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如今,很多人不認識一個叫李小龍的男人。

成龍大哥功成圓滿、聲望遠播;李小龍逝世46年,漸漸被遺忘。實際上,李小龍闖蕩過好萊塢,提攜過成龍去好萊塢,這招後來被華語影人屢試不爽。

包括李連傑、周潤發、鞏俐、章子怡,現在出演《花木蘭》的劉亦菲亦是如此。他們無不是在走李小龍走過的路,甚至在用李小龍留下過的資源。

幸運的是,他們即使沒在好萊塢闖出一片名堂,但依然有人記得他們。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李小龍名字

李小龍卻被遺忘得好快好快。

也許世界上本沒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不該,實在是不應該。

01

成龍剛出道時,在李小龍的《龍争虎鬥》戲裡跑龍套。成龍從身後抱住李小龍,結果直接被李小龍反制,拽着頭發打。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他給日本武士當替身,又被李小龍一腳飛踹,直接摔出去三米多,門被撞破了!

李小龍很有氣場,他一來片場,别人都怕他。大哥假裝被李小龍打得實疼實疼,卻能得到了李小龍一整天的關心。

為此,大哥傲嬌得意了一輩子。(大哥,原來你這麼有心機啊!)

成龍剛進入武打圈的時候,李小龍的禦用導演之一羅維想把成龍是定位塑造成第二個李小龍。

“因為那個時代,人人都在模仿李小龍。”

因為那個年代,功夫片成功的标準就是李小龍。

成龍很努力很努力地去模仿李小龍,卻被嘲諷一點也都不像。大哥就仔細研究《精武門》和《猛龍過江》這些電影,學習琢磨,無師自通一般地走出了“喜劇功夫”這條路,越走越高。

成龍大火,不少人稱呼他為“李小龍第二”。大哥很反對:

李小龍是唯一的,沒有人能夠取代他。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倫敦唐人街的成龍、李小龍蠟像

更是因為,大哥很感謝李小龍的領路,李小龍是大哥的大哥:

“我想,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人聽說過成龍。”

那麼,在李小龍身上學到了什麼呢?

兩條,成龍很贊同的兩條。

第一,巨大的成功隻跟遠大的抱負相伴。第二,李小龍不是神話,也不是神。

演日本人被李小龍“狠狠”揍了三回的那天,結賬時,成龍就得到了五塊錢。

辛苦、酬勞非常少、離成為李小龍那樣的超級明星幾乎有地球到月球般的距離。

但是,成龍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李小龍慧眼識珠,提攜成龍進好萊塢發展。

是以,成龍無不煽情地回憶:

“對我來說,他現在不是、過去也不是小龍,而是一條巨龍。他曾經是,也将會是李小龍,一個偉大的老師,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好人。”

正是電影《龍争虎鬥》在美國掀起燎原之勢。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龍争虎鬥》美國版海報

李小龍成為中國功夫的化身,李小龍的名字也寫入了美國的流行文化。

其他國家隻要一談及華人,很多外國人腦子裡就會自動聯想“中國人人都會功夫”。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偉大?善良?好人?

一個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男人!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迷弟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的《好萊塢往事》裡被侮辱了。

在電影短短五分鐘的劇情内,李小龍趾高氣昂、目中無人,吹噓自己輕易就能擊倒拳王阿裡。随後被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落魄特技演員打臉,三兩下就被教訓地滿地找牙。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李小龍成為一介“傲慢、愛吹牛的蠢貨”。

這樣的情節設定争議不斷,玷污了國人心中高高在上的李小龍形象,電影被撤檔情有可原。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國外媒體也對電影《好萊塢往事》質疑不少

遺忘李小龍與抹黑李小龍幾乎同時進行。

網上各種質疑李小龍功夫。許多健身人士,認為自己肌肉很大,就覺得李小龍這麼瘦,他的功夫能有多強?!

“打假鬥士”徐曉東甚至揚言,李小龍的功夫是花拳繡腿,沒有實戰意義。

但是,隻要當李小龍的照片挂到Instagram上面,無數的外國友人還是會高喊:Bruce Lee!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難道我們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會讓李小龍被侮辱,淡出我們的視野?

