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民楊先生,最近發現頭上鼓出了好幾個大包,後背上也陸續冒出了好幾個。
“最近也沒吃啥海鮮,怎麼還過敏了呢?”吃了脫敏藥沒效果,他到省醫院感染科,經醫生診斷,他渾身的大包竟是皮下組織囊蟲病。
皮下組織囊蟲病是啥病?
最常見的就是痘豬肉,人若誤食了豬肉縧蟲卵,可在人體内發育成囊尾蚴引起囊蟲病,除皮下組織和肌肉外,還可寄生在腦、眼、心、肝、肺等重要器官。

豬肉縧蟲不是在痘豬肉裡嗎?怎麼會到蔬菜裡呢?
↑↑ 可見,帶有豬肉縧蟲的糞便會污染蔬菜。
是以,患者生病一是可能是吃了沒有煮熟的豬肉(肉中的囊尾蚴在54℃經5分鐘即可被殺死),二是吃了被帶有豬肉縧蟲糞便污染的蔬菜。
楊先生愛吃蘸醬菜,有時候洗的不徹底就吃下去了。醫生分析這種“長大包”的病跟他愛吃蘸醬菜有直接關系。有些蘸醬菜很有可能受到了縧蟲的污染,洗的不幹淨就吃下肚,導緻了患病。
怎樣預防呢?
堅持3個生活習慣
1. 不吃生肉和煮不熟的肉。
2. 飯前便後洗手,以防誤食蟲卵。
3.切生熟肉的刀和砧闆要分開。
蘸醬菜怎麼洗才安全?
流水沖洗+浸泡5分鐘
<h1></h1>
① 将菜的根部切除,放在水裡抖動清洗,通過水的沖擊和震動,去掉表面污物。
② 再用流動的水沖洗上半部的葉子,之後将根部向上,用流動的沖洗,如此反複清洗三遍。
③ 加入小蘇打浸泡5分鐘,再換流動的清水沖洗兩、三遍。
放心不下還想問:
囊蟲病能治嗎?
預防是必須的,但也不要恐慌。治療這種病,隻有長在眼部的眼囊尾蚴病需要手術取蟲,其他的可用藥治療。
新晚報記者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