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與人之間如此,國家與國家之間同樣遵循同樣的道理,有的國家借助他國的援助,成功擺脫一窮二白的身份,從此走入富強國家的行列,比如以色列。

但有的國家在他國無數的援助面前,依舊處于貧窮落後的困境之路,宛如扶不起來的阿鬥。歐洲國家阿爾巴尼亞就是典型的扶不起來的阿鬥。

這個地理位置優越的歐洲國家,在上世紀接受了大量外國援助的情況下,卻始終不能擺脫貧窮落後的局面。

造成如此困境的原因,并非援助國的施舍太少,反而是太多,造成了這個國家坐吃山空,并且将大量援助用于毫無用處的建設當中,造成了巨大的浪費不說,還讓自己的國民吃不飽穿不暖。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h1>

巴爾幹地區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由于地處歐亞大陸交界處,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巴爾幹半島東邊的亞洲各國要想征服歐洲,必須取道巴爾幹半島。

同樣地,如果歐洲國家要想征服亞洲地區,也必須經過了巴爾幹半島。而阿爾巴尼亞,就處于巴爾幹地區。

由于以上原因,阿爾巴尼亞的曆史就是被别人征服的曆史。雖然阿爾巴尼亞是巴爾幹半島的原住居民,但很早就被羅馬國、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等相繼占領。

直到1190年才建立起自己的王國,但好久不長,沒過多久再次被人占領,這次占領阿爾巴尼亞的人是土耳其人。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雖然阿爾巴尼亞展開了激烈的獨立運動,但都被鎮壓,直到1912年,阿爾巴尼亞才取得獨立地位。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爾巴尼亞再次被占領,直到1920年才宣告獨立。第二次戰争爆發前幾個月,阿爾巴尼亞再次被人占領,這次,占領他們的是隔壁鄰居意大利人。

阿爾巴尼亞成為意大利的附屬國。後來,意大利戰敗,其在阿爾巴尼亞的權益被德國人接手。在二戰中,阿爾巴尼亞共産黨上司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運動取得勝利,于1946年宣告獨立。

1945年,阿爾巴尼亞舉行了盛大的選舉,阿爾巴尼亞共産黨的領袖恩維爾·霍查獲勝,成為政府首腦。次年,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h1>

正是因為阿爾巴尼亞在漫長曆史中始終處于被他國征服的狀态,讓阿爾巴尼亞人民充滿了危機意識,為了免于被征服的命運,阿爾巴尼亞選擇了抱别人大腿。

希望借助大國力量來儲存自己,這點本無可厚非,但朝三暮四的阿爾巴尼亞并未在投靠大國的過程中獲利。

其中原因,并非這些大國阿爾巴尼亞的幫助不夠盡力,相反,無論是蘇聯還是中國,都盡最大努力給予其支援。

恩維爾·霍查雖然取得阿爾巴尼亞的大權,但他是一位典型的奪權一流、治國無能的統治者。

他上台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這些手段包括扶持親信,大力鏟除異己。他的這些折騰,雖然對自己權利的鞏固大有益處,但顯然不利于阿爾巴尼亞的發展。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二戰結束後,阿爾巴尼亞周邊各國,尤其是歐洲鄰居們,都取得了經濟上的巨大成就,阿爾巴尼亞依舊一貧如洗。

為了在大國的争鬥中儲存自己,阿爾巴尼亞選擇了投靠當時的大國蘇聯,因為阿爾巴尼亞與蘇聯一樣,同屬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具有共同的意識形态。

投入蘇聯懷抱的阿爾巴尼亞不僅得到了蘇聯老大哥的支援,也得到了同為社會主義陣營南斯拉夫的青睐。三個兄弟之間很快走到了一起。

由于地理上接近南斯拉夫,是以阿爾巴尼亞一起想和南斯拉夫合并起來,建立"巴爾幹聯邦",人多力量大,好幹一番大事業。

不過,當合并的事業真正邁開步伐的時候,阿爾巴尼亞又犯起了低估,原因還是因為長期遭受外敵侵占而形成的多疑的民族性格,阿爾巴尼亞認為與南斯拉夫合并後,南斯拉夫會借機吃了自己。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同時,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之間,原本就有領土上的争端。都打算要合并了,還在計劃領土上的那點争端,充分說明了阿爾巴尼亞内心對他國的排斥心态。

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與蘇聯之間,雖然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态,但各自為營,不可能走在一起。

南斯拉夫與蘇聯鬧僵了以後,阿爾巴尼亞徹底地倒入了蘇聯懷抱。這個舉動,在當時也算是明智之舉,因為當時的蘇聯不僅是社會主義頭号大國,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敢于與美國叫闆的國家。