難道我們在未來會全然不記得這個名字的意義,不記得這個人的樣子?

難道會讓李小龍從超級巨星淪落為我們眼中的路人?

02

1970年酷夏,李小龍在一次舉重訓練中腰椎嚴重受傷。

醫生診斷他可能癱瘓,終身無法再練武。

李小龍喊道:

“不讓我練武,我甯可死!”

第二個星期,他就不顧醫院意見,在病床上康複鍛煉。

“Walk on”“Walk on”“Walk on”……

他每天寫下一條這樣的紙條,貼在浴室的鏡子上、門上、牆上,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一個人不能給自己設限。

路上總會有停滞的時候,但不能止步于此。

半年後,李小龍竟然奇迹般康複了,生龍活虎走進練功房練武。

李小龍需要的是——極緻的速度、極緻的力量、極緻的敏銳、極緻的耐力——來支援他的電影拍攝。

他從小身子骨弱,兩條腿一長一短。

但,他用拳在硬地上做俯卧撐;

他擊打盆中的砂石;

他将手指戳入沒開罐的易拉罐;

他肘擊重沙袋鍛煉胯部力量;

他尋找轉體中的平衡感。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在健身運動中,排在腹肌訓練動作難度排行榜的前三名:龍旗。龍旗由李小龍創造,因為得名龍旗。

他的三十二年的人生,要比活了兩倍長的人更有創造力。

一個人充滿生命力而生活時,對死是不感到懼怕的。

年少時他格外調皮霸道、脾氣暴躁易怒。

遇到看不順眼的人,腦海中立刻就會湧現一個跟他一較高低的念頭。

用什麼去挑戰他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拳頭。

第一個挑戰的是什麼?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是5歲那年,日本戰機轟炸香港,自己爬上樓頂,揮舞怒拳對着的那片灰色天空。

1945年,日軍戰機掠過香港天空,帶着“大東亞共榮”的最後一絲幻想。

5歲李小龍爬上樓頂,揮動憤怒的拳鬥,立志驅趕侵略者。

但他沒想到,幾個月後,鬼子繳槍投降了,香港老百姓終于擺脫了那段“大東亞共榮”的苦難日子。

他以為再也揮舞不了那雙反殖民的拳頭了。

他相信隻要拳頭能實作極緻的速度、極緻的力量、極緻的敏銳、極緻的耐力,不順眼的事就能變得順利。

一次弟弟去開門,發現李小龍在門口遮遮掩掩,原來他的一隻眼睛烏青腫脹,弟弟大笑。

李小龍大罵:“如果你認為這樣好笑,你更應該去看看跟我動手的那家夥,他還在滿地找牙呢!”

隻不過随着慢慢長大,他需要的打倒是不認可他的對手。

在那個中國人被瞧不起的年代,李小龍不斷挑戰對手——那些看不起中國人的人。

起初李小龍帶着他的功夫都被忽視被歧視,各路高手覺得那是三腳貓功夫。

于是,20歲時李小龍初出大學就去擊敗世界空手道冠軍山本岡夫。21歲去打敗黑市拳王桑德尼姆。 22歲去擊敗世界跆拳道冠軍李俊九。27歲去擊敗拳王喬·弗雷澤。29歲在世界搏擊大會上用截拳道橫掃各國功夫高手,秒殺前來挑戰的泰拳王乃佛……

李小龍讨厭不被認可,如果輕視他,他就會用拳頭赢回尊重。

(看來,比普希金用槍跟情敵決鬥來得更科學健康)

也許傳說有些誇張,說他打敗了500位世界拳王,但那些拳王、冠軍、國術家在被他打敗後無不心悅誠服,互相交流武藝武德,助力李小龍廣開武館。

(李小龍示範功夫,瞧黑人小哥那絕望的表情)

這正是李小龍徹底讓華人在白人的世界中有了身份的原因。

“也許我說不過你,但我能用拳頭打倒你,讓你尊敬!”

