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細毛羊産業問題、發展途徑與措施

随着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世界羊毛市場呈現一片相對繁榮的景象,羊毛特别是細羊毛銷售價格增幅較大,給我國細毛羊産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但近幾年來,細毛羊品種選育工作比較滞後,雜交改良無序化現象較為嚴重,一些優良品種選育的提高與保護被市場上出現的“肉羊熱”現象嚴重幹擾或消弱,導緻多年培育的細毛羊、半細毛羊品種受到沖擊。

從我國細毛羊産業發展的現狀來看,還與世界先進水準存在差距,主要表現為優質細毛羊數量少、細毛産量低、羊毛綜合品質差、紡織高檔面料所需原料毛大部分依賴進口;細毛羊數量、産量增長緩慢、細毛羊個體生産性能不高,淨毛率、羊毛細度、彎曲和油汗等綜合品質與澳洲美利奴羊相比差距較大;細毛羊産業化經營滞後,種羊和羊毛市場的啟動和培育後勁不足;細毛羊新品種培育與選育提高不能持之以恒,緻使已經育成的品種開始出現退化、混雜等現象。

一、細毛羊生産的環境問題

目前,細毛羊産業發展的問題比較突出,表現在商品生産意識淡薄、先進科學技術推廣十分緩慢、養羊生産的經濟效益比較低等,這些都使細毛羊生産的發展受到較大限制。

(一)草場建設跟不上養羊業發展 天然草場利用不合理,退化嚴重,人工草場建設緩慢,農作物稭稈加工利用不充分,羊群營養供給不平衡,生長緩慢,病死比例較大。

(二)良種化程度不高 從全國來看,細毛羊産業化程度不高,遼甯省作為細毛羊的主産區之一,整體的羊毛産量偏低,毛品質差,不适應紡織工業發展的要求。

(三)經營管理落後基本上是以農牧民個體經營為主,羊群規模小,依靠天然草場放牧。且飼養管理粗放、生産周期長、商品率低、經濟效益不高。

(四)産品加工、銷售體制不健全 細羊毛産品的加工和銷售仍然處于脫節狀态,農牧民生産的毛、皮等産品基本上都以原料的方式在市場上銷售,未進行任何加工處理,或僅僅進行了簡單的粗加工,導緻産品的售價偏低,而且銷售管道極不穩定。若遇到市場疲軟的情況,會出現農牧民手中的羊産品賣不出去,或因價格偏低農牧民有觀望惜售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牧民的養羊積極性。

二、細毛羊産業發展方向

細毛羊産業應該走适度規模的産業化、專業化與集約化發展道路。是以,細毛羊産業的發展趨勢必然是科技需求與社會需求的同步協調、資源優化利用與生态相對保護的協調、投入科學合理與産出優質高效的協調。在這種情況下,應用技術必然随着生産方向、經營方式的轉變而不斷創新和發展。

(一)生産方向生産方向應從一般細毛羊向細型細毛羊、超細型細毛羊轉化。應用技術應以完善品種結構為目的,加快專門化生産品種選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促進商品化生産為目的,加快雜交技術的推廣、普及;以提高群體生産水準為目的,加快繁殖技術、飼料飼養技術、保健防疫技術的配套應用。

(二)經營方式應從自給生産、粗放經營向商品生産、集約化經營方向轉變,這是細毛羊實作産業化的需要,也是從傳統養羊向現代化養羊過渡的必由之路。是以,要求在管理上實作生産與經營方式相适應,以适用的生産關系促進生産力發展為目标,研究制定保護性政策,建立科學的生産技術體系;以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為前提,研究制定發展的決策和規劃,建立科學、高效的營銷體系。

