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島位于我國台灣島西部的台灣海峽中,此地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内水靜如湖而得名澎湖。
我國的澎湖列島由64個島嶼組成,面積126平方千米,東距台灣島最近處嘉義縣東石鄉45公裡,西距福建省最近處晉江圍頭140公裡。

澎湖列島風光
因為澎湖列島位居台灣海峽的中樞,其地理位置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沖,是以這裡被稱為“東南鎖匙”。
澎湖列島位于台灣島西部的台灣海峽裡
雖然澎湖列島屬于亞熱帶氣候,但由于澎湖列島土壤層淺薄,島上都是紅棕土壤,不僅肥力不足,而且缺乏水源,再加上海風強勁,是以這裡并不适合農作物種植。澎湖列島隻能種植甘薯、花生、西瓜、哈密瓜、絲瓜等耐旱的農作物。澎湖列島所需的糧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還是需要台灣島供應。
澎湖跨海大橋
在澎湖列島衆多島嶼中,澎湖島面積最大,有64平方公裡,其次是白沙島和西嶼島(漁翁島),三島間有跨海大橋連接配接。其中位于澎湖島西部的馬公市,是澎湖列島的中心城市。
澎湖列島馬公市
馬公市原名“媽宮”,因“媽祖宮”而得名,後來根據諧音改為馬公市。馬公市也是澎湖縣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這裡的居民主要是漢族,世居人口是福建泉州人。
去往澎湖列島的交通工具隻有飛機和輪船,馬公機場每天都有班機往返于我國台灣省的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城市。
馬公市
澎湖列島本身也有條件優越的港灣,位于澎湖島西南部的馬公港是最大港口。這裡不僅有客運、貨運輪船,馬公港還是重要的漁港。
澎湖列島地圖
澎湖列島經濟以漁業為主,這片海域當中海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有龍蝦、貝類、藻類、牡蛎、斑節蝦、虱目魚,鲳魚、鲣魚、馬鲛魚、鲨魚、烏賊等等。
澎湖列島還盛産石花菜、海人草和珊瑚,澎湖所産的珊瑚有白、紅和桃紅等顔色,質地優良,光潤堅硬,色彩絢麗,是人們非常喜愛的裝飾品。
美麗富饒的澎湖列島還大力發展旅遊業,澎湖島的天後宮、西嶼炮台、西嶼東谷、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七美人冢、澎湖跨海大橋、成功水庫、西嶼燈塔等都是不錯的景點。
尤其是澎湖跨海大橋,這座2.16公裡長的跨海大橋從白沙島到漁翁島,如同一道長虹淩空飛越,一共有76個橋墩,是遠東地區最長的跨海水泥鋼管大橋。
漁翁島燈塔
傍晚時分從澎湖島坐車經過跨海大橋來到漁翁島,在夕陽西下的光影裡,島嶼、彩霞和湛藍的大海交相輝映。海灘上遊人如織,西嶼燈塔高高地聳立在漁翁島的西南角,作為台灣省第一座燈塔,西嶼燈塔見證了台灣海峽兩岸的發展變化。
台灣省的澎湖列島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寶地,澎湖列島乃至台灣省的未來隻有在祖國的懷抱裡才會更有希望和發展,期盼這一天早日到來。
澎湖列島海景
本文由今日頭條@狸貓旅行原創,感謝大家閱讀,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