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是咱們國家的八朝古都,提到這個城市,可能很多人會想到美食。但除此之外,開封還有一項民俗,那就是開封鬥雞。說起鬥雞,大家可能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對雞這種家禽見怪不怪,陌生的是對鬥雞的曆史、規則等等知之甚少。而作為中國四大名雞之一的中原鬥雞,大多數出自開封鬥雞。

七十多歲的老蔡,是開封市鬥雞協會的會長。老蔡鬥了一輩子的雞,也養了一輩子的雞,他愛雞如命,他在遠離城中心的郊外養了幾百隻雞。
老蔡要對這些幼雞進行分類,以防止他們打架。
每天早上,老蔡都要悉心照顧這樣鬥雞。對鬥雞的飼養,老蔡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方法,
要培養一隻上好的鬥雞,飼養很關鍵,每天他都要給鬥雞進行3次體能訓練。
對于喂雞的飼料,老蔡有自己的秘方,絕不外傳。平時就喂高粱、玉米等谷類,訓練的時候就開始喂雞蛋、牛肉了。
這些鬥雞可能看起來毫不起眼,說不定長大之後,在經過訓練之後,能出來幾隻冠軍。老蔡養的鬥雞裡面,就有價值上百萬的冠軍鬥雞。
開封鬥雞之是以能夠在國際鬥雞界占有一席之地,憑借的是雞種純,它選種十分嚴格。鬥雞的父是誰,母是誰,它的前五輩人們都會精心記載。尤其是選種時,絕對不允許近親交配。
老蔡介紹說,一場鬥雞比賽短則半小時,也有的長達三四個小時,現場的人圍着鬥雞站了個圈。鬥雞其實是鬥人,比的是養雞人的技術和眼光。
開封人愛鬥雞。他們甚至可以節衣縮食,省下有限的費用為鬥雞增加營養。開封的城牆根下,原本就是鬥雞的重要場合,不過如今,卻逐漸衰落了。
現在的人,大多數人養鬥雞,把盈利看得太重,而不重視鬥雞的傳承。這是讓老蔡比較着急的事情。至于許多媒體把他稱為“最後的開封鬥雞人”,他覺得多少有點凄涼和悲壯。
雖然隻有國中文化,歲月也不饒人了,但是老蔡說,鬥雞曾經是開封的一張名片,雖然大不如前了,但是有他和他的一大幫喜歡鬥雞的朋友還在繼續堅持,這一項傳統的文化就不會失傳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