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裡》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7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 儒勒·凡爾納,譯者是陳筱卿。
"

主要内容
講述了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在鹦鹉螺号上曆時近十個月、行程兩萬法裡的海底探險。
小說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随着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三人被鹦鹉螺号救起,一個個疑問相繼産生:誰建造了鹦鹉螺号?海底探險的目的是什麼?教授能否傳回大陸?……鹦鹉螺号不斷進行着匪夷所思的探險,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時刻、一個個絢麗奇幻的場景讓人應接不暇。
睿智博學的教授阿羅納克斯、忠誠而又博學的仆人孔塞伊、勇敢魯莽又渴望自由的捕鲸人内德·蘭德,三個性格迥異的人将鹦鹉螺号的魅力全景式地展現于讀者眼前,又不斷推動着情節的發展。
最終在内德·蘭德那顆自由之心的鼓動下,三人成功地從大漩渦中逃離,回到陸地。與此同時,鹦鹉螺号和尼摩艇長的結局也被設定成疑案,令人意猶未盡。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生于海港城市南特,自幼喜歡航海,曾擅自離家做水手。
1848年到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卻去了劇院做秘書,寫劇本,并熱衷于各種科學的新發現。
1863年,因出版《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從此開始職業創作。他一生寫有60多部科幻小說,大部分作品收錄于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漫遊》的作品集。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和《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
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着重要的影響,他也是以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譯者簡介
陳筱卿: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研究所學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翻譯出版法國18、19世紀名家名著多部,譯文達六百餘萬字。
精彩片段
1、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見了一一個“龐然大物”,一個很長的物體,形狀很像紡錘,有時發出磷光,它的體積比鲸魚大得多,行動起來也比鲸魚快得多。
2、煤火添起來了,機輪更急地攪動水波,大船沿長島低低的黃色海岸行駛,在晚間八點的時候,西北方不見了火島的燈光,船便開足馬力,在大西洋黑沉沉的波濤上奔馳了。
3、隻要太陽還在空中的時候,船桅邊總是擠滿了水手,盡管腳掌踩在船甲闆上燙得吃不消,他們仍然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4、尼德·蘭大約四十歲。他身材魁偉,有六英尺多高,體;格健壯,神氣莊嚴,不大愛說話,性情很暴躁,容易發脾氣。
5、是的,尼德·蘭,我再說一遍,我是以相信,我是有事實根據的。我相信海中有一種哺乳類動物存在,它的軀體組織十分堅實,屬于脊椎動物門,像長須鲸、大頭鲸或海豚,一樣,并且有一個角質的長牙,鑽穿的力量十分大。
6、他們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真的,眼睛和望遠鏡好象被二千美元獎金的遠景所眩惑,一刻也不願休息。白天黑夜,人人都留心洋面,患晝盲症的人因在黑暗中能看得清。
7、有時伏在船頭圍闆上,有時扶着船尾的欄杆,我目不轉晴,死盯着一望無際、白練般的浪濤!有好幾次,一條任性的鲸魚把灰黑的脊背露在波濤上的時候,我跟船上全體職勞工員一樣馬上就激動起來。
8、戰艦的甲闆上馬上就擠滿了人,水手和軍官像水流一般地從布棚下湧出來了。人人都心頭跳動,眼光閃爍,注視着鲸魚的行動。我非常注意地看着,看得眼睛發黑,簡直要變成瞎子了。
9、一片片的烏雲掩蓋了上弦的新月。大海波紋在船後面平靜地舒展着。
10、這光并不是一般的磷光,這誰也不會弄錯。這個怪物潛在水面下幾米深,放出十分強烈而神秘的光,就像有些船長的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這種特别燦爛的光芒必定是從什麼巨大的發光動力發出來的。發光的部分在海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拉得很長,橢圓形中心是白熱的焦點,射出不可逼視的光度,這光度漸遠漸淡,至于熄滅。
