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西方蜜蜂在中國野生的可能性:葛鳳晨、陳東海1野生蜜蜂對氣候蜜源條件的選擇性2西方蜜蜂對野生環境的适應性3新疆黑蜂野生現實狀況

作者:上海蜜蜂繁育研究基地

數千年來, 我國中蜂野生的曆史一直在延續, 即便是人工飼養的中蜂, 也是引種于野生中蜂。往往是家養的中蜂飛走變野生, 野生的中蜂收回後變家養。然而, 西方蜜蜂在我國野生沒有曆史記載。一般認為, 西蜂是從國外引進的家養品種, 中國沒有土生土長的西蜂。是以, 西蜂在國外是由野生蜂改良馴化的蜂種, 其野生地在原産地。國外有很多記載野生西蜂的曆史, 如公元前7000 年古西班牙人采捕野生蜂蜜留下了世界最早的山洞壁畫 ;9 世紀基輔羅斯人在山上發現野生蜂巢後, 即在樹上砍一個記号作為“ 辨別” , 表示蜂巢歸他所有, 到了秋季人們都在有自己“ 辨別的” 樹洞内取蜂蜜 ;20 世紀40 年代在前蘇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省發現野生的西伯利亞森林山蜂, 非常兇暴 等等。這些都是歐洲國家在不同曆史時期采捕野生西蜂留下的典型寫照。

西方蜜蜂引進我國已有100 多年的曆史, 在引進西蜂之前中國有沒有野生的西方蜜蜂? 在引進西蜂之後中國有沒有家養西蜂飛走變為野生西蜂? 這些問題一直是我們考證、考察、研究的内容。

<h1>1野生蜜蜂對氣候蜜源條件的選擇性</h1>

野生蜜蜂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 能夠生存下來, 靠的是對氣候、蜜源的選擇和适應。氣候超過了蜜蜂的适應能力,蜜蜂就難以生存下去, 蜜源滿足不了蜜蜂繁殖和越冬所需要的飼料, 蜜蜂也難以生存下去。是以, 在野生狀态下的蜜蜂,在億萬年的進化曆史中, 世世代代不斷地對氣候和蜜源條件進行選擇, 使種族得以生存、繁衍。凡是有野生蜜蜂生存的地方, 一般是氣候對蜜蜂沒有嚴重的緻害性, 蜜蜂能夠适應并渡過氣候造成的逆境;同時, 蜜源豐富, 能為蜜蜂提供繁殖期飼料和越冬期飼料, 特别是越冬期較長的地區的野生蜜蜂對蜜源條件的要求更為嚴格。如長白山野生中蜂由于越冬期較長, 需要的蜜源生态結構較為完整, 蜜源植物花期呈連續型, 蜜粉豐富, 即使是歉收年也能夠正常繁殖, 并貯存下足夠的越冬飼料。否則, 長白山中蜂在5 ~ 7 個月的越冬期和極端氣溫-40 ℃的野生條件下, 将難以越過冬季, 不會長久生存 。再如, 意大利蜂等西方蜜蜂在飼養過程中, 常常由于養蜂者失誤, 自然分蜂團飛逃進入樹洞、石洞中築巢, 以野生的形式暫時生存下來。但是, 這種野生蜜蜂很難長時間生存下來, 其原因就是氣候條件或蜜源條件不适合無人為管理的野生西蜂的生存的要求。我國的長白山、興安嶺、西雙版納、海南島等地區蜜源豐富, 氣候各有特點, 都有野生中蜂分布。然而這些地區卻沒有野生西蜂分布, 原因是這些地區雖然蜜源豐富, 但氣候條件等不适合西蜂生存, 是以飛到野外的西蜂自然分蜂團, 在無人為管理條件下, 不能長久生存。

論西方蜜蜂在中國野生的可能性:葛鳳晨、陳東海1野生蜜蜂對氣候蜜源條件的選擇性2西方蜜蜂對野生環境的适應性3新疆黑蜂野生現實狀況

<h1>2西方蜜蜂對野生環境的适應性</h1>

據國内外研究, 西方蜜蜂由東方蜜蜂進化發展而來。現在東方蜜蜂的野生習性, 也曾是西方蜜蜂先祖的習性。是以, 生活在蜂箱裡, 西方蜜蜂一旦飛離蜂箱回歸大自然, 它仍然可以像野生蜂那樣短暫生存。然而, 它們卻不可能長期生存下去, 例如, 我國有抗寒的黑蜂, 也有耐熱的黃蜂, 在飼養中每年都有飛向大自然變為野生的, 但很少發現這些蜂群能像野生中蜂那樣存活下來, 多數都在樹洞、石洞、樹叢中凍餓而死。由此可見, 西蜂對野生環境的适應程度取決于氣候和蜜源。

