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甯德時代釋出公告稱,公司拟投資不超過人民币135億元,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資建設甯德時代新型锂電池生産制造基地(宜春)項目;同時,出資13.50億元拟與上海适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适達”)、蘇州新越衆合商務咨詢中心(有限合夥)(簡稱“蘇州新越”) 及姜勇共同投資設立“蘇州時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籌)” (暫定名,實際以工商注冊登記為準,簡稱“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币,甯德時代持股 54%。
Wind資料顯示,截至9月13日收盤,甯德時代收報502.8元/股,漲0.14%,總市值達11710億元。

圖檔來源:Wind
135億元建锂電池生産制造基地
公告顯示,甯德時代拟投資不超過人民币135億元,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資建設甯德時代新型锂電池生産制造基地(宜春)項目。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 1300畝,建設周期預計自開工建設起不超過30個月。
甯德時代表示,公司本次投資建設生産基地事項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将進一步完善公司産能布局,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要,對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投資建設将增加公司資本開支和現金支出,但從長遠來看對公司業務布局和經營業績具有積極影響。
7月30日,甯德時代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甯德時代新型锂電池生産制造基地項目拟落戶宜春。根據協定,甯德時代将在宜春建設新型锂電池生産制造基地及相應碳酸锂等上遊材料生産基地。據悉,有“亞洲锂都”之稱的宜春擁有全球最大的锂雲母礦,現探明可利用氧化锂儲量約250萬噸。
9月10日,上海鋼聯釋出的資料顯示,锂電産業鍊部分産品價格繼續上漲,金屬锂單日漲2萬元/噸,碳酸锂單日漲3000元/噸,氫氧化锂單日上漲2000-2500元/噸,三元材料單日漲2500-5000元/噸,電解钴單日漲800-1000元/噸。
業内人士表示,甯德時代選擇落戶宜春,主要由于當地擁有豐富的锂雲母礦資源,投資宜春可實作上遊锂資源擷取的便利性,降低生産和運輸成本。同時,将進一步強化甯德時代在正極材料領域“銅、钴、锂、鎳資源-碳酸锂/氫氧化锂-正極材料(含前驅體)-回收循環”的産業布局。
13.5億元發力電動汽車驅動控制系統
除建設锂電池生産制造基地外,甯德時代還發力電動汽車驅動控制系統。
公告顯示,甯德時代拟參與設立的蘇州時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主要包括:新興能源技術研發、新能源原動裝置制造、能量回收系統研發、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充電樁銷售、集中式快速充電站、電池制造等。
股權結構方面,甯德時代持股54%,蘇州新越、上海适達、姜勇分别持股36%、10%以及0.05%。其中,姜勇為合資公司總經理。
公告稱,公司本次參與共同投資事項,可借助聯合投資方蘇州新越、姜勇在電動汽車驅動控制系統的技術和研發能力,以及上海适達在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的投資布局,為合資公司提供産業鍊資源支援,把握動力電池系統發展趨勢,提升動力電池産品的競争力。
東方證券指出,新能源汽車開啟黃金20年,驅動電機市場空間有望超過2000億元。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系統之一,占到整車價值的5-10%,是新能源汽車産業鍊最為核心的零部件之一。在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下,驅動電機需求快速釋放,疊加雙電機加持,預計2030年全球電機總需求量接近8200萬台,市場規模約2000億元。
加快産業鍊布局
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甯德時代募集資金總額達249.7億元,上半年投入48.28億元,累計投入達187.52億元。由于産能投資建設現金支出增加,截至報告期末,投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51.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93.99%。
據高工锂電統計,甯德時代已規劃8大自建生産基地,合計電池産能(含PACK)約500GWh,若加上與車企合資公司的産能将達600-650GWh。
8月12日晚,甯德時代披露了582億元巨額定增方案,募資主要用于擴建産能。定增方案顯示,本次定增有望新增77GWh锂離子電池年産能,以及年産能約30GWh儲能電櫃等。
同時,甯德時代還将在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上投入70億元,推動鈉離子電池産業鍊關鍵材料等先進技術的研發與産業應用。
高工锂電稱,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頭部儲能锂電池企業處于訂單爆滿、産能嚴重不足的狀态。資料顯示,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0.6萬輛,同比增長201.5%,滲透率提升至10%以上;歐洲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1萬輛,同比增長154%;美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7.5萬輛,同比增長116%。
高工锂電(GGII)資料顯示,2021年1-6月,全球儲能锂離子電池出貨量達18.2GWh,較2020年1-6月的10.1GWh增長80.2%。其中,國内儲能锂離子電池出貨量11.1GWh,較去年同期的5.5GWh增長101.8%。
彭博預測,到204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将達到5600萬輛,全球儲能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95GWh。
中信證券表示,2021年全球電動車加速放量,電動化供應鍊需求爆發,國内電動化供應鍊企業尤其是各環節頭部企業加速走向海外,充分享受全球電動化放量紅利。
編輯:李若愚 王朱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