恩維爾·霍查帶着阿爾巴尼亞投入蘇聯大國的懷抱,這正合蘇聯老大哥的意圖,畢竟,這是一個處于歐洲胸口上的國家。

歐洲是美國人的天下,在歐洲搭上這麼一位盟友,簡直如得神助,必要時可将阿爾巴尼亞變成插在歐洲胸口上的一把刀,可以遏制美國勢力的東進政策。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蘇聯才能大哥也确實夠意氣,給予了阿爾巴尼亞很多軍事和經濟上的援助。像支援中國那樣,蘇聯将自己的物資。

專家等源源不斷地投入阿爾巴尼亞國内,讓這位窮慣了的歐洲國家立即闊綽了起來,阿爾巴尼亞也快速發展了起來。

很好景不長,阿爾巴尼亞與蘇聯之間很快交惡。1953年,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經過鬥争後取得蘇聯的上司地位。

在1956年的蘇共會議上,赫魯曉夫作完報告後,抛出了《反對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發言,這就是當時震驚世界的"秘密報告"。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在共産主義陣營中掀起了紅色風暴,直接導緻了多個國家爆發暴力革命。

作為斯大林的死忠粉。

阿爾巴尼亞自然不能贊同赫魯曉夫作出的一系列反對前人斯大林的舉措,指責赫魯曉夫搞修正主義,拒絕再與蘇聯進行合作。

1961年,惱羞成怒的蘇聯人一氣之下,從阿爾巴尼亞撤走了所有的人員和物資,阿爾巴尼亞再次進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傍上中國</h1>

與蘇聯的合作被終止後,身處漩渦中心的阿爾巴尼亞知道自己并不能獨擋一面,于是他決定依附另一位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這位老大哥就是遠在東方的紅色中國。

當時的中國雖然依然貧困,但較十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苦于沒有朋友,尤其是遠在歐洲的朋友,見阿爾巴尼亞主動示好,中國也開放懷抱,接納了這位兄弟國家。

其實,當時中國接納阿爾巴尼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同樣與蘇聯開始交惡,本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中國認阿爾巴尼亞為兄弟國家。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中國人非常講意義,認定了對方做朋友,就會盡全力協助朋友的事業。為了支援阿爾巴尼亞的國内建設,中國可謂是不留餘力地傾囊相助。

單就在1961年這一年時間,阿爾巴尼亞就從中國這裡得到了數十萬噸糧食和2.5億人民币的資金援助,當時的2.5億人民币,對于中國來講,可謂重金,相當于1億美元。

從1954年到1978年,中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高達100多億人民币的援助,除了資金援助外,中國還把自己研發的武器圖紙提供給阿爾巴尼亞,讓他們盡情仿制,中國生産的殲-7戰機,一半都給了阿爾巴尼亞。

但阿爾巴尼亞并未珍惜中國的援助,這個深受他國入侵之苦的國家依舊抱着防止敵人入侵的目的建立起70多萬座碉堡!

這些當時建成的碉堡至今仍随處可見,成為了阿爾巴尼亞國家最為明顯的象征。

如果說由于曆史原因在本國内建立如此數量衆多的碉堡還算是情有可原,但阿爾巴尼亞對于中國援助物資的浪費就不可原諒了。

在接受了中國的工業産生者援助後,阿爾巴尼亞并沒有好好用于發展自己國内的工業水準,而是肆意折騰,機器壞了也不修,直接更換。

阿爾巴尼亞:一個扶不起的奇葩國家命途多舛的阿爾巴尼亞擅長抱大腿的阿爾巴尼亞傍上中國

當時的援阿專家好言相勸,但阿爾巴尼亞并未接受,反而是大方地說:沒事,壞了還有中國人的支援。

他們有中國提供的紡織機,卻苦于沒有棉花,中國隻好送佛送到西,提供他們棉花,但他們生産出來的劣質産品根本就沒有銷路,又反銷中國,并且價格不菲,出于維護關系的需要,中國照單全收!

如此援助之下,阿爾巴尼亞的經濟依舊不見起色,人民過着極度貧困的生活。

尼克松通路中國後,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這讓當時的阿爾巴尼亞感覺被抛棄了,他們紛紛指責中國也走上了修正主義道路,對中國的事務橫加指責!兩國關系陷入冰點。

兩年後,中國終于看清了阿爾巴尼亞人的嘴臉,停止了對他們的援助。阿爾巴尼亞成為了歐洲大地的著名窮國。

其實,阿爾巴尼亞的條件非常優越,地勢平坦,資源豐富,又靠近意大利法國等發達國家為鄰,正常情況下找不出窮的理由。

但阿爾巴尼亞依舊一窮二白,即使後來成為了歐盟候選國,依舊要靠歐盟的援助才能過日子。阿爾巴尼亞貧困的原因,相信他們自己早已經有了答案。

文/趙賀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