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返鄉,老粗布“出圈”

□ 本報記者 王健

本報通訊員 張鳴 鄭逢凱

“年輕人有知識,心思活,肯定能帶着我們越幹越好。”這是2014年2月劉越剛到廠裡時,勞工們對他的期望。彼時,曾經風光無限的濟南安琦工藝土布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琦布業”)外貿業務一蹶不振,直營店關門,傳統老粗布加工項目難挽敗局,企業發展步履維艱。7年來,劉越從母親手裡接手企業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去繁取簡,重塑品牌,借助直播平台,将商河老粗布這一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打造成了“爆款”。

“姐姐們,想要什麼産品,截個圖,然後去領券,再下單。”5月2日上午11點,在位于濟南市商河縣孫集鎮的安琦布業廠房内,剛滿30歲的劉越正忙着直播。伴随着不時傳出的訂單列印聲,倉庫内的從業人員開始打包、發貨。

試水短視訊直播1年多,從0觀看到2021年春節假期每天成交上千單,商河老粗布擁抱新媒體電商,迎來了跨越式發展。2020年,安琦布業全年營收增長80%,達到600多萬元。

2013年畢業于曲阜師範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劉越,放棄了繼續深造和很多工作機會,選擇回到家鄉,開始了與商河老粗布的故事。“上網攔,下網攔,中間坐個女兒官。腳一踩,手一扳,驚得鯉魚來回竄。”讓這個民間傳統工藝繼續傳承下去,是他最大的心願。

在他掌管企業後,安琦布業再次聚焦商河傳統老粗布加工,并逐漸形成了以商河老粗布床品系列為基礎産品、傳統老粗布禮盒套裝為高端系列産品,以粗布襯衣、粗布家居用品等為輔助産品的産品體系。劉越重新注冊“泉城五彩”商标,并設計了品牌的VI系統,将目标客戶瞄準了年輕人。

2015年,商河老粗布在花博會驚豔亮相;也是在這一年,縣城的直營店重新開業。同年,劉越開始摸索老粗布與電商的結合。“微商、阿裡巴巴、京東、抖音……幾乎所有的電商路子我都蹚了一遍。”拍照、批量處理圖檔、進行視訊剪輯,作為“理工男”的他,玩兒起這些來,遊刃有餘。

“我們現在還有了自己的直播團隊。”劉越記得很清楚,2020年2月12日,他們開始了第一場直播,結果5個小時,0觀看。但僅過了半個月,他們的堅持就換來了場均6000人次觀看、銷售額3600多元的成績。企業逐漸走上了電商銷售模式,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現在他們70%的訂單都來自線上。劉越特意買了攝影機,經常記錄老人們織布的過程。他今年還準備在村裡打造一個活态博物館,完整呈現老粗布紡織工藝。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如今,越來越多像劉越這樣的年輕人帶着知識和新的發展思路回到了農村,‘一村一品’農業産業體系正不斷壯大。”商河縣孫集鎮組織委員尹鑫泉說。

“去年3月,‘雁歸商河15條’釋出,從提供創新創業全鍊條扶持、拓展人才上升發展空間、推行‘上管老下管小’生活服務3個方面,提出了15條政策‘幹貨’,以最大的誠意向廣大在外人才抛出‘橄榄枝’。”商河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闫志強介紹,一年多來已經有1000多名青年才俊回到商河。

“我們計劃利用3年時間,力争到2022年回引人才達到2000人以上,其中,回商創新創業500人以上,回引高校學子500人以上,回調人才400人以上,回村任職100人以上,招聘鄉村振興工作專員500人以上。”闫志強說。

來源: 大衆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