03

21歲,李小龍考入華盛頓大學。

他是一個好學生,更是一個武癡。

他發了瘋似的逢人就切磋,和美國國術家們亦師亦友,還到處開武館。

(李小龍與伊諾山度示範功夫,伊諾山度後來成為李小龍的嫡傳弟子,他也是美國最有名的國術家。)

李小龍為了強筋健骨,服用大量營養劑,吃生牛肉。

特地向國外定制了一部“高壓電擊肌肉震蕩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通電五分鐘,收效一整天。

(李小龍當衆示範一指禅絕技)

短期内效果驚人,但是導緻練功過度,害了身體機能。

李小龍才管不了這些,他要的是“更快、更高、更強”。

他的出拳速度之快能夠達到1秒4次。他體重雖然隻有140磅,但是能夠輕易擊倒350磅的人。

李小龍開始小有名氣,為此1965年,好萊塢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與他簽約,簽約前有段面試。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極度的禮貌謙虛,與《好萊塢往事》中吹牛的小醜形象截然不同。

他就是這樣的人: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絕不會承認是第二。

一年後,他就獲得機會,參演電視劇《青蜂俠》,飾演配角加藤。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名字是日本式的,服裝是中國式的,帽子是美國司機式的。就是美國人臆想的奇怪亞裔。

李小龍的表演可謂大放異彩,導演和編劇為了讓白人主角的星光不被遮掩,後面幾集強行删減了他的戲份。

《青蜂俠》的成功讓他躊躇滿志,他在一張便箋上,用英文寫下了著名的《我的明确目标》: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我,李小龍,會成為美國最高片酬的東方巨星。作為回報,我将奉獻最刺激的表演,并竭盡我作為演員的才能。從1970年開始,我會揚名世界。從那以後,直到1980年底,我會賺到1000萬美金以上的财富。然後,我将随心所欲地生活,獲得内心的和諧與幸福。”

有商人來找李小龍,希望将他包裝成現實版的加藤,戴“加藤面具”、穿“加藤服裝”,開“加藤”連鎖武館。

李小龍拒絕了,給的原因很簡單:

我是中國人,我隻穿唐裝!

他的亞裔身份,讓他隻能以配角身份參演《無敵鐵探長》《醜聞喋血》《可愛的女人》等影視作品,影響力也不溫不火。

等到《可愛的女人》客串完、女兒李香凝生下來,他有些對職業前景的失望。

為了呆在好萊塢,他花光了開武館賺的錢,還借了幾千美元,導緻生計一度難以維持。

他找了個地方把便箋藏了起來,焦慮地思考着職業發展該往哪裡走。

盡管面臨生存困境,李小龍還是拒絕出演任何有辱人格或國格的角色。

他告訴那些邀約者:

我甯願餓死,也不會将自己賤賣!

好萊塢容不下我,那就回香港!

回香港拍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三部影片。

(《精武門》結尾,陳真走出精武門的大門,飛身淩空騰起,犧牲自己換來精武門的平安,槍聲大作,愛國英雄被反動勢力殺害,畫面就此定格)

1972年的《精武門》,講述了霍元甲被日本人毒害後,其高足陳真為師傅報仇雪恨的故事。

這個故事經典得不能再經典,是最李小龍特色的電影。

多少年後的寶島台灣,一個叫周傑倫的年輕人在歌裡緻敬:“東亞病夫的招牌已被我一腳踢開。”

電影還留下了“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的經典表情圖。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部部創造票房奇迹,李小龍揚名海外,美國群眾中已經有不少人将這個動作迅猛的黃皮膚小子視為偶像。

好萊塢見狀,于1973年同李小龍合作《龍争虎鬥》。

美國劇本寫的名字是《血與鋼》,李小龍很不滿意,他改為《龍争虎鬥》,說這樣才有東方味。

我要讓你們看到真正的東方功夫!