近幾年,針對細毛羊産業化的發展,遼甯省在細型細毛羊、超細型細毛羊的選育和推廣方面做了很多實際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做法:一是健全核心場、繁殖場、生産場三級繁育體系,建立細型細毛羊、超細型細毛羊生産基地。二是推廣舍飼、暖棚、配合飼料、“三貯一化”(青貯、微貯、酶貯、氨化)技術,保證常年均衡營養,促進羊毛品質的盡快提高。三是應用生物技術,加快繁育速度,保證種羊的數量和品質。四是推廣養羊現代化管理技術,提高羊毛商品價值。

三、細毛羊産業發展途徑

針對我國細毛羊産業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借鑒國内外經驗,要實作細毛羊産業可持續發展,應加強以下幾項工作。

(一)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合理布局 細毛羊産業不同于肉羊産業,更不同于豬、雞産業。什麼羊都可以産肉,但産細毛的隻有細毛羊。肉羊生産隻要有基礎母羊,引進優良肉用種羊,通過雜交利用後就可生産羊肉;而細毛羊生産,僅有種公羊還不行,雜交三代以内的毛根本達不到細度,即使達到細度要求,也不穩定,必須經過幾十年改良、選育、繁育,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生産群。是以,根據各地地理、經濟、飼養等條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細毛羊産業生産規劃,發展适度規模化、專業化生産,宜毛則毛,宜肉則肉。就細毛羊生産而言,要在細度60~64支紗和超細毛羊生産上下功夫。經過5~10年,逐漸建立區域化布局、專門化生産的發展格局。如果現有的綿羊減少一半,而産值卻可以提高一倍,就會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消耗,更好地促進細毛羊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多管道提高細毛羊生産效益制約細毛羊産業發展的關鍵是效益問題,而提高細毛羊生産效益的根本措施就是走産業化道路。第一,可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産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沖突,更好的銜接二者的關系,提高養羊戶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第二,實作産銷對接,減少中間環節,既可以保證效益最大化,又可以銷定産,合理調控數量。第三,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模式,及時有效地推廣實施新技術、提高羊毛品質。第四,采取“公司+農戶”的生産模式,按照“四統一分”的管理方式,即統一品種、标準來飼養基礎母羊;統一品種改良;統一技術服務(飼養管理、防疫);統一保護價回收産品。通過合同限制農民按标準進行生産,并以最低保護價維護養羊戶的利益,確定産業順利發展。

(三)加強良種繁育、推廣與保護首先要有好的品種,沒有好的品種,不可能生産出好的羊毛。其次是管理,内在管理包括營養均衡、飼養環境清潔、機器剪毛、羊毛分級、科學包裝等;外在管理包括環境控制(綠化、防塵)、改善放牧條件等。

另外,建議國家制定羊毛出口貿易政策,協調紡織工業企業與羊毛生産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保護細毛羊産業發展。一是扶持龍頭企業,實施産業化運作模式;二是成立協會,産銷對接;三是國家扶持,建立羊毛專項收購資金,像糧食、棉花那樣封閉運作,既保護農民利益,又減輕企業負擔。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羊毛流通體系 建立合理的利益配置設定機制,使加工企業和飼養者之間的利益得當。另外,要實行現代化生産流通,還應廣泛建立羊毛拍賣市場,開展羊毛拍賣交易。羊毛拍賣對規範市場,促進生産優質羊毛,提高我國羊毛的國際競争力等方面有着積極的作用。為了提高羊毛品質,還應對羊毛收購人員進行資質教育訓練,合格後發放證書,持證收購,這樣就會促使農牧民從源頭上提高羊毛品質。

(二)加強細毛羊産業技術體系建設首先要抓好種源基地建設,積極擴繁中國無角細毛羊和超細型細毛羊,滿足廣大農戶對種羊的需求,并采取胚胎移植的方法加速擴繁,以利于更大面積的推廣;加強細毛羊基地種公羊站建設,采取集中飼養、分散采精、專業戶自配的辦法,使優秀種公羊充分發揮作用;加強對養羊戶的技術教育訓練,提高其技術水準,使他們全面掌握中國無角細毛羊和超細型細毛羊的飼養、繁殖、疫病防制方法。

