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實故事》:這個紀錄還有人打破麼?

紀貴民無法超越的紀錄是這樣造就的

老部隊從師變旅,旅變團,不久前又從團變成旅,番号變來變去,曆史卻一直沿承着。是以我的老鄉紀貴民就一直存活于那個部隊的曆史與現存的“老人兒”的口頭傳說中。紀貴民在我的小說中出現過很多次了,在小說裡他叫大紀。我曾這樣描述他,“人大、手大,嗓門大,把孩子托在手裡到班級裡去轉”,這不是虛構,如果紀貴民向你迎面走來,你憑着這些特征一眼就能認出他。紀貴民是新兵中第一個進入師軍事五項隊的,和早他入伍幾年的老兵們一起訓練比武。不出兩年,師裡的400米障礙、五公裡武裝越野和沖鋒槍射擊等四五項紀錄都寫在了他的名下。雖然這些紀錄後來慢慢被别人打破,但紀貴民留下的手榴彈投遠紀錄可能會“死”在史冊裡,活在别人的舌尖上。

紀貴民手榴彈投遠在訓練中能達到70米以上這是公認的事實。但是在真正的比武中能夠投到多遠卻需要裁判來測量。八一大比武那天,紀貴民有一枚手榴彈被裁判測定為77米,紀貴民不相信這個數字,他找到裁判講應該是72米。雖然72米也是冠軍的成績,但這個成績是破不了師裡的紀錄。紀貴民是實在人。他講他的理由,是裁判看錯了一條“粗線”。因為手榴彈投遠是五米一個粗線,然後再在這個五米粗線之中畫出五條細線,以此來區分距離。投彈區裡在投擲的時候是不允許站人的,是以有可能是裁判在遠處看錯了一條粗線。但這是不可能更改的成績了。一是裁判已經宣布成績,二是如果裁判改判了便等于自己工作不認真。再一個理由裁判心裡也是明白的,如果少給選手算了成績,選手所在的機關都不會同意,但是多算了誰都不會揪住不放。可紀貴民偏偏固執,在比武以後的多個場合講他的成績是算錯了。别的人投到六十多米已經實屬不易,這一回寫成了77米,這個紀錄包括紀貴民自己,再也沒有超越過或接近過,他一直說自己最好的成績應該在75米左右。但是紀貴民投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曾經和一個戰友打賭,人家投兩次加起來也沒超過他投一次的距離。

紀貴民另一個紀錄是他夫妻在老家生了孩子,他由于工作忙,一直也沒有時間回去看。是戰友(這個人就是我)在孩子出生七十多天時幫着他夫妻從老家抱到部隊的。這樣的事在我們那個部隊裡從來沒有發生過。而後來的軍官大多在駐地找對象,發生這樣的事也幾乎不再可能了。

很多時候紀錄都不是人為或有意造成的,它在千差萬錯中鑄成了不可更改或不可複制的事實。也正是有了好多如此這般的插曲,才把一些了無生機的紀錄生動起來。生活中不是有多少波折與苦難,離奇與怪異,而是如何來對待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坦然還是糾集,是放手還是計較,都隻是态度的問題。就像是紀貴民,每一次談自己在部隊時的故事時,都是一笑了之,讓紀錄記錄在人們的口頭總比記錄在史冊裡更有意思。紀錄可以不長久,人卻要長久地生活下去。

繼續閱讀