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如今,很多人不认识一个叫李小龙的男人。

成龙大哥功成圆满、声望远播;李小龙逝世46年,渐渐被遗忘。实际上,李小龙闯荡过好莱坞,提携过成龙去好莱坞,这招后来被华语影人屡试不爽。

包括李连杰、周润发、巩俐、章子怡,现在出演《花木兰》的刘亦菲亦是如此。他们无不是在走李小龙走过的路,甚至在用李小龙留下过的资源。

幸运的是,他们即使没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名堂,但依然有人记得他们。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李小龙名字

李小龙却被遗忘得好快好快。

也许世界上本没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不该,实在是不应该。

01

成龙刚出道时,在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戏里跑龙套。成龙从身后抱住李小龙,结果直接被李小龙反制,拽着头发打。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他给日本武士当替身,又被李小龙一脚飞踹,直接摔出去三米多,门被撞破了!

李小龙很有气场,他一来片场,别人都怕他。大哥假装被李小龙打得实疼实疼,却能得到了李小龙一整天的关心。

为此,大哥傲娇得意了一辈子。(大哥,原来你这么有心机啊!)

成龙刚进入武打圈的时候,李小龙的御用导演之一罗维想把成龙是定位塑造成第二个李小龙。

“因为那个时代,人人都在模仿李小龙。”

因为那个年代,功夫片成功的标准就是李小龙。

成龙很努力很努力地去模仿李小龙,却被嘲讽一点也都不像。大哥就仔细研究《精武门》和《猛龙过江》这些电影,学习琢磨,无师自通一般地走出了“喜剧功夫”这条路,越走越高。

成龙大火,不少人称呼他为“李小龙第二”。大哥很反对:

李小龙是唯一的,没有人能够取代他。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伦敦唐人街的成龙、李小龙蜡像

更是因为,大哥很感谢李小龙的领路,李小龙是大哥的大哥:

“我想,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人听说过成龙。”

那么,在李小龙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两条,成龙很赞同的两条。

第一,巨大的成功只跟远大的抱负相伴。第二,李小龙不是神话,也不是神。

演日本人被李小龙“狠狠”揍了三回的那天,结账时,成龙就得到了五块钱。

辛苦、酬劳非常少、离成为李小龙那样的超级明星几乎有地球到月球般的距离。

但是,成龙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李小龙慧眼识珠,提携成龙进好莱坞发展。

所以,成龙无不煽情地回忆:

“对我来说,他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小龙,而是一条巨龙。他曾经是,也将会是李小龙,一个伟大的老师,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

正是电影《龙争虎斗》在美国掀起燎原之势。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龙争虎斗》美国版海报

李小龙成为中国功夫的化身,李小龙的名字也写入了美国的流行文化。

其他国家只要一谈及华人,很多外国人脑子里就会自动联想“中国人人都会功夫”。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伟大?善良?好人?

一个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男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迷弟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好莱坞往事》里被侮辱了。

在电影短短五分钟的剧情内,李小龙趾高气昂、目中无人,吹嘘自己轻易就能击倒拳王阿里。随后被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落魄特技演员打脸,三两下就被教训地满地找牙。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李小龙成为一介“傲慢、爱吹牛的蠢货”。

这样的情节设置争议不断,玷污了国人心中高高在上的李小龙形象,电影被撤档情有可原。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国外媒体也对电影《好莱坞往事》质疑不少

遗忘李小龙与抹黑李小龙几乎同时进行。

网上各种质疑李小龙功夫。许多健身人士,认为自己肌肉很大,就觉得李小龙这么瘦,他的功夫能有多强?!

“打假斗士”徐晓东甚至扬言,李小龙的功夫是花拳绣腿,没有实战意义。

但是,只要当李小龙的照片挂到Instagram上面,无数的外国友人还是会高喊:Bruce Lee!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难道我们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会让李小龙被侮辱,淡出我们的视野?

难道我们在未来会全然不记得这个名字的意义,不记得这个人的样子?

难道会让李小龙从超级巨星沦落为我们眼中的路人?

02

1970年酷夏,李小龙在一次举重训练中腰椎严重受伤。

医生诊断他可能瘫痪,终身无法再练武。

李小龙喊道:

“不让我练武,我宁可死!”

第二个星期,他就不顾医院意见,在病床上康复锻炼。

“Walk on”“Walk on”“Walk on”……

他每天写下一条这样的纸条,贴在浴室的镜子上、门上、墙上,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一个人不能给自己设限。

路上总会有停滞的时候,但不能止步于此。

半年后,李小龙竟然奇迹般康复了,生龙活虎走进练功房练武。

李小龙需要的是——极致的速度、极致的力量、极致的敏锐、极致的耐力——来支持他的电影拍摄。

他从小身子骨弱,两条腿一长一短。

但,他用拳在硬地上做俯卧撑;

他击打盆中的砂石;

他将手指戳入没开罐的易拉罐;

他肘击重沙袋锻炼胯部力量;