其次是充分發揮各級養羊協會的作用,促進細毛羊産業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微觀經濟活動,而是通過調控市場,引導行業來實行宏觀調控,在這種情況下,協會可以通過開展各項活動,起到政府與生産者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在當今資訊社會中,一條正确的資訊能産生預想不到的社會經濟效益。養羊協會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能較準确把握市場脈搏,為養羊企業和農戶及時提供市場資訊,并通過有效實施行規行約,形成自律機制,達到自覺維護市場秩序的目的。

第三,要完善産業化鍊條。細毛羊産業化不完善主要展現在羊毛标準化管理這一環節,如果把羊毛産品按照統一标準,進行分級、打包、檢驗後再統一到羊毛市場拍賣,好毛就能賣好價。隻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健康的、有序的羊毛市場,推動細毛羊的産業化程序。從遼甯的生産情況來看,農戶已看到或者體會到養細毛羊生産的優越性,近幾年來,禁牧令下達後,養羊數量有所減少,但優質的改良羊數量相對增加,說明農戶對飼養細毛羊充滿信心。

(三)建立扶持與獎勵制度,實行相關産業補貼政策扶持細毛羊産業,國家投入的資金一定要與項目的成果結合,資金要落實到細毛羊産業上,一部分投入基礎設施,如羊舍、剪毛棚、分級台、打包機等。另一部分可以獎勵形式與農牧民産毛業績相挂鈎,如農戶在對符合标準的細羊毛參加市場拍賣交易時,可以從專項費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以獎勵名義免包裝費、檢驗費等。

對資金的投入使用要建立一套監督制度,建議設專項基金,統籌解決農牧民在剪毛等環節資金短缺問題,實行補貼政策。基金管理辦法、發放原則是對有一定規模和管理基礎且提供的羊毛量能達到市場拍賣交易最低标準的羊場和牧戶,但基金隻起到預支墊付的作用,解決農牧民短期内資金周轉困難問題。為了確定基金的回攏安全,基金管理職能部門必須承擔責任保險。

(四)加強羊毛市場建設建立羊毛原料收貯中心及其相關政策,制定羊毛分類分級辦法,按等級差價收購。要重點規劃在羊毛主産區建設一些國家級高起點的羊毛市場,市場建設必須得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援,尤其要對羊毛流通領域加強管理整頓。

還要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便于操作的品質标準,加強在全面

提高羊毛品質重要性方面的宣傳;培育專業分級員隊伍,他們既是羊毛分級員又是品質監督員,建立教育訓練與考核制度,實行達标上崗制;根據羊群分布情況統籌規劃,合理布點建立剪毛棚,成立專業剪毛隊,配備分揀台,羊毛打包機等。

尋找新的模式,建立細毛羊産業園,工牧結合,組織工業企業向原料産區投資。分散與集中相結合,即分散飼養、多戶聯合,統一管理和技術指導、統一剪毛、分級打包,統一銷售。

總之,要适應國外羊毛市場的變化,解決我國羊毛依賴進口的困境,不斷改進和提高細毛羊品質是我國細毛羊業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為此,應重點做好以下工

作:第一,合理調整細毛羊産業結構,充分調動養殖戶的積極性,這是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第二,建立健全細毛羊良種繁育體系,發揮已有優勢,積極采取先進技術,加快細毛羊生産性能的提高,這是增強我國羊毛市場競争力的技術條件;第三,加大政府和社會的扶持力度,給生産者以切實的幫助,以用于擴大生産規模,這是改善國産羊毛不利局面的動力;第四,加強科學管理,努力提高養殖效益和養殖水準,這是逐漸解決我國羊毛依賴進口的前提;第五,規範市場流通,完善生産和市場服務,這是促進細毛羊有序發展的客觀保障。

PS:歡迎添加關注全國首個養羊行業公益性平台中國養羊聯盟微信公衆号:zgyylm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