11、然後它走出兩三海裡遠,後面拖着一條磷光的尾巴,好像快車的機車留在後面的一團團煙霧般的氣體。
12、這隻巨大的獨角鲸到洋面上來呼吸的時候,空氣吸人它肺中,就像水蒸氣送到兩千馬力機器的大圓筒裡面去那樣。“晤!”我想,“這強大得像一隊騎兵的鲸魚,一定是一條了不得的鲸魚!"大家一直警戒到天亮,每個人都在準備戰鬥。各種打魚的器械都擺在船欄杆邊。
13、這個動物走過,尾後留下一行巨大、雪白耀眼的水紋,并且描成一條長長的曲線。
14、當我觀察這隻奇怪動物的時候,兩道水和汽從它的鼻孔吐出來,直噴到叫十米的高度,這一點使我肯定了它呼吸的方式。我最後斷定這動物是屬于脊推動物門,哺乳綱,唯一豚魚亞綱,魚類,鲸魚目,……屬。
15、我聽到魚叉發出響亮的聲音,像是碰上了堅硬的軀殼。對面的電光突然熄滅,兩團巨大的水猛撲到戰艦甲闆上來,像急流一般從船頭沖至船尾,沖倒船上的人,打斷了護牆桅的繩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沒來得及站穩,從船欄杆被抛擲到海中去了。
16、海上風平浪靜,天空清朗無雲。長長的船身差不多感不到海洋的闊大波動。一陣輕微的東風吹皺了洋面。夭慚全無煙霧,可以望得很遠。
17、約在平台中間,有那隻半藏在船殼中的小艇,好象是一個微微突出的瘤。在平台前後,各裝上一個不很高的籠間、向側邊傾斜,一部分裝着很厚的凹凸玻璃鏡:這兩個籠間蔔一個作為諾第留斯号領航人之用,另一個裝着強力的電燈,光芒四射,探照航路。
18、正是,在平面地圖上記下的那個點,展開了上面說的一條暖流,日本人叫做黑水流,黑水流從孟加拉灣出來,受熱帶太陽光線的直射,很為溫暖,橫過馬六甲海峽,沿着亞洲海岸前進,人太平洋北部作環彎形,直到阿留地安群島。
19、忽然,光線穿過兩個長方形的孔洞,從容廳的備方面射進。海水受電光的照耀,通體明亮地顯現出來。兩塊玻璃晶片把我們和海水分開。初時我想到這種脆弱的隔闆可能碎裂,心中害怕得發抖;但由于有紅銅的結實架構頂住,使它差不多有無限的抵抗力。
20、它們的戲耍,它們的跳躍中間,當它們以美麗、光彩和速度來彼此比賽對抗的時候,我分别認出:青色的海婆婆,帶有雙層黑線的海诽綢魚,圓團團的尾,白顔色,背上帶紫紅斑點的蝦虎魚,身上藍色,頭銀白色的日本海中的美麗鳍魚,不用描寫,單單名字就可以看出的輝煌的碧琉璃魚,或帶藍色或帶黃色的鳍的條紋鰓魚,尾上特别有一條黑帶的線條鰓魚,漂亮的裹在六條帶中的線帶鰓魚,真正笛子口一般的笛口魚,間有長至一米的海鹌鹑,日本的火蛇,多刺的鳗魚,眼睛細小生動,大嘴中長有利牙的六英尺長蛇等等。
21、晚餐早在房中擺好了:其中有最美味的海鼈做的湯,一盤切成薄片的海诽鯉魚的白肉,鯉魚肝另做,非常可口,一盤金綢魚的内片,我覺得味道比鲑魚肉還好。
22、在這些珍貴的水産植物中間,我看到了那些壞生的海苔,孔雀昆布,葡萄葉形的海藻,粒狀的水馬齒,大紅色的柔軟海草,扇子形的海苑,吸盤草,這草很像外形下陷的冬菇,很久以來就被歸人植蟲動物的一類,最後我看到了整個一組的海藻類植物。
23、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濃霧漸漸消散了。一輪紅日從東方的天際湧出。海面被陽光照射得像燃着了的火藥,發出一片紅光。雲彩散在高空,染上深淺不同的色澤,無數的“貓舌頭”預告今天整天都要刮風。
24、我們在很細,很平,沒有皺紋,像海灘上隻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這種眩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鏡,把太陽光強烈地反射出去。
25、太陽光在相當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線由于曲折作用,像通過三梭鏡一樣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殼、珊瑚類動物,一接觸被分解的光線,在邊緣上顯現出太陽分光的七種不同顔色。
26、變化不一的叉形蟲,孤獨生活的角形蟲,純潔的眼球叢,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聳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蟲,肌肉盤貼在地上的白頭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鑲上結了天藍絲縧領子的紅花石疣,散在沙間象星宿一般的海星,滿是小蟲僞海盤車,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繡的精美花邊。
27、把成千成萬散布在地上的軟體動物的美麗品種,環紋海扇,海糙魚,當那貝——真正會跳躍的貝,窪形貝,朱紅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貝,葉紋貝,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無窮無盡的海洋生物,踐踏在我的腳底下,我心中實在難受,實在愧惜。但是我們不得不走,我們繼續前進,在我們頭上是成群結隊的管狀水母,它們伸出它們的天藍色觸須,一連串地飄在水中。
28、顔色變幻的花樣漸漸沒有了,翠玉和青玉的各種色度也從我們的頭頂上消失了。我們步伐很規律地走着,踩夜地上發出異常響亮的聲音。