他寻找转体中的平衡感。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在健身运动中,排在腹肌训练动作难度排行榜的前三名:龙旗。龙旗由李小龙创造,因为得名龙旗。

他的三十二年的人生,要比活了两倍长的人更有创造力。

一个人充满生命力而生活时,对死是不感到惧怕的。

年少时他格外调皮霸道、脾气暴躁易怒。

遇到看不顺眼的人,脑海中立刻就会涌现一个跟他一较高低的念头。

用什么去挑战他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拳头。

第一个挑战的是什么?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是5岁那年,日本战机轰炸香港,自己爬上楼顶,挥舞怒拳对着的那片灰色天空。

1945年,日军战机掠过香港天空,带着“大东亚共荣”的最后一丝幻想。

5岁李小龙爬上楼顶,挥动愤怒的拳斗,立志驱赶侵略者。

但他没想到,几个月后,鬼子缴枪投降了,香港老百姓终于摆脱了那段“大东亚共荣”的苦难日子。

他以为再也挥舞不了那双反殖民的拳头了。

他相信只要拳头能实现极致的速度、极致的力量、极致的敏锐、极致的耐力,不顺眼的事就能变得顺利。

一次弟弟去开门,发现李小龙在门口遮遮掩掩,原来他的一只眼睛乌青肿胀,弟弟大笑。

李小龙大骂:“如果你认为这样好笑,你更应该去看看跟我动手的那家伙,他还在满地找牙呢!”

只不过随着慢慢长大,他需要的打倒是不认可他的对手。

在那个中国人被瞧不起的年代,李小龙不断挑战对手——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人。

起初李小龙带着他的功夫都被忽视被歧视,各路高手觉得那是三脚猫功夫。

于是,20岁时李小龙初出大学就去击败世界空手道冠军山本冈夫。21岁去打败黑市拳王桑德尼姆。 22岁去击败世界跆拳道冠军李俊九。27岁去击败拳王乔·弗雷泽。29岁在世界搏击大会上用截拳道横扫各国功夫高手,秒杀前来挑战的泰拳王乃佛……

李小龙讨厌不被认可,如果轻视他,他就会用拳头赢回尊重。

(看来,比普希金用枪跟情敌决斗来得更科学健康)

也许传说有些夸张,说他打败了500位世界拳王,但那些拳王、冠军、武术家在被他打败后无不心悦诚服,互相交流武艺武德,助力李小龙广开武馆。

(李小龙示范功夫,瞧黑人小哥那绝望的表情)

这正是李小龙彻底让华人在白人的世界中有了身份的原因。

“也许我说不过你,但我能用拳头打倒你,让你尊敬!”

03

21岁,李小龙考入华盛顿大学。

他是一个好学生,更是一个武痴。

他发了疯似的逢人就切磋,和美国武术家们亦师亦友,还到处开武馆。

(李小龙与伊诺山度示范功夫,伊诺山度后来成为李小龙的嫡传弟子,他也是美国最有名的武术家。)

李小龙为了强筋健骨,服用大量营养剂,吃生牛肉。

特地向国外定制了一部“高压电击肌肉震荡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通电五分钟,收效一整天。

(李小龙当众示范一指禅绝技)

短期内效果惊人,但是导致练功过度,害了身体机能。

李小龙才管不了这些,他要的是“更快、更高、更强”。

他的出拳速度之快能够达到1秒4次。他体重虽然只有140磅,但是能够轻易击倒350磅的人。

李小龙开始小有名气,为此1965年,好莱坞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与他签约,签约前有段面试。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极度的礼貌谦虚,与《好莱坞往事》中吹牛的小丑形象截然不同。

他就是这样的人: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是第二。

一年后,他就获得机会,参演电视剧《青蜂侠》,饰演配角加藤。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名字是日本式的,服装是中国式的,帽子是美国司机式的。就是美国人臆想的奇怪亚裔。

李小龙的表演可谓大放异彩,导演和编剧为了让白人主角的星光不被遮掩,后面几集强行删减了他的戏份。

《青蜂侠》的成功让他踌躇满志,他在一张便笺上,用英文写下了著名的《我的明确目标》: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我,李小龙,会成为美国最高片酬的东方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最刺激的表演,并竭尽我作为演员的才能。从1970年开始,我会扬名世界。从那以后,直到1980年底,我会赚到1000万美金以上的财富。然后,我将随心所欲地生活,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幸福。”

有商人来找李小龙,希望将他包装成现实版的加藤,戴“加藤面具”、穿“加藤服装”,开“加藤”连锁武馆。

李小龙拒绝了,给的原因很简单:

我是中国人,我只穿唐装!

他的亚裔身份,让他只能以配角身份参演《无敌铁探长》《丑闻喋血》《可爱的女人》等影视作品,影响力也不温不火。

等到《可爱的女人》客串完、女儿李香凝生下来,他有些对职业前景的失望。

为了呆在好莱坞,他花光了开武馆赚的钱,还借了几千美元,导致生计一度难以维持。

他找了个地方把便笺藏了起来,焦虑地思考着职业发展该往哪里走。

尽管面临生存困境,李小龙还是拒绝出演任何有辱人格或国格的角色。

他告诉那些邀约者:

我宁愿饿死,也不会将自己贱卖!

