敢準許,奧巴馬哪有專家們懂轉基因?我國就不一樣了。我國有一個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也是由科學家組成的,但是他們認定是安全的也不管用,隻是給一張安全證書,能不能推廣、上市,還要由不懂行的行政官員來決定。下級官員等着上級官員的訓示,最終還要等最高層的批示。是以連一種轉基因作物能不能推廣這樣的問題,都要由最高層來拍闆。最高層不拍闆,隻模糊地說要“大力研發、慎重推廣”,就都不推廣了。

中國和美國都是農業大國,美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是全世界第一,而中國在全世界隻排第六,連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都不如。如果我國不改變轉基因生物審批制度,不給轉基因作物、轉基因食品松綁,繼續不作為下去,我國與美國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對我國的農業發展、科學進步,都是非常有害的。

2015.12.1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