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用拳擊規則,李小龍打得過泰森嗎?泰森:我會把他打死

李小龍和邁克·泰森相比,誰強誰弱?這是一種大膽的比較,每一個截拳道愛好者都希望一代宗師李小龍,能憑借着獨創的功夫戰勝任何體格的強勁對手,這是信心,也是追求。

的确,逐兔搏貓不算英雄,降龍伏虎才是豪傑。任何門派的功夫,如果不追求克敵制勝,特别是克強勁之敵,勝暴虐之寇,那麼,它将最終陷入花拳繡腿的泥潭,因為它忽視了功夫的靈魂——“武”。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功夫是武道,文以載道,武以行俠,實為良訓。然而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也不敢說自己文章天下無人可比,因為你小說寫得好,可散文未必勝過他人;你詩歌寫得好,可戲劇未必勝過他人。即使是同一體裁的文章,由于标準不同,很容易形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局面。

但是武就不一樣了,不管你的功夫門派淵源多麼久遠,鼻祖是多麼名聲遐迩的人物,有多少神功絕技,評價的标準隻有一個——打!

一打勝負立現,用不着多費口舌,拳腳見真章,這正是武道之道。

截拳道素來以兇狠、淩厲、實用見長,一代功夫李小龍憑此技獨步影壇和武壇,傲視群雄。

當年号稱拳壇“犀牛”的泰森也是如日中天,拳打天下無敵手,超人的攻擊力和抗擊打能力令人驚異叫絕,大有讓所有拳擊好手談之色變的霸主威風。

高下立判

那麼,“功夫之王”李小龍和“犀牛”泰森孰強孰弱呢?

撇開盛名不談,單從實力方面比較,高下立判:

李小龍體重60公斤,身高1.72米,泰森體重近百公斤,身高1.82米。如此強烈的反差,很難讓人不看好泰森,更何況泰森重拳在500磅之上,而李小龍的重拳紀錄僅為350磅。泰森體壯如牛,抗擊打能力超凡脫俗,而身輕體單的李小龍是難以承受重量級拳手的一記重拳的。

從身體條件而言,李小龍是無法與泰森相比的,泰森何止是李小龍的勁敵,簡直就是李小龍的克星。難怪泰森曾說過“如果無視拳擊規則,我會把他打死”這樣的話。

那麼,一個體格相對薄弱的人,究竟能不能戰勝高大強壯的敵手呢?

能否以弱勝強?

讓我們來看看曆史上的幾次較量:

上世紀70年代,泰拳之王乃佛屬輕量級拳手,與歐美搏擊名家的身高體重無法相比,可是當乃佛領數名拳手遠征美國時,其勢如破竹,真是八面威風,不可一世,屢屢戰勝體重超過自己幾十磅、體壯如牛的黑人拳手,名噪一時,無人敢敵。

1968年,日本極真會空手道組織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全接觸式比賽。著名選手綠健兒,身高不滿1.68米,在無差别級比賽中,發揚自己身體輕巧的優勢,運用淩厲的騰空腿法,屢屢戰勝體重90公斤以上的對手,橫掃諸多好手,勇奪第一。

戰勝勁敵的奧秘

諸多的事實告訴我們,以弱勝強是完全可能的,從各種較量的分析比較中,我們也可以概括出戰勝勁敵的奧秘:

第一是信心和勇氣。

李小龍曾說,你不妨把自己當成獲得冠軍的人物,以此來增加信心。

很難想像,一隻綿羊在豺狼面前會産生多大的信心和勇氣。如果你有良好的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韌性,經過系統而嚴格的搏擊訓練,有相當的功夫實力為基礎,那麼自然會産生信心和勇氣。而這又會産生良性循環,越有功夫則越有信心和勇氣,越有信心和勇氣則越能發揮出超常的功夫。

第二個是速度。

李小龍的反應快,拳腳速度也快,這也為他發揮截拳道簡潔的動作奠定了基礎。

打個比方,子彈不過幾十克,為什麼能擊倒老虎、大象,就是因為有速度,可以設想一下,一個人的拳頭如果能達到子彈的速度,他的功夫将打遍天下無敵手,因為拳頭的品質比子彈大。當然這不可能,因為違背了人類的生理極限。

但我們完全可以用各種方法挖掘生理潛力,把速度提高到生理極限的程度,有了速度,也就有了攻擊力了。

第三就是攻擊的立體化。

截拳道以無法為有法,以有限為無限,隻要是能克敵制勝的方法,無所不用——頭撞、口咬、肩頂、膝擊……無所不用才能變弱為強。但從拳法來看,很少有人能勝過泰森,如果放棄了立體化攻擊,無異于以卵擊石。

前世界級重量級拳王阿裡曾造訪日本,與東京一日本國術家表演比賽:日本國術家知道拳頭打不過對方,是以開場就實用躺腿法,讓阿裡無所适從。

雖然是表演賽,阿裡也吃了不少苦頭,他的腿被日本國術家踢出一道血口,後來化膿感染,險些因掉以輕心而截肢。

“有得打”

那麼,李小龍是否能戰勝泰森這樣強勁的對手呢?

李小龍生前,泰森曾慕名拜訪過他。事後,有人問李小龍,能否打過泰森。

李小龍說,如果以拳擊規則較量,當是泰森取勝可能性較大;如果放手一搏,那将“有得打”。

好一句“有得打”!一代宗師的自信就從這不卑不亢的三個字中,從容不迫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