29、林中地上并沒有生長什麼草,小樹上叢生的枝權沒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彎曲垂下,也不向橫的方面伸展。
30、所有草木都筆直伸向洋面。沒有枝條,沒有葉帶,不管怎麼細小,都是筆直的,像鐵杆一般。海帶和水藻,受到海水強大密度的影響,堅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線生長。
31、我在這裡又看到的,不是像在諾第留斯号船上風幹的标本,而是恬生生的、似乎迎鳳招展地作扇子般展開的孔雀彩貝,大紅的陶瓷貝,伸長像可食的嫩筍一樣的片形貝。
32、細長柔軟,一直長到十五米高的古銅藻,莖在頂上長大的一束一柬瓶形水草,以及其他許多的海産植物,通通沒有花。
33、在這些像溫帶樹木一般高大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中間,在它們的濕潤的蔭影下面,遍生着帶有生動花朵的真正叢林,植蟲動物的籬笆行列,上面像花一般開放出彎曲條紋的腦紋狀珊瑚,觸須透明的黑黃石竹珊瑚,草地上一堆一堆的石花珊瑚——為了使這個幻覺完整無缺一又有蠅魚,它們像成群的蜂雀,從這枝飛到那枝,至于兩腮聳起、鱗甲尖利的麥蟲魚,飛魚,單鳍魚,那簡直就像一群鹌鹑,在我們腳下跳來跳去。
34、值得記下的還有另一種情況。一陣陣的濃雲飛掠過去,這些雲很快地形成,也很快地消失;但仔細一想,我明白,這些所謂雲隻不過是海底厚薄不一的波浪所反映出來的。我又看到浪頭向下折落時演成無數泡沫飛濺的滾滾白禱,像羊群一樣。我也見過那些在我們頭上的巨大鳥類的陰影,它們從海面疾飛掠過。
35、洋把三棱鏡分出的其他顔色都吸收了,隻把藍色向四面八方反射出去,帶上一種十分好看的靛藍色。好像一幅條紋寬闊的天光藍毛布,在層疊的波濤上很規律地攤開。
36、網是袋形的,跟諾曼底沿海使用的很相似,這網是闊大的口袋,用一根浮在水上的橫木和一條串起下層網眼的鍊索把網口在水中支開。
37、這些口袋似的網挂在鐵框上,拉在船後面,像苕帚在海底掃刷一般,一路上,經過的魚無一幸免,全被打撈上來。
38、黑色的噪噗魚帶有許多觸須。帶波紋的彎箭魚有紅色花紋圍起來。彎月形馥魚,這魚有極端厲害的毒汁。好幾條橄攬色的八目鳗。海豹魚,這魚身上滿是銀白的鱗。旋毛魚,這魚發電的力量相等于電鳗和電魚。多鱗的紋翅魚,這魚身上有古銅色橫斜的帶紋。淡青色的鼈魚。好幾種蝦虎魚等。最後是些身材較長大的魚,一條頭部隆起的加郎魚,好幾條一米長的美麗的鯉魚,身上帶天藍和銀白相間的顔色,三條華麗的鮪魚。不管它們行動得多快,可也沒能躲過袋網,脫不了身。
39、我們目前的情形是這樣:距右舷兩海裡遠的地方是格波羅爾島,這島的海岸從北至西作回環形,好像一隻巨大的胳膊。南邊和東邊,已經看見一些由于退潮露出的珊瑚石尖我們的船是整個地擱淺在海裡面,而這裡的潮水準常不高,這對于諾第留斯号要重回大海是很不利的。
40、土地差不多完全是由造礁珊瑚沉積形成的,但有些幹涸了的急流河床,間雜有花崗石的殘餘,說明這島的形成是在原始的太古時期。整個天際都由令人贊美的森林簾幕遮掩起來。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優秀作文
01
範文一
《海底兩萬裡》講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發生在1866年的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隻都在海上發現了一個大“海怪”,并有船隻遭到了他的襲擊。在公衆的呼籲下,出于對航船安全的考慮,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逐。阿龍納斯教授接受了邀請,參加了這次追逐行動,結果,追逐“海怪”的戰艦反被“海怪”追逐,并遭到’海怪”的猛烈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後便跟随“海怪”周遊四海,在海底航行了兩萬裡,探索海底秘密,經曆了種種艱辛和風險,最後,他們因不堪海底世界過于沉悶的生活,設法逃走,傳回了陸地。
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但是沒有任何一個我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隻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獲都得以牢固的儲存,我也從中了解了不少關于海洋的知識。《海底兩萬裡》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了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産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
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曆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獲——環保已刻不容緩!!!
02
範文二
