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貓“生性冷漠”?真相是……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貓“生性冷漠”?真相是……

狗狗們似乎生來就無法掩飾内心的情緒——它們會坐立不安、嗅來嗅去、搖晃尾巴以示滿足、緊張或純粹的喜悅。我們能輕易看穿它們的心思。

貓咪的肢體語言也比較複雜——顫動的尾巴、皺起的皮毛、耳朵和胡須的指向都會揭示它們的情緒狀态。呼噜聲通常(但并非總是如此)代表友善或滿足。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借助肢體語言,辨識出眼前的貓咪是否好惹。

衆所周知,狗和人類親密無間。而已被馴化數千年的貓似乎仍有待改善公衆形象。很多人認為,獨立的性格是很加分的特質,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貓過于冷傲與自私。讨厭貓的人聲稱貓隻有在饑腸辘辘時,才會親近人類。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貓“生性冷漠”?真相是……

貓貓的鏟屎官們一定會覺得這些說法毫無理據,他們堅稱貓貓和狗狗一樣,都與主人感情深厚。既然如此,為何仍有人覺得貓貓又冷漠又不友善呢?他們錯了嗎?

想知道貓為何看起來不夠友善,就要先了解它們被馴化的過程。和狗相比,貓被馴化的過程比較緩慢,而且跟狗不太一樣。

大約在1萬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東村落出現了首批被馴化的貓。當時的貓并不依靠人類喂養,人類引導它們看守糧倉,以捕捉老鼠和其他害蟲為生。從一開始,貓與人類的親近程度就不如狗,畢竟狗會幫人打獵,共同分享獵物。

現在在沙發上蜷縮着,或在書架頂端俯視着你的貓,還保留着許多被馴化前的本性,譬如狩獵、巡視領地、獨占地盤;和狗相比,貓和其祖先更相似。人類尚未完全馴化貓的野性。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貓“生性冷漠”?真相是……

“人類大多誤解了貓,”國際貓咪護理中心(International Cat Care)的獸醫凱倫·希斯坦德(Karen Hiestand)說:“狗和人類非常相似,一起生活了很久,從某種程度上說,二者在共同進化。貓被馴化的時間更短,其祖先也不是群居動物。”

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喜愛獨居,隻有在交配期才會尋找同類。“人類馴化的獨居動物隻有貓,其他被馴化的動物都是群居動物。”

貓如此的與衆不同,難怪我們會誤解它們發出的訊息。

希斯坦德說:“因為貓獨立自主,會自己照顧自己,是以喜歡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但人類是否能接受貓的生活方式完全是另一回事兒,有些人希望貓能像人或像狗一樣,但這是不可能的。”

雖說針對貓咪情緒和社會性的研究比針對狗的落後很多,但近年來也算有所增長。大多數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已表明貓和人類的關系相當複雜。

“受基因影響,貓和人之間的關系千差萬别,它們與人類親密與否取決于出生後前6或8周的經曆,如果在這一時期貓咪與人類相處愉快,那麼它們可能更喜歡人類,更願意跟人類一起閑逛。”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貓“生性冷漠”?真相是……

家貓和人類的親近程度各有不同。一見到人類就或躲或逃的流浪貓更像野貓。在地中海和日本等地,某些漁村聚集了許多流浪貓團體,它們十分友善,善于迎合喂養它們的居民。

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貓也各有不同;有的會和人類保持距離,有的則非常黏人。

如果我們想和貓咪親密無間,需要做些什麼呢?

和狗一樣,貓主要通過肢體動作而非聲音進行交流。研究貓咪行為的博士研究所學生克裡斯廷·瓦伊塔爾(Kristyn Vitale)表示,“和狗相比,人們更難讀懂貓的肢體語言”。但這顯然不能怪貓。

英國普次茅斯大學(Portsmou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狗狗能模仿嬰兒的表情,這激發了主人的憐愛之情,也是狗比貓更容易赢得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狗狗眼睛周圍的肌肉能提高内眉——而其祖先狼并不具備這一能力。“狗狗眼”不是陳詞濫調,而是逐漸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優勢,這一優勢加強了狗與人的情感聯系。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貓“生性冷漠”?真相是……

然而,貓貓沒有那種肌肉。貓的眼神看起來有些冷漠無情,兩隻貓對視可能是即将大打出手的前兆。但當貓緩慢眨眼從房間另一側看向你時,意義則完全不同——它們在表達愛意。把頭轉到另一邊也不代表不屑,而是在放松自己。

瓦伊塔爾曾在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進行過這樣的研究:主人把貓和狗單獨留在房間内,一段時間後才會突然傳回。“有趣的是,大部分貓隻會在主人傳回時迎上前去,之後它們會獨自探索房間,很少再回到主人身邊,但其實狗也差不多如此。”

瓦伊塔爾說:“如果狗狗在滿房間亂跑、玩兒完玩具之後回到主人身邊,我們也不至于如此擔心。”研究人員将這種現象稱之為“安全型依戀”——當主人傳回時,貓和狗都會平靜下來,這表示它們和主人有強烈的情感聯系。

瓦伊塔爾說:“人類對動物的預期偏差會影響動物的行為。”指望貓和狗一樣熱情,其實是在強迫它們違背本性。

希斯坦德說,部分問題在于,人類一直在忽視貓與狗性情不同的事實,即使是受訓多年的專家也難以幸免。她說:“2007年時,我參加了一個會議,當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個白癡。許多關于貓的基本資訊,譬如它們喜歡把吃飯和喝水的地方區分開,我都不知道。研究的視角是全新的,一旦你意識到你對貓咪的了解是錯誤的,你就會開始學習有趣的東西。”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貓“生性冷漠”?真相是……

貓喜歡在人身上蹭來蹭去。以前人們認為貓是在标記領地,就像野貓會在樹上或标志物上磨蹭以劃分地盤一樣。但實際上,貓在人身上磨蹭通常是聯系彼此的象征——貓會把身上的氣味蹭到你身上,也會把你的氣味蹭到自己身上。它們還會這樣蹭貓咪盟友。創造“共同氣味”是貓貓分辨敵友的方式。

希斯坦德說,關鍵之處在于:放松的貓更想交朋友。“食物、水、吃喝拉撒的地方都令它們心滿意足之後,它們才有心情社交。”

是以,當你下次回家時,如果發現你的貓在沙發上動也不動地看着你,或慵懶地躺在走廊打着哈欠,請不要失望,其實貓在用自己的方式歡迎你回家。

資料:利維坦、科普中國

編輯:葉嘉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