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視訊加載中...

熱烈祝賀楊曦晨間晨間播報 第一百期《 建築藝術 》欄目 /《 南京科舉博物館 》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近照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榮獲金牌播報員

第 一 百 期播報( 2021.11.11星期四)

主 持 人:楊 曦

播報内容:《 南京科舉博物館 》

一、《楊曦個人介紹 》

1988年3月出生于陝西省銅川市,後随父母移居山東青島。自幼喜愛書法及運動。

大學主修建築設計,研究所學生跟随博士生導師,陝西省遺址保護中心肖莉老師學習,在校期間參與多項曆史保護工程和博物館設計工作,其中包括獲得國家優秀設計獎的南京科舉博物館,大明宮遺址保護工程,以及黎平國家公園酒店,成都雙年展等項目。

2012年以交換生身份前往台灣省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學習交流,在台期間深入調研,完成碩士論文《文化資産導向下台灣精緻酒店的營建與設計研究》。

2017年來到澳洲,加入PTW建築設計事務所至今,任Senior Project Professional 一職。任職期間參與了多項别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辦公、商業綜合體、規劃等多種類型的項目,涉及競賽、DA和施工等一系列設計階段。其中包括正在建設中的88 Christie st, St Leonards項目,DA已經通過的唐人街德信大廈項目,以及Scape學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等。

自2019 年加入澳洲書法家協會以來,多次參與協會組織的文化交流及社會活動,受益匪淺。

後于2020,鑒于多次參與澳書協的各種書畫活動,每次活動積極主動、務實進取、深受上司器重,有幸擔任藝術總監一職。随即進入骨幹隊伍。也常常被老師們的才華及藝術造詣打動,更被那些博學多才、出類拔萃、謙遜和善的藝術家的品質所折服。作為晚輩,能被上司及各位前輩提攜,不勝榮幸及感激。

自加入晨間播報小組以來,無論是文化知識還是藝術建築都有日積月累地大幅度提高。

時間荏苒,轉眼間每周四的《建築藝術》欄目播報将至100期了。真是榮幸之至, 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建築藝術播報欄目中,能繼續為大家奉獻更多更好的建築知識大百科。與老師們共同分享《建築藝術》大餐的喜悅。

由此讓我深深地感受到為晨間播報而付出的欣慰與快樂。在澳書協這個其樂融融的學習空間裡,大家互學相長、共同進步、交流成長。

二、播報節目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大家好。今天的播報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在讀研究所學生時有幸參與設計團隊的項目——南京科舉博物館。

(一)項目概況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地處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舊址,與南京夫子廟比鄰,面對秦淮河。在科舉制度1300年曆史中,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狀元從這裡走出,目前僅存明遠樓,以及飛虹橋。

2012年,南京市政府決定在江南貢院舊址興建中國科舉博物館,全面展示科舉制度的曆史,以及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博物館建築為地下4層,用地面積2萬9千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萬7千平方米。

建設機關為南京夫子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設計機關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劉克成教授及其團隊,施工機關為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用地性質為南京古迹、文化娛樂及配套設施混合用地。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二)項目特點

1、延續曆史文脈

設計重新開機江南貢院曆史軸線,東接桃葉渡,南抵秦淮河,西鄰狀元境,北對健康路,與西側的夫子廟共同形成尊孔、入學、科考的曆史路線。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2、尊重曆史建築

建築位于南京夫子廟曆史街區,為尊重周圍的建築氛圍以及現存明遠樓的視覺中心地位,設計将博物館主體沉于地下,棄大象于無形。屋頂設計為方形水池,位于明遠樓前側,似硯如鑒,巧妙處理了新舊建築的關系。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3. 采用寶匣的建築概念

設計引導遊客沿坡道逐層下降至地下21米的門廳處,坡道由瓦牆與粉牆相夾,步移景異,透過大小不等景窗可以看見博物館竹簡牆,将傳統江南街巷空間立體化地呈現在博物館遊線中。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非常榮幸能夠在研究所學生期間參與此博物館的設計團隊,建成之時我們同期雖然已經畢業,但聽聞入選當年全國建築設計創作銀獎也仍深感自豪。南京科舉博物館出色地完成了曆史文脈的延續,低調内斂地呈現出一個曆史類博物館應有的涵養。推薦大家如果能夠去到南京,一定前往參觀,定能讓您不虛此行。

好了,今天的播報就到此結束了。

謝謝大家的觀看。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附:《澳洲書法家協會》播報成員介紹

1.王 鶴:澳洲書法家協會 主席、晨間播報藝術總監。

2.鄧學英:澳洲書畫家協會 主席、晨間播報總策劃。

3.趙雲飛:澳洲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亮點點評》欄目 主播 。

4.淩錦輝:澳洲書畫家協會副主席、《跟錦輝學國畫》欄目 主播。

5.李建閣:澳書協 書法學術委員會 主任、《書法理論知識》欄目 主播 。

6.楊 曦 :澳書協 藝術總監、《建築藝術》欄目主播 。

7.王集林:澳洲書畫家協會 常務理事、《 繪畫心得 》欄目主播。

8.劉繼格 :澳書協 繪畫學術委員會 主任、《書畫作品欣賞》欄目主播。

9.任知新:澳書畫協會外聯部副部長、《 繪畫技法研讨 》欄目主播。

10.笛子二少:澳書協 文學秘書長、《格律詩詞研讨》欄目 主播。

11.周道遠:澳書協 常務理事、《書法心得》欄目 主播。

楊曦|第一百期《建築藝術·南京科舉博物館》介紹

澳洲書法家協會、澳洲書畫家協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