論西方蜜蜂在中國野生的可能性:葛鳳晨、陳東海1野生蜜蜂對氣候蜜源條件的選擇性2西方蜜蜂對野生環境的适應性3新疆黑蜂野生現實狀況

<h1>3新疆黑蜂野生現實狀況</h1>

新疆黑蜂是我國最抗寒的西蜂品種, 在世界上也是抗寒性能最強的西蜂品種之一。在當地冬季極端溫度— 40 ℃以下的情況下能夠于室外安全越冬, 早春在氣溫8℃左右就出巢采集雪退花, 在流蜜期下毛毛雨、低溫天氣裡仍能出巢采集 。雖然新疆黑蜂對新疆氣候的适應是在原産地形成的還是在新疆形成的尚需要進一步考證, 但新疆黑蜂在新疆阿爾泰山、天山野生的曆史已經形成。去年我們赴新疆阿爾泰山區、天山山區考察新疆黑蜂, 發現了新疆黑蜂的野生現場和野生曆史, 并正在繼續進行深入的考證。現已掌握和調查到以下有關野生新疆黑蜂的史實。

3.1  去年9 月新疆養蜂人廉存洪師傅, 帶領我們在天山裡尋找到居住在一棵約1.5 米粗的空心古松樹内的黑蜂(6 年前已發現這群黑蜂, 不知黑蜂在這個樹洞内住了多少年), 後來在廉師傅的幫助下, 曆盡曲折, 我們已将這個野生蜂群的黑蜂蜂王儲存下來。

3.2  新疆養蜂人喬林師傅在20 世紀60 年代, 于一個2 月季節裡在阿爾泰山區修橋伐樹, 在鋸一棵松樹時, 鋸被粘住。他們破開松樹發現是一個野生黑蜂的蜂巢, 是蜂蜜和脾蠟将鋸粘住。

3 .3 新疆天山山區哈薩克族養蜂老人奴爾但自克(72 歲),在20 世紀40 年代初同父親進山, 見俄國人(僑民)采捕野生在大樹裡的黑蜂, 裝在木箱中運回家飼養, 問俄國人不講。他記得當時在山區放牧時, 在住房的煙道裡發現築巢居住的黑蜂。1956 年後俄國人搬走, 他接着養黑蜂, 已養40 多年了。

3.4 據喬林師傅幫助調查, 新疆阿爾泰山區哈薩克族老養蜂人阿和買提(80 多歲), 祖上從俄國遷來新疆, 記得在其十多歲時(20 世紀30 年代前後)他家鄰居俄國人在山上找到3群野生黑蜂, 收獲二三百斤蜂蜜, 俄國人把木棒掏成空筒, 裡面裝蜂王, 把蜂收回家飼養, 那時當地哈族不懂養蜂, 俄國人來後才有養蜂的。同時他說:1917 年以後, 有些俄國人在國内被趕出境, 進入新疆山區逃荒, 行程遠, 道路坎坷, 不可能攜帶蜂群, 他回憶當時俄國人養的蜂都是在當地采捕的野生黑蜂。

3.5 新疆養蜂人李西林(滿族)師傅在天山山區養蜂, 在山上見過野生在大樹中的黑蜂, 前年他收回1 群野生黑蜂的分蜂團, 放在蜂場飼養, 比較兇暴。

3 .6 據喬師傅幫助調查:近年養蜂人吳師傅在阿爾泰山區打松籽時發現山上石縫中居住着l 群野生黑蜂。

3 .7 據廉存洪師傅幫助調查:在天山山裡一個20 多米高的石砬子上的石縫内有一群野生黑蜂。

野生的新疆黑蜂在我國生存的典型執行個體和史料可能還有很多, 但目前已掌握的新疆黑蜂野生的曆史, 已經揭示出西方蜜蜂在我國野生的可能性(不排除其它品種的西蜂在我國野生的可能性), 但是目前在新疆發現的野生黑蜂和曆史上發現的野生黑蜂, 究竟是俄國人從俄羅斯或哈薩克斯坦帶入中國的, 還是中國新疆阿爾泰山區、天山山區很早就有野生黑蜂或者這裡就是野生黑蜂分布區, 要了解這一曆史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考證。

通過對野生新疆黑蜂的考察深深感到, 野生西蜂同野生中蜂、大蜜蜂、小蜜蜂等不同蜂種都有自己的生物學特性, 對氣候都有不同的适應能力(抗寒、耐熱), 但對蜜源條件都有相同的要求(蜜源豐富、花期連續)。是以, 新疆黑蜂野生在阿爾泰山、天山, 不管是當年從俄人蜂箱内飛走野生, 還是當地原有的野生蜂種, 如果沒有當地結構合理、生态優越的天然蜜源資源就不會有野生黑蜂的存在。黑蜂在這種地理條件下形成了野生的生物學特性, 使這一種群在自然狀态得以長時間的存活, 這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正确請糾正與補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