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瀉還有個名字叫粘膜病(也稱黏膜病),是由粘膜病病毒引起牛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主要特征是發病突然、傳染迅速、體溫升高、發生胃腸炎和糜爛性口炎、牛不吃食、腹瀉。
我哥家的黑白花奶牛以前就得過這種傳染病,其中以6~18個月的小牛症狀最嚴重。那次他家的奶牛場可以說遭受了有史以來的巨大危機,幸好這種傳染病死亡率不高,後期經過精心治療,大多數牛犢都挺過來了。

本病主要是經過口感染,易感動物食入被污染的水源、飼料後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吸入病牛呼吸或者咳嗽排出的帶毒飛沫感染。
急性症狀常見于犢牛,具體症狀為體溫升高至40~42℃,病牛犢咳嗽、流鼻涕、流眼淚、目光呆澀、呼吸短促,口腔粘膜糜爛或潰瘍,伴有腹瀉發生,糞便呈水樣,裡面混有血絲,氣味惡臭。
有些慢性型多為急性型轉成慢性,具體症狀為口粘膜反複壞死和潰瘍,牛犢流鼻涕,間歇性腹瀉,流眼淚,有些牛犢還會出現跛行,而有些牛犢會出現脫毛症狀。轉成慢性之後會導緻犢牛精神差,營養不足,發育不良,到最後隻能趁早處理。
預防措施:1.平日加強犢牛的飼養管理工作,規模牛場最好請專業獸醫當顧問,看看如何才能做好防疫措施。
2.用專門的疫苗來接種預防。牛場每年可選擇用粘膜病滅活疫苗對整個牛群進行一次免疫接種,這樣可大大減少犢牛病毒性腹瀉發生機率。
治療措施:前面說了本病的緻死率不高,好多得此病的輕型症狀犢牛都不需要去刻意治療,隻要給它們飼喂幹淨清潔的飲水和沒有發黴變質的草料就能盡快恢複健康。
相關資料上找到了這樣一個方子:有些犢牛發生嚴重腹瀉時,可用單甯酸50克,配以磺胺脒30克,每天2~3次口服,連用3天。對于嚴重失水的犢牛,還要及時補充葡萄糖。
此外,應給犢牛服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還要補充适量維生素。對于口腔糜爛的犢牛,外敷冰硼散。
<h1 class="pgc-h-arrow-right">最後總結</h1>
以上結合我哥家養殖奶牛遭遇的犢牛病毒性腹瀉傳染病,幫大家詳細介紹了此病的臨床症狀、傳染途徑、以及預防措施和治療措施,希望能給養牛的朋友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