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觀看與紅軍長征相關的影視劇時,幾乎都會出現一個叫做李德的外國人,這個人就是當時中共中央聘請的德國軍事顧問,奧托·布勞恩(1900年-1974年)。在中國工農紅軍的曆史上,李德是一個很特殊的人,而且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人。

李德
李德來到中央蘇區之後,在博古(秦邦憲)的支援下,很快就得到了紅軍的軍事指揮權,長征初期,他又成為軍事最高上司三人團的上司之一。李德在不了解中國國情,不了解中國紅軍的情況下,死搬硬套軍事教條主義,不僅反對遊擊戰術,并且采用極其冒險的硬碰硬戰術,導緻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國紅軍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被迫放棄中央蘇區,開始了艱難、悲壯的兩萬五千裡長征。
博古
1933年9月,李德得到共産國際的準許,他以軍事顧問的身份,到達中央蘇區(江西瑞金)。有了共産國際這把尚方寶劍,李德在蘇區的生活要求極為苛刻。
無論是吃還是住,組織上都盡量地滿足他。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德剛到蘇區不久,就迫不及待地要求組織,為他盡快安排一個漂亮的老婆。
這個要求,讓組織上感到非常為難,第一,紅軍正在進行第五次反圍剿,沒有時間操心這種事;第二,李德是個外國人,本着中外有别的态度,幾乎沒有女性願意和他接觸。
但是李德并沒有是以而消停,他不知在什麼時候,看上了團中央的某位女幹部。有一天,李德刮去胡子、穿戴整齊,騎着大馬就向團中央駐地奔去。
他竟然在大庭廣衆之下,用德語大聲的向女幹部示愛:“你很漂亮,我非常需要你!”女幹部雖然聽不懂,可是卻在李德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到了愛慕之情,這突如其來的一幕,令她非常難堪。
恰巧女幹部的丈夫趕過來,一把推開李德,并且大聲呵斥:“請自重,顧問同志,她是我的妻子,以後不要再來騷擾她”,李德不道德的行為,立即在蘇區傳開,人們紛紛指責他不知羞恥。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博古決定讓婦委主任李堅貞,為李德物色一位妻子。李堅貞找來找去,最後找到了蕭月華,蕭月華聽說要嫁的是個外國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審美觀的原因,使得蕭月華根本無法接受。
但是經過李堅貞三番四次的做說服,蕭月華最終含着淚,勉強的答應。由于語言交流不通、生活習慣不同,這注定是一段不會長久,而且悲劇的婚姻。
雖然蕭月華嫁給了李德,但是并沒有得到李德足夠的尊重,他不高興時就向蕭月華撒氣,有時候因為一件小事,還會對蕭月華大打出手。盡管婚後蕭月華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們的關系依然沒有得到改善。
蕭月華
蕭月華從抗大學習歸來之後,竟發現李德和一個叫做李麗蓮的女演員混在一起,蕭月華和李德狠狠的吵了一架。終于,他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1937年兩人正式離婚,他們的兒子由蕭月華撫養。
離婚後的李德,公開與李麗蓮交往,他們出雙入對、形影不離,一年之後李德和李麗蓮結為夫妻,開始了他的第二段婚姻。在愛情的影響之下,李德似乎也打算定居在中國。
但是1939年8月的某一天,李德突然接到共産國際的通知,讓他回蘇聯述職。李德本想和李麗蓮一同傳回,卻因為李麗蓮沒有護照,而不得同行。至此,這段婚姻也宣告無疾而終,因為在李德離開之後,他們再也沒有見過面。
1949年,李德回到家鄉德國定居,主要工作就是翻譯著作。在李德的回憶錄中,歪曲了很多事實,尤其是他在中國發生的一些事情,而關于在中國的兩段婚姻,李德更是三緘其口、隻字未提。
本文由朝雲曆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