暑假裡,我被一本叫《海底兩萬裡》的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是法國着名小說家、預言家——凡爾納的豪情傑作。凡爾納1828年出生于法國南特,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底旅行》等。
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說: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震驚了全世界,阿龍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魚叉王尼德﹒蘭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結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的身上,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是潛水艇。他們别無選擇,隻好跟着“鹦鹉螺”号潛艇的船長尼摩一起周遊各大洋,開始了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海底之旅:遇上土着人、南極冒險、血戰章魚、海底複仇……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阿龍納斯,一位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教授,到“鹦鹉螺”号上後,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見的動物、植物全部記錄到筆記本中,回到陸地上後公諸于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賽爾,教授身邊忠誠的仆人,他們共同經曆了幾十萬公裡的海底航行,飽覽了很多壯麗的景觀,他們共患難,同艱辛,成了真正的朋友。“魚叉王”尼德﹒蘭是一名勇敢、優秀的叉鲸手,百發百中,在危機時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賽爾。尼摩船長是一位海洋的“隐者”,勇敢而智慧,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脫險,勇鬥鲨魚,血戰章魚,無人能敵,但一直隐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兩萬裡》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着、真誠、陰郁的人,也讓我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等七大洋,欣賞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兩萬裡》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識,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全書。同學們,開來看吧!
03
範文三
你可曾讀過《海底兩萬裡》?當我讀完這部作品時,我的感觸頗深。這大學幻小說講述的故事真可謂大膽至極。凡爾納以第一人稱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和仆人康塞爾以及加拿大人尼德誤進“鹦鹉螺”号後的種種經曆。盡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在他的文章裡絲毫看不見虛僞的痕迹,反而真實而驚險的冒險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凡爾納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他巧妙地将科學與幻想結合起來,将水下的生物描繪得淋漓盡緻。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我贊歎不已!
撇開别的不談,就來說說内容情節吧!剛一開頭,小說就讓我走進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麼飛走的巨礁啊,巨大的怪物啊,讓我看了感到刺激不已,法國人阿龍納斯、康塞爾以及捕鲸手尼德進入神秘的“鹦鹉螺”号之後和尼摩船長一起在海底作類似的環球旅行,海底的世界非常巧妙。我記得“海底森林”那一章,雖然沒有真正的樹林,但是海裡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面對困難,我們就要像阿龍納斯一樣,決不唉聲歎氣、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而是要千方百計去克服困難。還要做到在哪裡跌到就在哪裡站起來,堅持到底,就是成功的開始。
《海底兩萬裡》這部小說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極其驚險的氛圍,給我們以視覺上的享受。這真的是一部值得我們閱讀的作品,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