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一直将信将疑,直到比較仔細地讀了一遍《紅樓夢》。 《紅樓夢》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可謂精彩至極。據統計,紅樓夢總共有四百八十多号人物,最常出現的也有上百人,而每一個人的性格都鮮明而有特點,絕對不重複。而描寫最為精彩的還是賈府上下那一大群女孩子,先來說說賈家四位千金吧。 最長的元春雖然出場次數不多,卻是地位最高的一位,從選妃的嚴格程度(連薛寶钗都沒選上)大緻可以推斷,元春”德、言、容、功”樣樣不差。但從僅有的幾次公開亮相,貴為皇妃的元春,給人的印象卻很性情中。見到親人便哭訴說,“既然當初送我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這樣一位心性甚高的女孩,一定不堪忍受在皇宮裡天天出演《甄嬛傳》,是以年紀輕輕就郁郁而終,臨終時也不忘“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再來看看二小姐迎春,迎春是《紅樓夢》裡死得最慘的幾位女性之一,而其他幾位都是奴才,比如:晴雯、金钏、思琪,唯有迎春是小姐。身為小姐為何慘遭厄運,當然與她軟弱的性格分不開。“人善被人欺”,連她的奴才們都不把她放在眼裡。比如,一次她的奶媽賭錢賭輸了,就把她最值錢的首飾“累金鳳”偷去當掉,還反咬一口說平時替她貼了好些錢。這麼個軟弱之人,當然也就沒人疼!他的老爸賈赦因借了孫紹祖的五千兩銀子不想還,就把迎春許配給他,迎春實際上是被她父親賣掉的!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偏偏孫紹祖是個超級大渣男:“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歎芳魂豔魄,一載蕩悠悠。”
論出身,探春也并不比迎春好多少,不僅同為庶出,其母趙姨娘又是個人見人嫌的主,但探春卻憑借自己的膽識智謀來了個漂亮逆襲!先是在王熙鳳生病期間,做了一回榮國府的代理總經理。下人一開始并不買賬,想糊弄她,被她逼問到啞口無言,然後隻得乖乖聽她差遣!有人說探春太不近人情,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都絲毫不留情面。我覺得那不能怪探春,是趙姨娘自己太不懂規矩!哪有一個母親急吼吼跑去,公開要求剛當官的女兒照顧自己家親戚的?後來的抄檢大觀園更顯出探春的非凡膽識和擔當:“我的丫頭們既然都是賊,我就是第一個窩主,我的東西你們随便搜,要搜我丫頭們的卻不成!”王善保家的不識相,探春一個耳光扇上去,真正讓人拍手叫絕。最後,探春雖然遠嫁去了他鄉異國,但以探春的智慧與個性,料想不至于混得太差。
最後來說說老四惜春。惜春是賈珍的親妹妹,按道理講應該也是嬌生慣養,但惜春卻冷傲非常,打小的玩伴就是饅頭庵裡的小尼姑。抄檢大觀園時,查出她的丫頭入畫代為保管親戚的東西,連抄檢人員王熙鳳都覺得可以原諒,她卻執意不肯:“快帶了她去。或打,或殺,或賣,我一概不管。”連她的親嫂子尤氏勸都不聽,尤氏忍不住說惜春是個“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說:“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 其實,生于賈府末世的惜春,才是真正看破紅塵的人,也是以,她最後選擇出家而得以保全自己。
有人說,《紅樓夢》畢竟是小說,少不了虛構的成分。但試想,曹老先生是什麼人?他筆下的人物,有哪一個是憑空想象的?《紅樓夢》裡的人物,現實中絕對不缺少原型,這也是《 紅樓夢》之是以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
可見,性格與命運是如此息息相關。可能有人會說,性格是天生的,又沒辦法改變。我想說的是,雖然沒辦法改變,但多讀點書,至少可以清楚地認識自己,有意識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或許可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