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作者:周到用戶端

王汝剛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這是我第一次到浦東圖書館來,

非常高興能看到這麼好的設施,

這麼好的觀衆。

根據主辦方的要求,

讓我選擇講座的語言,

那我就問問大家:

“是想聽我用上海話呢?”

台上嘉賓頓了一頓,

依舊是道地的滬語,

“還是上海話呢?”

現場觀衆都笑了,

意思就是同意了。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WangRugang

繼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之後,10月17日,浦東圖書館“閱見東方”品牌活動迎來了第二場全滬語的名家講座。這次請到的重量級嘉賓,是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書記兼主任、著名滑稽戲演員王汝剛。

王汝剛經常在不同場合帶來講座或表演,對于浦圖講座“生活與笑”的主題,他說:“因為是在圖書館,就要講講我與讀書的故事,如何在書本裡找樂趣、找笑聲。我的許多滑稽,就是從書中來的。”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談及與書結緣,王汝剛帶領觀衆回到他的童年。他自述,自己出生在一個“好人家”,生活在一棟石庫門房子裡。房子裡有間亭子間,那是父親的書房。平時,父親不讓王汝剛進書房。有一天,他趁父親不注意,偷偷溜了進去。“我的感覺就好像阿裡巴巴進了寶庫!”盡管字還認不得幾個,但是許多書的裝潢十分漂亮,還有蝕刻版的插畫:“就這樣,我讀了《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時代流轉,這些書終究留不住,論斤賣了廢品。“我永遠忘不了,人類知識一斤7分錢。”王汝剛很遺憾。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後來,王汝剛作為知識青年,來到江西的山區插隊落戶。山裡的生活十分枯燥,文化生活更是貧乏,王汝剛不得不把一星期的報紙當新聞看。有時,他也會向附近的老中醫借書。與此同時,當地有不少青年走出大山去當兵了,他們會給家人寫信,知識青年就有了用武之地——幫當地老鄉讀信。

“别人是讀信,我是講信。”王汝剛看信裡寫到“正在進行大練兵”,便會解釋“大練兵”是什麼,把報紙上看到的東西都講給老鄉聽,“一張薄薄的信紙,别人一口氣讀完了,我能講一刻鐘。”兒行千裡母擔憂,老鄉便會感謝王汝剛,有時請吃飯,有時送棵菜。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還有一次,生産隊裡的一戶“五保戶”去世了,王汝剛被叫去吃“豆腐飯”。“我是知青‘要面子’,不能像别人那樣隻買一刀紙錢,去墳上化了就算了。”王汝剛就想起他閱讀過的《紅岩》裡的“獄中追悼會”的場景,獄友為烈士自制了花圈。于是,他就去山上砍了根竹子做架構,把報紙撕開糊了一糊,染上紅墨水、藍墨水,做成一朵朵紙花,花圈就紮好送到靈堂。

老鄉沒見過花圈,便問:“這蠻好看的,下個月我女兒結婚,要不要也送一對過來……”王汝剛連忙說,開追悼會時才會用花圈。“之後好白相了,生産隊裡有人去世了,我就負責紮花圈,也能記6個工分。”王汝剛笑了,“這就是我看書得到的好處!”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回到上海後,王汝剛憑借在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小皮匠”一角嶄露頭角,但也沒放松學習。“我最喜歡兩個地方,一個是新華書店,一個是小菜場。小菜場學方言,新華書店則是知識的源泉。這對于演滑稽戲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

“現在的上海小孩,不講上海話,确實是個問題。”與茅善玉一樣,王汝剛也在2021浦東文化藝術節期間,受聘成為群文導師,打造“一街鎮一導師一精品團隊”。王汝剛對口航頭鎮,為青少年曲藝教育訓練班授課。短短時間裡,就有73個小朋友報名,學習很快有了成效,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王汝剛還發現,其實作在的小朋友個個會說上海話、本地話,他們都聽得懂,隻是不願開口,關鍵是家長也更願意和孩子說國語。

“我的滑稽從書中來”,海派笑星王汝剛來浦東講故事啦

“語言本質上是個環境問題,家長對孩子說,孩子也就會被帶上來。”王汝剛認為,熱愛祖國,要從熱愛家鄉開始,傳承上海話還是非常重要的。他還補充道:“國語、地方話,外國話,學會三種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來源:浦東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