好莱坞容不下我,那就回香港!

回香港拍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影片。

(《精武门》结尾,陈真走出精武门的大门,飞身凌空腾起,牺牲自己换来精武门的平安,枪声大作,爱国英雄被反动势力杀害,画面就此定格)

1972年的《精武门》,讲述了霍元甲被日本人毒害后,其高足陈真为师傅报仇雪恨的故事。

这个故事经典得不能再经典,是最李小龙特色的电影。

多少年后的宝岛台湾,一个叫周杰伦的年轻人在歌里致敬:“东亚病夫的招牌已被我一脚踢开。”

电影还留下了“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的经典表情图。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部部创造票房奇迹,李小龙扬名海外,美国民众中已经有不少人将这个动作迅猛的黄皮肤小子视为偶像。

好莱坞见状,于1973年同李小龙合作《龙争虎斗》。

美国剧本写的名字是《血与钢》,李小龙很不满意,他改为《龙争虎斗》,说这样才有东方味。

我要让你们看到真正的东方功夫!

为此编剧进行大篇幅地修改,但还是被李小龙毙了。

他把这名美国金牌编剧骂的狗血淋头:

“简直是个外行,是个傻帽。”

他也非常不满他们“动手动脚”,向他们嘶吼:

“为什么少林高徒会是你们美国人?”

“为什么还要在剧本之外新加两个男角?”

美国资本想要好莱坞式大片的效果,这脱离了李小龙的预想。

即使李小龙所能做的就是——妥协、怼人、妥协、怼人……虽然如此,但就像李小龙那句名言说的:

“没有商量的余地,宝贝。除非你在之前就杀了我。”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龙争虎斗》片场

好莱坞大佬即使搞了这么多小动作,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在美国依旧掀起燎原之势。

上映一年后,学李小龙舞双截棍的人太多,常常爆发街头斗殴,纽约市不得不专门颁布了一项双节棍禁令。

一直到2018年,布鲁克林联邦法院才解除禁令。

李小龙凭借一双手、一双脚,硬生生打通了迈向好莱坞的道路。

难怪周星驰曾说:“功夫是有搞头滴!”

李小龙去过美国,闯荡过好莱坞,这样的路后来被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巩俐、章子怡、现在的刘亦菲走过。

未来将被更多走向全世界的华人影星学习借鉴!也许李小龙带给华人、带给世界的意义,早已被我们低估太多。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也许欧美人比我们更热爱李小龙,更在致敬李小龙。

而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悲哀。

04

李小龙拍摄《死亡游戏》,灵感来自佛教的典故“七级浮屠”:

一位绝顶高手,为了夺得传说中的稀世珍宝而独闯七层宝塔,经过殊死搏斗后终于到达塔顶。

多年以后,情节被青年吴京主演的电视剧《太极宗师》借用。

其实塔顶里根本没有稀世珍宝,而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古老的偈语:“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NBA巨星贾巴尔在看了《龙争虎斗》等电影后,慕名前来拜李小龙为师,客串《死亡游戏》的演出

由生到死,一语成谶。

拍摄间隙,1973年7月20日晚,李小龙在影星丁佩家中的床上昏睡片刻,他醒来后,呼叫止痛药。

身边人见状况不妙,呼叫救护车,但最终不治身亡,享年32岁零8个月。

《死亡游戏》因为失去了李小龙而最终仓皇收场。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死亡游戏》与《杀死比尔》中的主角造型。昆廷·塔伦蒂诺模仿李小龙

李小龙的人生,绚烂地活着,静美地死去。官方宣布的死因:服用止疼药物过敏而引起脑部水肿,从而导致死亡。

他来了,带着华人之光的辉煌而来;他走了,看不到自己的传奇每时每刻在全世界上演。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他走后,越来越看不到更多刚健男儿为国争光,也许更多的是“娘炮”艺人刷着流量、炒作票房;

越来越看不到功夫用来强身健体,更多的是太极大师闫芳和量子波动速读的蛊惑人心。可惜他那能打出350磅力量的拳脚停留在了1973年。

李小龙:我是成龙、周星驰的偶像

香港李小龙雕像

以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永远,都应该有一代代人去纪念。追随他的功夫,追随他的脚步,将中华文化,中国功夫推向全世界。

李小龙上不上热搜已经无所谓了。

或许他如果不那么英年早逝,现在已拥有一个更伟大的李小龙时代,更多更多人的爱戴。

只是他离开了,我们很想他。

来时皇帝去时仙,老子就叫李小龙。

李小龙作为唯一的华人入选了“二十世纪十大世界偶像”,就像周星驰电影里告诫我们的,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浩然正气长存。

若要死后不朽,必先活的精彩。

不争强好胜、不拼尽全力,怎么知道自己可以够到怎么样的天空。

其实,人人都可以是李小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