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典—齊己
《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劍客》
拔劍繞殘樽,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勇死尋常事,輕雠不足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潇湘》
寒清健碧遠相含,珠媚根源在極南。
流古遞今空作島,逗山沖壁自為潭。
遷來賈誼愁無限,谪過靈作恨不堪。
畢竟輸他老漁叟,綠蓑青竹釣濃藍。
《沙鷗》
暖傍漁船睡不驚,可憐孤潔似華亭。
晚來灣浦沖平碧,晴過汀洲拂淺青。
翡翠靜中修羽翼,鴛鴦閑處事儀形。
何如飛入漢宮裡,留與興亡作典經。
《湘中春興》
雨歇江明苑樹幹,物妍時泰恣遊盤。
更無輕翠勝楊柳,盡覺濃華在牡丹。
終日去還抛寂寞,繞池回卻憑欄幹。
紅芳片片由青帝,忍向西園看落殘。
《過西塞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飕飕。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
終入高雲裡,身依片石休。
《喻吟》
日用是何專,吟疲即坐禅。
此生還可喜,馀事不相便。
頭白無邪裡,魂清有象先。
江花與芳草,莫染我情田。
《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聖》
豐衣足食處莫住,聖迹靈蹤好遍尋。
忽遇文殊開慧眼,他年應記老師心。
《自勉》
試算平生事,中年欠五年。
知非未落後,讀易尚加前。
分受詩魔役,甯容俗态牽。
閑吟見秋水,數隻釣魚船。
《片雲》
水底分明天上雲,可憐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從龍勢,一雨吹銷萬裡塵。
《聽泉》
落石幾萬仞,冷聲飄遠空。
高秋初雨後,半夜亂山中。
隻有照壁月,更無吹葉風。
幾曾廬嶽聽,到曉與僧同。
《春雨》
欲布如膏勢,先聞動地雷。
雲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
霢霂農桑野,冥濛楊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開。
《不睡》
永夜不欲睡,虛堂閉複開。
卻離燈影去,待得月光來。
落葉逢巢住,飛螢值我回。
天明拂經案,一炷白檀灰。
《行路難二首》
行路難,君好看,驚波不在黤黮間,小人心裡藏奔湍。
七盤九折寒崷崒,翻車倒蓋猶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潛毀平人骨。
君不見楚靈均,千古沉冤湘水濱。
又不見李太白,一朝卻作江南客。
下浸與高盤,不為行路難。
是非真險惡,翻覆作峰巒。
漆愧同時黑,朱慚巧處丹。
令人畏相識,欲畫白雲看。
《觀荷葉露珠》
霏微曉露成珠顆,宛轉田田未有風。
任器方圓性終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詠茶十二韻》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莺。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禅師晝卧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铛。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松黃幹旋泛,雲母滑随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别匮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謝中上人寄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桃花》
千株含露态,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莺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落葉》
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
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
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
昨日繁陰在,莺聲樹樹春。
《小松》
發地才過膝,蟠根已有靈。
嚴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後夜蕭騷動,空階蟋蟀聽。
誰于千歲外,吟繞老龍形。
《新秋雨後》
夜雨洗河漢,詩懷覺有靈。
籬聲新蟋蟀,草影老蜻蜓。
靜引閑機發,涼吹遠思醒。
逍遙向誰說,時注漆園經。
《掃地》
日日掃複灑,不容纖物侵。
敢望來客口,道似主人心。
蟻過光中少,苔依潤處深。
門前亦如此,一徑入疏林。
《蟋蟀》
聲異蟪蛄聲,聽須是正聽。
無風來竹院,有月在莎庭。
雖不妨調瑟,多堪伴誦經。
誰人向秋夕,為爾欲忘形。
《看雲》
何峰觸石濕苔錢,便逐高風離瀑泉。
深處卧來真隐逸,上頭行去是神仙。
千尋有影滄江底,萬裡無蹤碧落邊。
長憶舊山青壁裡,繞庵閑伴老僧禅。
《驚秋》
褰簾聽秋信,晚傍竹聲歸。
多故堪傷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綠盡,菡萏堕紅稀。
卻恐吾形影,嫌心與口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