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作者:書本放映

馬丁•斯科塞斯曾經說過:“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的電影,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作為美國知名的獨立導演、黑色導演以及B級片導演,富勒的作品都有極強的可看性,故事精彩、節奏緊湊、以及那些極富個人魅力的角色,同時,緊張氛圍的營造也是富勒的拿手好戲,這一切都會将看他電影的人吸引至沉迷。

同時,他一生專注于反戰及反種族主義等題材,這也讓他的作品在好看的同時還有很強的思想深度。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本片是由塞缪爾•富勒于1950年執導的黑白電影,根據19世紀美國著名的騙子詹姆斯•安德森•利夫斯的故事改編。電影開始,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群官員正在讨論相關事宜。他們身着晚禮服,白頭鶴發,小口啜飲白蘭地酒,大口抽着雪茄煙。其中有一位表情僵直的中年男子,他的出現仿佛是熒屏上突兀的畫外音,此人名字叫做哈德利。

當解說員哈德利向我們逐層闡述利夫斯的秘密之後,導演富勒引領觀衆們從1912年穿梭至久遠前的1872年。由于美國政府承認西班牙殖民者的土地所有權,好多無知的人都得到了土地,聖達菲的土地官利夫斯為了私吞亞利桑那州的整片領土,而僞造了西班牙政府贈地的相關檔案,自行編寫了曆史:他創造了一個叫米格爾•德•帕拉塔的人,并既定為亞利桑那的第一位男爵。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憑着其卓越的僞裝技能,利夫斯來到西班牙的一所修道院裡,謊稱小女孩索菲亞是米格爾•德•帕拉塔男爵的唯一後人,并成功說服其養父佩皮拖•阿瓦内茨接受事實。幾人回到利夫斯在聖達菲的家,請來拉斯維加斯學院畢業的諾瑪當家教,從各種形态禮儀、看圖識字,對女男爵索菲亞•德•帕拉塔進行“形象改造”。剛開始接受啟蒙的索菲亞敏而好學,利夫斯也沒忘記給她灌輸高貴公主追求幸福的向往。還教她亞裡斯多德語錄:“高貴不在于你擁有什麼,而在于你值得擁有什麼。”

同時,利夫斯跑到大山深處制造“摩崖石刻”,大書特書。鑽進圖書館僞造帕拉塔家族曆史,僞造了索菲亞•德•帕拉塔的出身記錄,僞造了帕拉塔夫婦的墳葬…待美洲大陸的曆史印記做好,又乘船前往西班牙,找到存放國王檔案檔案的修道院,韬光養晦三四年,潛心練習古文寫作。然後假裝不經意地留一張在上司桌子上,讓人家覺得他是個人才,招為古書抄寫注釋員。這樣,他便成功地篡改了皇帝“手谕”,達到了“國王費迪南德六世賜予土地”有據可查的目的。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十年之後,此時利夫斯回到美國,利夫斯已經成年。利夫斯對阿瓦内茨說準備和索菲亞結婚,阿瓦内茨以為他瘋了,然而索菲亞還真的嫁給了他。這場婚姻的促成,并不是因為利夫斯愛索菲亞,而是因為他試圖繼承領土的計劃。顯而易見,索菲亞愛上了這位年輕的紳士,而利夫斯一心隻是為了即将到來的土地和财富。

利夫斯有一句“女人我見過不少。但一見到你,我就覺得恐懼”。除了索菲亞,他至少對三個以上女人說過同樣的話。所有花哨的聰慧,通過哈德利的叙述得以展現,都在利夫斯良好而嚴謹的執行中保持。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利夫斯的故事并不僅僅是一個傳奇大騙子的勃勃野心,導演富勒在叙述的時候給我們展示了更多詳盡的血與肉。内政部官員格裡夫說,“他是一名真正熱愛亞利桑那的人”,利夫斯花費數年準備着這場騙局。電影46分鐘左右,索菲亞“男爵”和他的妻子帶着“檔案”出現在菲尼克斯,要求通過法律手段向政府索要屬于自己的土地,面對确鑿證據,地方官員手足無措。一切陷入混亂之中。溫柔和善的“女男爵”吓壞了,提出“不要土地,隻要恩愛穩定的生活”,屢屢給自己愛夫的權利追求澆冷水。