為此編劇進行大篇幅地修改,但還是被李小龍斃了。

他把這名美國金牌編劇罵的狗血淋頭:

“簡直是個外行,是個傻帽。”

他也非常不滿他們“動手動腳”,向他們嘶吼:

“為什麼少林高徒會是你們美國人?”

“為什麼還要在劇本之外新加兩個男角?”

美國資本想要好萊塢式大片的效果,這脫離了李小龍的預想。

即使李小龍所能做的就是——妥協、怼人、妥協、怼人……雖然如此,但就像李小龍那句名言說的:

“沒有商量的餘地,寶貝。除非你在之前就殺了我。”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龍争虎鬥》片場

好萊塢大佬即使搞了這麼多小動作,李小龍的《龍争虎鬥》在美國依舊掀起燎原之勢。

上映一年後,學李小龍舞雙截棍的人太多,常常爆發街頭鬥毆,紐約市不得不專門頒布了一項雙節棍禁令。

一直到2018年,布魯克林聯邦法院才解除禁令。

李小龍憑借一雙手、一雙腳,硬生生打通了邁向好萊塢的道路。

難怪周星馳曾說:“功夫是有搞頭滴!”

李小龍去過美國,闖蕩過好萊塢,這樣的路後來被成龍、李連傑、周潤發、鞏俐、章子怡、現在的劉亦菲走過。

未來将被更多走向全世界的華人影星學習借鑒!也許李小龍帶給華人、帶給世界的意義,早已被我們低估太多。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也許歐美人比我們更熱愛李小龍,更在緻敬李小龍。

而這何嘗不是我們的悲哀。

04

李小龍拍攝《死亡遊戲》,靈感來自佛教的典故“七級浮屠”:

一位絕頂高手,為了奪得傳說中的稀世珍寶而獨闖七層寶塔,經過殊死搏鬥後終于到達塔頂。

多年以後,情節被青年吳京主演的電視劇《太極宗師》借用。

其實塔頂裡根本沒有稀世珍寶,而隻有一張紙條,上面寫着一句古老的偈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曆程。”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NBA巨星賈巴爾在看了《龍争虎鬥》等電影後,慕名前來拜李小龍為師,客串《死亡遊戲》的演出

由生到死,一語成谶。

拍攝間隙,1973年7月20日晚,李小龍在影星丁佩家中的床上昏睡片刻,他醒來後,呼叫止痛藥。

身邊人見狀況不妙,呼叫救護車,但最終不治身亡,享年32歲零8個月。

《死亡遊戲》因為失去了李小龍而最終倉皇收場。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死亡遊戲》與《殺死比爾》中的主角造型。昆廷·塔倫蒂諾模仿李小龍

李小龍的人生,絢爛地活着,靜美地死去。官方宣布的死因:服用止疼藥物過敏而引起腦部水腫,進而導緻死亡。

他來了,帶着華人之光的輝煌而來;他走了,看不到自己的傳奇每時每刻在全世界上演。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他走後,越來越看不到更多剛健男兒為國争光,也許更多的是“娘炮”藝人刷着流量、炒作票房;

越來越看不到功夫用來強身健體,更多的是太極大師闫芳和量子波動速讀的蠱惑人心。可惜他那能打出350磅力量的拳腳停留在了1973年。

李小龍:我是成龍、周星馳的偶像

香港李小龍雕像

以後十年、二十年甚至永遠,都應該有一代代人去紀念。追随他的功夫,追随他的腳步,将中華文化,中國功夫推向全世界。

李小龍上不上熱搜已經無所謂了。

或許他如果不那麼英年早逝,現在已擁有一個更偉大的李小龍時代,更多更多人的愛戴。

隻是他離開了,我們很想他。

來時皇帝去時仙,老子就叫李小龍。

李小龍作為唯一的華人入選了“二十世紀十大世界偶像”,就像周星馳電影裡告誡我們的,雖然已經離開了,但浩然正氣長存。

若要死後不朽,必先活的精彩。

不争強好勝、不拼盡全力,怎麼知道自己可以夠到怎麼樣的天空。

其實,人人都可以是李小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