但利夫斯非常沉穩,接下來的時間裡,他開始了各種證據的收集。我們的老朋友哈德利,來自美國内務部的年輕偵查員,打算揭穿利夫斯的詭計。那麼他成功了嗎?聖達菲的小官員利夫斯,最終成為了19世紀80年代最富有的人之一嗎?他是否成功經營了這場騙局并且在亞利桑那州子嗣滿堂流芳百世?無論如何,索菲亞對已經表明 “騙子”身份的利夫斯,依舊表露出至死不渝的愛,并最終感動了後者,使他在“愛妻”和“繼續欺騙下去”中,作出正确選擇。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在類型上《奸雄末路》可以歸作曆史劇,同時還包含愛情元素和西部元素。電影的英文名為The Baron of Arizona(亞利桑那男爵),引進中國後變成了《奸雄末路》。“奸雄”給人什麼感覺?陰險毒辣心狠狡詐。“末路”什麼意思?四面楚歌身陷絕境。電影看罷,觀衆對其中被稱為“奸雄”的男主人公利夫斯,倒有幾分敬仰和感慕,似乎還是名曰《亞利桑那男爵》客觀公道。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鋼盔》,《擊斃傑西•詹姆斯》和《亞利桑那男爵》是“蝕”系列所收的富勒的三部片子,本片是其中最好的一部。不同于另兩部的嚴肅和深刻,拘謹和工整,顯不出多少力量,它卻充滿着浪漫氣息。一貫擅長黑色電影和戰争電影的富勒,并不是很擅長或是很喜歡描寫愛情,他的作品裡也很少見愛情段落,即使有常是黑色電影中的互相利用。

而在《奸雄末路》中卻是難得的浪漫愛情故事。“你給我第二塊糖的時候我就愛上你了” ,“原來我在尋找的是一個愛我真實面目的女人”。結尾部分角色性格的轉變也以一個極感人的情節完成。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利夫斯的騙局是整部電影的主要内容。這個陰謀吊足了觀衆的眼球,不知不覺中對事件的發展抱有持續的興趣。文森特将利夫斯塑造成一個複雜而迷人的角色,時刻虜獲觀衆的好奇心,以及對其艱辛工作的深表同情。傳奇人物利夫斯的設局過程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都說大盜竊國,利夫斯也用他的巧思吧美國政府玩的團團轉,甚至計劃花幾千萬美金從他手裡買回亞利桑那州。利夫斯的成功不單依靠布局,更多依靠他對他人内心的掌握,懂得利用别人的一些心理弱點。

盡管如此,電影也存在着一定瑕疵,由于它采用閃回的結構,在前四十分鐘顯得有些淩亂,包括一些黑色電影的演繹手法,以及哈德利既是偵查員又是憤怒的解說員,顧此失彼的局限表演讓電影些許失分。當然,暫将這些避而不談,文森特•普萊斯的表演還是讓人值得一看,并且與他在其餘電影裡的扮相有很大不同,更為嬌俏讨喜。

馬丁斯科塞斯:如果你不喜歡塞缪爾富勒,那就等于你不喜歡電影

精明聰慧僞裝,一切都是對自我卑微和立世孤獨的負隅頑抗。精心的騙局設計、艱難的布局曆程,感人的内心轉化,精彩的演出技巧,所有的橋段都映射出人物各個方面的性格特征,血與骨,欲與肉的縱橫交錯,真相撲朔迷離,又在最終昭告天下。這是一個平面的影像世界,也是個縱深的人性世界。

騙子利夫斯是個比較立體的形象,沒有局限于善惡的表達,而賦予了更多人性的閃光點,當然,最後還有動容的愛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